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赏析及原文与译文对照(3)

时间:2017-04-06 07:33: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滕王阁序》赏析及原文与译文对照

  呜乎! 胜地不常, 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 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 幸承恩于伟饯; 登高作赋, 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 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 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 各倾陆海云尔:

  呵! 名胜之地不能常存, 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 兰亭宴集已为陈迹, 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 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 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 至于登高作赋, 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 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 作了短短的引言。 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 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 在座诸位施展潘岳, 施展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 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 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 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创作背景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6]

  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其二为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

《滕王阁序》赏析及原文与译文对照(3)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