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

时间:2011-06-09 05:22: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火焰山

新疆火焰山

火焰山(新疆火焰山)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火焰山以红色的花岗岩反射阳光而闻名遐迩,这座火焰山又称“红山”。

目录 介绍 形成 灭绝 传说 收缩展开 介绍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火焰山以红色的花岗岩反射阳光而闻名遐迩,这座火焰山又称“红山”。在西游记中也有出现。 位置: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 特色:整座山体青红如火焰,方圆几百里,寸草不生。 代表景观:吐峪沟大峡谷。

特点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是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沙窝里可烤熟鸡蛋。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山腹中留下许多沟谷,主要有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而这些沟谷中却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

西游记传说

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游人到火焰山,还能看到唐僧路过时的栓马桩—一柱凌空的山石还屹立在胜金口内;远处一片平顶的山坡,则是唐僧上马的踏脚石;拴马桩东,隔峡谷有一高峰顶着一块活像长嘴的巨石,人称八戒石;一边看着奇景,一边说起孙猴子借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变得兴趣盎然。

形成

须知煤层自燃,在新疆境内并不罕见。如今距离乌鲁木齐市42公里的硫磺沟煤田,自清代光绪年间就是“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间火焰呼呼,经年不绝。”到如今(2008年)已经有100多年了。此煤田火区历时四年(1999年-2003年),于2003年才被扑灭。“天山是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大多变为倾斜煤层,煤层露头后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引发自燃,最终酿成煤田火灾。”硫磺沟煤田火区项目技术负责人苗圃工程师这样解释道。 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 吐峪沟麻扎村民居。火焰山地区的房屋,大半是半地窖式的,一半埋在地下。散热快的土坯一直是当地主要的建筑材料。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又因气候极度干旱,流水搬运物质能力很弱,盆地中水力堆积作用甚微,而火焰山又盘亘在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 吐鲁番远离

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3.3℃,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 尽管到了2008年已经没有明火烧山,但是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仍旧将火焰山造就为“火焰山”,将吐鲁番造就为“火洲”。话说唐三藏西天取经路阻火焰山,遇一长者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时便遭遇这一段对话,从此引出了铁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如今的火焰山,依然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部,绵延100多公里,宽10公里,海拔500多米。《山海经》中将其称之为“炎火之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尔塔克”,意为红山,隋唐时期曾叫它为“赤石山”。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由于地层堆积比较水平,加上岩层软硬相间,在经年雨水侵蚀下,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山体侵蚀下来的物质,在山麓前形成红色的洪积扇裙,扇裙前缘在干旱环境下又形成无数多边形龟裂,格外引人瞩目。 虽然高温难耐,但火焰山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正是由于火焰山居中阻挡了由戈壁砾石带下渗的地下水,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北缘形成一个潜水溢出带,有多处泉水出露,滋润了鄯善、连木沁、苏巴什等数块绿洲,从而也造就了这一带的生命。 火焰山为什么这么热?一直以来有几种说法。头一种说法来自吴承恩,他“认为”火焰山的生成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自太上老君炼丹炉出来,蹬掉几块带着余火的砖,落到人间形成的。当然了,这是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火焰山的火,来自地下煤层的自燃。有学者在考察火焰山时曾经发现这一带历史上确实有过烈焰熊熊的时候,这是因为构成山体的地层中含有煤层。其中有的煤层厚达11米,它们曾发生过自燃,近地表较厚的已经自燃殆尽,而且还可以看见那留下的紫红色燃烧结疤。关于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也有记载。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而当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第一次经过火焰山的时候,曾作诗《经火山》如下:“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灭绝

想要扑灭一座这样的“火焰山”,2008年的方法与传说中略有不同。按照传说中的方法,须向铁扇公主借来芭蕉扇,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为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便永不再发了。2008年的煤田灭火工作者显然没有找到芭蕉扇,不过他们却有着另一套更为实际的办法。首先用推土机把火区作业面推平,然后用水管往火区注水。待温度降到70摄氏度左右之后,开始用钻机往地下火源上钻孔。紧接着,往钻孔里灌黄土泥浆,用泥浆把地下裂缝堵住,隔绝火源和空气的接触。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地表上覆盖一层厚厚的黄土,以彻底使煤层脱离氧气。“现代铁扇公主”——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处日前已经表示,最迟到2015年,新疆境内的全部煤田火灾将被扑灭。到那个时候,新疆境内将不会再有燃烧着的“火焰山”了。

