故园东望路漫漫”下一句及全诗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时间:2019-05-04 04:27: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故园东望路漫漫”下一句及全诗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园东望路漫漫”下一句及全诗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下一句双袖龙钟泪不干。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 《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情。诗文语言朴实,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深,感人至深。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年代: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 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③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④凭:托。传语:捎口信。

  译文:

  回头向东看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

  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你在马上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与笔,

  只能托你捎个口信,回家帮我报个平安。

  赏析: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主题

  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1.最能体现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展开想象,写出一二句的情景。

  诗人离开长安已经很久了,回首望去,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看不到家乡在什么地方,诗人不禁思念家乡和亲人,掩面而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衣袖。

  3.说说“双袖龙钟泪不干”这一句的表达效果。

  “龙钟”是沾湿的意思,这一句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出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的深情。

  拓展:《逢入京使》赏析

  【出处】

  唐·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注】

  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说明】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在通西域的大路上,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

  【赏析】

  “故园东望路漫漫”,作者前往西域,回首东望家乡,唯有满满长路。“双袖龙钟泪不干”,那思乡之类突然涌出来,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沾湿了两袖。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相逢”二字点题,是写作者路途中遇到一个入京使者,因为是“马上相逢”,时间紧急,有没有纸笔,只能托人给家人带个口信,以报平安。这两句完全是寻常白话,语短情长,蕴含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挂念之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最后一句诗,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极富生活味、人情味,清新隽永。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一纸家书恐怕也难以说清道明,倒不如求得干脆利落,只一句平安就足够了。

故园东望路漫漫”下一句及全诗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