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家经典语录(通用3篇)

时间:2019-09-06 03:23: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老子道家经典语录 篇一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被誉为道家的创始人,其代表作《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道德经》中,老子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哲理,这些道家经典语录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生活方式。

其中,老子的一句名言“道可道,非常道”,意为道理是无法用言语来准确描述的,只有通过体悟和体验才能真正领悟。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些事物是超越言语的,只有通过感悟和领悟,才能真正领略其内涵。这也提醒我们,要谦逊地面对世界,不要自以为是地试图用言语来局限事物的本质。

另外,老子还说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为最大的音乐是几乎听不到的,最大的形象是看不到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最深刻的美是无形的,最动人的音乐是静默的。这也提醒我们,要学会欣赏内心的静谧和安宁,不要被外在的繁杂所迷惑,真正的美和真正的音乐是在内心深处感受到的。

老子的道家经典语录充满着智慧和启示,它们不仅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更引导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老子的哲学思想,去探索自我,寻找内心的宁静,活出真正的自我。

老子道家经典语录 篇二

道家哲学源远流长,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道家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许多智慧的语录。这些语录不仅在古代影响深远,如今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老子曾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为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需要细致入微,不能过度干预。这句话告诉我们,治理一个国家或组织,需要谨慎小心,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心和智慧,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

另外,老子还说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为真正了解事物的人不会轻易言说,言说之人往往了解有限。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者往往谦逊和沉默,只有那些了解有限的人才会喋喋不休,自以为是。这也提醒我们,要多倾听,少言语,用心去体会他人的内心,才能真正获得智慧和启示。

老子的道家经典语录不仅在古代具有启示意义,如今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学习老子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活出真正的自我。愿我们能够汲取老子的智慧,走上一条更加明晰和有意义的人生道路。

老子道家经典语录 篇三

  3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4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49.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3.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5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5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7.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5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

  6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6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6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5.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6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6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7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71.治人事天,莫若啬。

  7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7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道家经典语录(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