传说

大名鼎鼎火焰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火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火焰山位 于吐鲁番盆地北缘。古书称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传说一

唐僧带领一伙半人兽徒弟--孙悟空、八戒、沙僧与龙马,一路长途跋涉向印度求取智能与真经,中途来到漫天烽火的火焰山绝地,一行人本想向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商借宝扇搧熄熊熊烈火,却遭到其子红孩儿的偷袭,其间唐僧并且遭到蜘蛛精的劫持,两人都欲用他的肉炼成长生不死之药,师徒五人历经劫难终于凭着智能勇气与坚强无比的毅力,化险为夷、感化顽劣,并让大地回春重现满眼绿意与无限的生机。 火焰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火焰山重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燎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明人吴承恩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灸人口。第五十九和六十回,写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更给火焰山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书中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段描写显系夸张,但高热这一基本特征与火焰山是完全符合的。

传说二

当年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仓卒之间,一脚蹬倒了太上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有几块火炭,从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鲁番,就形成了火焰山。山本来是烈火熊熊,孙悟空用芭蕉扇,三下扇灭了大火,冷却后才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传说三

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天山深处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杀。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因此,维吾尔人把这座山叫做红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火焰山。

内蒙古赤峰火焰山

火焰山(内蒙古赤峰火焰山)

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戏曲电影

火焰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戏曲电影)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动画片

火焰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动画片)

《火焰山》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的一部彩色动画片。

目录 基本资料 剧 情 基本资料

制作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发行年份 :1958 地 区 :大陆 原 著 者:吴承恩 导 演:靳夕 编 剧:伍伦 梁延靖 特技指导:万超尘 摄 影:章超群 钟立人 制作指导:虞哲光 布景设计:王昌诚 詹同渲 作 曲:吴应炬 造型设计:靳夕 窦宗淦 副 导 演:尤磊 木偶操作:尤磊 吕衡 张辉凤 靳尚侠 车慧 录 音:梁英俊 剪 辑:李开基 演 奏:上影乐团 指 挥:吴应炬

剧 情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需要借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因被丈夫牛魔王遗弃,加之为了儿子而与孙悟空结怨,铁扇公主不借宝物,还将孙悟空扇走。孙悟空向灵吉菩萨求得定风宝珠,并巧施本领,跑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借到宝物,没想到却是假的。悟空只好再向牛魔王借,也遭到拒绝,他便化成牛魔王的样子骗到扇子,又被牛魔王骗回。大家只好兵分两路,后来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收伏牛魔王,用宝扇来了火焰山的大火,打开了西行之路。百姓从此安居乐业,师徒四人也踏上了取经之路。

专栏随笔文集

火焰山(专栏随笔文集)

目录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书籍目录 书籍内容

《火焰山》是专栏随笔集,每篇多为几百字,该书作者小七是一位性灵小品的写手,小七本人是学哲学出身,又供职于媒体,其价值观颇具时代感,该书是其所著的一本随笔作品集,文章取材随意,从身边出发,看似稀汤寡水,却内涵智趣和幽默。该书由“琐记”、“我以为”、“不对头”、“比喻”四部分组成。

作者简介

小七,本名徐沪生,20世纪70年代生人,复旦大学哲学硕士。1998年进入媒体工作。2000年创办《上海壹周》,任执行副总编。2002年创办《美家》双周刊,任执行副总编,并担任《21世纪经济报道》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琐记 杭州的青山,活埋了我吧 职业阔小姐 坐在电梯里的人 劝人落发 白痴才堕落 驭人之术 冲冠一怒为舒淇 全世界最金牌的王老五 与跨国公司接轨 一个人是如何烂掉的 我以我手剃我头 洗澡 买衣记 一个庸俗的游客 将进酒,杯且停 狗屎建筑 烂电视节目的经济贡献 运动啦 肥皂剧变了肥皂泡 我爱厨房 吃喝二三事 凭一条舌头征服世界 一个文化消费者的艰难选择 天底下最舒心的工作环境 完美装修方案 我以为 三十岁的病态心里 一夜朋友百日情 俗世的友谊 刎颈之交的年代 相见欢 倾家荡产的能力 我要做他爹 事生事 孝子贤孙不好当 以为,就可以了 你以为你是谁 拜激情主义 现代节烈观 没有第三种城市可以去 …… 不对头 比喻 跋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火焰山

火焰山(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火焰山)

火焰山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