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片段及反思(精选3篇)

时间:2019-08-07 06:50: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鸟的天堂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一

在电视纪录片《鸟的天堂》中,我们看到了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鸟类,它们的繁衍生息、捕食技巧、迁徙行为无一不展现了生命的奇迹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通过这些片段,我们不仅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更能够从中学到许多关于生态平衡和生命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片中,我们看到了一只母鸟为了保护自己的幼崽,勇敢地与猛禽搏斗,最终成功将猛禽吓跑。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顽强。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对于自己的后代,都会毫不犹豫地付出一切来保护他们。

另外,在片中还展示了鸟类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一群小鸟在捕食时相互合作,一起驱赶猛禽;而在繁殖季节,它们又会为了争夺配偶展开激烈的竞争。这让我想到了人类社会中的竞争与合作,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学到许多关于团队合作和竞争优势的道理。

通过观看《鸟的天堂》,我对自然界的奥秘和生命的可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鸟类的行为中学到许多关于生存和生活的智慧,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鸟的天堂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二

在电视纪录片《鸟的天堂》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精彩的鸟类画面,从它们的飞行姿势,到捕食技巧,再到繁殖行为,每一个画面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这让我对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然界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只小鸟在学习飞行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失败、再尝试的场景。虽然它摔倒了很多次,但最终还是成功地飞翔起来了。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挑战和坚持,只有不断尝试,不断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另外,片中还展示了鸟类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一群小鸟为了捕食,彼此之间密切配合,成功地捉住了一只猎物。这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通过观看《鸟的天堂》,我对自然界的神奇和生命的坚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同时,我们也可以从鸟类的行为中学到许多关于生活和团队合作的智慧,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鸟的天堂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三

鸟的天堂教学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那株榕树长得很茂盛。

  生:我明白了那株榕树上栖息着很多很多的鸟。

  生:我知道了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去了两次鸟的天堂。 ……

  师:大家读懂的内容可真多,这说明咱们读书都非常认真,那么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这儿为什么会是鸟的天堂?这里到底有多少只鸟?

  生: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这篇文章读了之后让人觉得很美,作者在写作上用了什么好的方法?

  生:这株榕树到底有多大?

  ……

  师:真会读书,这么多的问题都很值得研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鸟的天堂去看看好吗?

  反思:课堂上,一开始简直是“开窗放入大江来”,“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成了寻找学生阅读中国的“探测仪”。我没有向学生交待这节课我们要去学什么或要学什么,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情况自主确定“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即自主确定学习目标,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为学生走向主体性,走向自主做了潜移默化的诱导。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片断二:

  师:巴金爷爷在不同的时间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景象,一定都很壮观,要不他怎么会写成文章呢?咱们也赶紧去看看好吗?你想先去看哪一种景象呢?

  生:我想先去看群鸟纷飞的景象。

  (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赞同。)

  生:我想先去看美丽的大榕树。

  (有近一半的同学同意。)

  师:好,那就完全按照大家的意愿,我们分成两个旅行团去参观,想先去看

榕树的同学请坐到左边来,我们是一团。想先去看飞鸟的同学请坐到右边来,我们是二团。准备好以后,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单独学,也可以三人一伙,五人一组,自由组合,共同来学。马上走进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读文中的相关内容,准备准备,看谁能担任你们团的小导游。

  反思: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具备了这一点,创造的活力就会不可遏制地在学生的身上奔涌。此时的课堂变成了表达与交流的乐园,你的感受、我的感受、他的感受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增值效应。在这个小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自由选择学习的方法。“用你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千万不要小看“最喜欢”这三个字,往深处说,它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同时我也没有放弃指导,只是这种指导是开放的。

  片断三: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鸟儿快乐的?

  生: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生: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师:听着鸟儿快乐的叫声,你们快乐吗?那就快快乐乐地把这几句再读读,看谁能听懂画眉鸟在叫什么。

  生:画眉鸟在说:“欢迎光临,鸟的天堂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

  生:人类朋友,看到了吗,我们生活的多快乐呀!这里是我们的天堂。

  生:小朋友们,这里是我们的乐园,我们衷心地希望得到大家的保护,让这树更绿,让我的伙伴儿更多,好让更多的人能来做客,谢谢!

  师:呵,能听懂鸟的心声,可真不简单!面对眼前这番美景,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合: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反思: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画眉鸟叫什么”这一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阅读,通过想象体会鸟儿的快乐,感悟鸟儿快乐的原因,使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自我感悟,使其情感与作者自然产生共鸣,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切都是那么行云流水,一切都是那么欲罢不能。学生的感受确实是独特的,这种独特的感受是教参上所没有的,正因为这迷人的个性色彩,所以才特别珍贵。

  片断四:

  师:请大家把你和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融入到课文之中,再有滋有味地读读12.13自然段,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鸟的,你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作者是抓住鸟飞、鸟叫来进行动态描写的,这与课文前面对榕树的静态描写既形成了对比,又是一种很好的结合,这种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我有一点和巴金爷爷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写文章应该注意前后照应,课文前面讲榕树长得很茂盛,叶子密得不留一点儿缝隙,而后面写到画眉鸟的时候,作者用了两个“飞”字,我觉得欠妥,突不出叶子密的特点。如果改成“钻”字,就会更恰当些。

  师:你真了不起,这一点连我都没有注意到。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那个“飞”字还可以换成什么?

  生:挤。

  生:冲。

  生:闪。

  生:探。

  ……

  师:你们真了不起,用这么多的词来描写画眉鸟,让人觉得画眉鸟更可爱了。特别是刚才那位同学,读书很认真,而且善于动脑,不迷信教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很可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进步,不断进步。相信巴金爷爷听了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反思:这个环节的设计的想法是问题设计的开放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这样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了“飞”字可以换成什么?同样,结论是多元的,理由也是多方面的。这个小环节花时不多,而学生的主体性已得到充分展示。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颖而又独特的见解,敢于挑战教材,挑战作者。一个“飞”字,改出了许多智慧之花,我对此做了充分的肯定。姑且不论这个词有无修改的必要,学生这种创次新精神却是十分珍贵的。爱因斯坦曾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上的秘方。”

  片断五:

  师:看到这一情景,我们也情不自禁地与作者一起赞叹道──

  合: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看书中这句话,再自己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句话中有两个鸟的天堂。

  生:我觉得这句最能表达作者当时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了。

  生: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

  师:是呀?我也挺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把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你们也来给我当一次我,一会儿告诉我好吗?

  反思: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如果我提出:“大家说说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呢?”,这样我就成了“问题的设计者”,而非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也就成了“问题的解答器”,而非学习的主人。可喜的是我在这里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所以这里可借鉴之一就是切实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借鉴之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我把自己扮演成与学生一起探索问题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高质量的。

鸟的天堂教学片段及反思(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