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持竿入城及翻译

时间:2013-05-07 02:45: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文言文持竿入城及翻译

  持竿入城是我国古代的一篇文言文。大家是否有印象的呢,文言文持竿入城及翻译,一起来看看。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竹竿进城门的人,开始竖着拿,进不去。又横着拿,也进不去。正没办法呢。有个老头说:“我虽然不是圣人,但也算见多识广了。你为啥不把它从中间锯开再进去呢。”那个家伙就听老头的锯开了。

  【注释】

  入:进入

  至:到

  但:但是

  之:竹竿

  俄:一会儿。

  但:只是;不过。

  愚:愚蠢,愚笨。

  计:方法,计策。

  遂:于是;就。

  初:起初。

  以锯:用锯子。

  依:按照。

  【字词理解】

  执:握,持

  俄:一会儿

  遂:就

  计:计谋,策略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以:用

  但:只

  【鲁人持竿】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蠢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老父”还不如蠢人,自作聪明,乱指挥,弄巧成拙,但乐于助人。

  1、把三维欧式变换限制在二维,会导致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

  2、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

  【作者简介】

  邯郸淳(约132—221),三国时期魏国人,又名竺,字子叔,又字子礼,东汉时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又懂的“苍、雅、虫、篆,许民字指”,方圆避迩许多人都知其名。魏文帝时,邯郸淳为博士给事中,曾作《投壶赋》上奏文帝,讲述仁义礼仪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邯郸淳还为教曹娥写过一篇碑文,陈留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避难路过会稽,赞碑文为“绝妙好辞”也!邯郸淳留名后世并非因其政绩不夸,也不是因为他的文章特好,而在于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

文言文持竿入城及翻译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