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八回主要内容

时间:2013-07-05 05:24: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西游记八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以下是“西游记八回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第八回为: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主要内容:

  如来辞别了,回到灵山大雷音宝刹,不觉已过千年。一日如来观天下,见东土贪淫乐祸,便让南海在东土寻一个善信到如来处求取真经,以劝人向善。如来一番吩咐并赐了袈裟、锡杖、金紧禁三个紧箍儿。菩萨领命与徒弟惠径去,途中收了被贬下界的、为徒、齐天大圣为徒,分别取名,并嘱咐他们各自等待取经人。菩萨与徒弟径奔东土,不多时便来到长安城。

  后世影响:

  《西游记》对后世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它的续书和模仿之作,一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先谈第一点。《西游记》雅俗共赏,所以问世以后,影响很大,出现了很多续书和模仿之作。第一本续书叫《续西游记》,这本书出版时写的是贞复居士评本。现在能见到嘉庆十年和同治七年两个版本。关于这本书的作者有不同的说法,一个说法是:清人袁文典《滇南诗略》卷二“兰茂”这个诗人的名前有一个眉批,其中提到《续西游记》。就是说兰茂可能写了《续西游记》。兰茂是洪武年间人,如果《续西游记》确实是他所作,那么他比吴承恩的年纪大,起码大二三十岁。那么他怎么会去续他的晚辈吴承恩的《西游记》呢?不大可能。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有可能。这部《续西游记》文笔比较粗糙,类似于话本的语言。在吴承恩之前元代有《西游记平话》,这本书在国内没有,但在永乐大典中有一节残文,就是《魏征梦斩泾河龙》。朝鲜在相当于元末明初时有一个人叫边暹,编了一本《朴通事谚解》,这本书左边是汉文,右边是朝鲜文,就像现在的英汉对照本一样。书中介绍了《西游记平话》的内容,还保留了一段车迟国斗法的情节。这段情节当然比《西游记》中粗糙多了,简略多了。所以如果是兰茂续作的话,可能续的不是吴承恩的《西游记》,而是元人的《西游记平话》,因为从语言等方面和《西游记》相差太多,而且他的整个观点是反《西游记》的观点,是对孙悟空全面否定的观点。六、七十年代出版过这书。

  第二种说法,清代毛奇龄《西河文集·季跪小品制文引》中提到,季跪善写小品,曾写过《续西游记》。毛奇龄拿什么来类比呢?拿韩愈的《毛颖传》和柳宗元的小品来对比,和庄子、淳于髡来对比,说季跪很滑稽,写的东西象小品一样。可以推测这个《续西游记》肯定不是长篇小说,因为类比中没有一句提到小说性质的东西,都是寓言故事。可见季跪有可能是从《西游记》中抽出某一节加以发挥写成小品,绝不是小说。

  第三种说法,明末清初的董说写过《西游补》,他提到有《续西游记》这本书,对它评价不太高。董说在崇祯年间他二十一岁时写成《西游补》,从时间上来推,《续西游记》的作者应该是明代人。尽管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续西游记》版本是嘉庆十年的本子,但作者肯定是明代人。

  国内影响: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自《西游记》之后,明代出现了写作神魔小说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邓志谟的《铁树记》、《飞剑记》、《咒枣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等。《西游记》对戏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代宫廷大剧《升平宝筏》是西游戏,十本,240出。《西游记》不但有续作、仿作,对后世的小说、戏曲、宝卷、民俗都产生影响,清朝子弟书里都有《西游记》的鼓词,可见影响之大。

  国际影响:

  《西游记》备受西方人士的关注,译介较为及时。19世纪中叶,法国汉学家泰奥多·帕维把《西游记》中的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和第十回(“游地府太宗还魂,进瓜果刘全续配”)译成法文。第九回译文题名为《三藏和尚江中得救》,第十回译文标题为《龙王的传说:佛教的故事》。译文皆刊于巴黎出版的《亚洲杂志》(亦称《亚洲学报》,由亚细亚学会主办)。1912年法国学者莫朗编译的《中国文学选》一书出版,收录了《西游记》第10、11、12三回的译文。12年后,即1924年,莫朗译成《西游记》百回选译本,取名《猴与猪:神魔历险记》,当年在巴黎出版。这是出现最早的较为系统的《西游记》法文译本。

西游记八回主要内容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