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本中的名言名句(推荐3篇)

时间:2016-02-08 06:48: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吕本中的名言名句 篇一

吕本中,字仲明,号文山。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被誉为"明代第一才子"。在吕本中的作品中,不仅有着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还蕴含着许多名言名句,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吕本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学习要有思考,思考要有学习,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有所得。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能只是机械地学习,而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理解和吸收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出自吕本中的《赤壁赋》,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事物已经准备就绪,只差最后一步就能成功的场景。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往往是在最后的关头,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把握时机,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吕本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海洋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它宽广无边,有着无限的包容力。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包容他人,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共赢。

吕本中的名言名句,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思想和智慧,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勇往直前,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让我们铭记吕本中的名言名句,汲取其中的智慧,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

吕本中的名言名句 篇二

吕本中,字仲明,号文山。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明代第一才子"。吕本中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名言名句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以毫末之寸,求山之长;以一人之智,待群之谋。"这是吕本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即使是微小的力量也能创造伟大的成就;要善于倾听和接纳他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凝聚集体智慧,才能取得成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目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出自吕本中的《登科后楼》,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希望能看得更远、更广阔的景象。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视野和抱负,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不停止在当前的成就上停留,而是要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吕本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尊重他人的长处,汲取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要诚恳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不断自我反省,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谦逊,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吕本中的名言名句,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迪和鼓舞。他的思想和智慧,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铭记吕本中的名言名句,汲取其中的智慧,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创造美好的未来。

吕本中的名言名句 篇三

吕本中的名言名句

  1、惟变所出,万变不从。

  2、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3、说道觅新词,把酒来相就。

  4、故人何处。同在江南路。百种旧愁分不去。枉被落花留住。

  5、高楼只在斜阳里。春风淡荡人声喜。携客不嫌频。使君如酒醇。

  6、要相忘。不相忘。玉树郎君月艳娘。几回曾断肠。

  7、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8、病香无力傍栏干。风雨送春还。一枕晓来清梦,无人说似西山。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莫谓杂花时候,便忘梅蕊冲寒。

  9、酒罢悠扬醉兴,茶烹唤起醒魂。却嫌仙剂点甘辛。冲破龙团气韵。金鼎清泉乍泻,香沈微惜芳薰。玉人歌断恨轻分。欢意厌厌未尽。

  10、渺渺风吹月上,濛濛雾挟霜回。百年心事老相催。人在夕阳落外。有梦常嫌去远,无书可恨来迟。一杯浊酒两篇诗。小槛黄花共醉。

  11、乱红夭绿风吹尽,小市疏楼。细雨轻鸥。总向离人恨里收。年年春好年年病,妾自西游。水自东流。不似残花一样愁。

  12、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团是几时。

  13、后生学问,聪明强记不足畏,惟思索寻究者为可畏耳。

  14、取之伤廉,与之伤义。

  15、不特圣人直重先后之序,如天之四时,分毫顷刻皆有次序,此是物理自然,不可易也。

  16、以人之盗因谓食为盗而不敢食,是失名实者也。

  17、取其行事之善者别录出之以自警戒,亦乐取诸人以为善之义也。

  18、得酒贵多,不问美恶,过人远矣。

  19、用心多使气胜心,毎心有所不善者,常使气胜之。

  20、读书须是尽去某人说某人说之心,然后经可穷矣。

  21、以信解诚,不能尽诚。至诚无息,信岂能尽之乎?

  22、於安定处得此一字,亦用不尽。

  23、言天在山中者,前言往行,无有纪极。故取天之象焉。

  24、此事闲时说时甚易,在於临事时,要执得定耳。

  25、学者非止读诵语言,撰缀文词而已,将以求吾之放心也。

  26、凡欲解经,必先反诸其身,而安措之天下而可行,然后为之说焉。纵未能尽圣人之心,亦庶几矣。

  27、寻常人便说作两事,失之逺矣。

  28、每事無不端正,則心自正矣。

  29、義者宜也,知者知此者也,禮者節文此者也。

  30、至如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及人臣無將,將則必誅。

  31、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

  32、以信解誠,不能盡誠。至誠無息,信豈能盡之乎?

  33、毎心有所不善者,常使氣勝之。且云自知如此,未得為善也。

  34、所損者懲忿窒慾,所益者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也。

  35、施於一身而非有餘也,施於天下而非不足也,是之謂聖人之道。

  36、有人曰仕宦顯達者,使天下謂之賢人則不可,使天下謂之不賢人,則可矣。

  37、學者非止讀誦語言,撰綴文詞而已,將以求吾之放心也。

  38、今之學者不能見其近者小者,而妄意談其大者逺者,故終汗漫而無成也。

  39、欲忠於君,是利於忠也。欲孝於父,是利於孝也。其餘皆然。

  40、安而行之,聖人也,自非聖人,皆利而行之者也。

  41、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夫能如是,故能養其大體,而為大人,故能格君心之非,而使天下利見,故能言動以為法則。

  42、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

  43、後之人不及孔子顔子逺矣,而常嘆仕宦不達,何愚之甚。

  44、无妄之往得志,言无妄而往,則可以得志也。

  45、今之學者必要一其説,是不知聖人之意也。无妄之往何之矣,言无妄之世,往無所之也。

  46、若必以寺

為法度,則侍者法度之人,峙者法度之山,痔者法度之病也。

  47、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惟詩不可拘以法度。

  48、觀張子厚所作西銘,能養浩然之氣者也。

  49、上下以利相聚,其能長育人才乎!

  50、其逺者,須謂之逺。其近者,須謂之近也。

  51、聖人之言其逺如天,其近如地。

  52、以信解誠,不能盡誠。至誠無息,信豈能盡之乎?

  53、今之人所以為學者,某却不會如此為學。

  54、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富有之大業,至誠無息日新之盛德也。

  55、乾坤之於易,猶隂陽之於道,仁知之於聖也。

  56、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57、格物者,窮理之謂也。欲窮理,直須思始得。思之有悟處始可。不然所學者恐有限也。

  58、又不可忘之也,忘之者不芸苗者也。正其名而取之者,非苗者也。

  59、浩然之氣充塞天地,雖難得而言非虚無也,必有事焉。

  60、虽然毫发之失生于心术,其流之敝有不可胜言者。

  61、懒惰者必有饥寒之忧,虽欲亲人,人不用也。

  62、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才,淫也;瘠土之民莫不饷义,劳也。

  63、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64、君子能劳,后世有继。

  65、以公定力如此,必无过戚。

  66、古人辞尊居卑辞富居贫,处乱世自全之道,可以为万世贪冒不厌,以致破家亡国者之至戒也。

  67、事亲如天,顷刻离亲则有时而违天,天不可得而违也。

  68、学者读之更无可以消详处,更无可以致思量处。

  69、我是何等人,彼为何等人,若是答他,却与此人等也。如此自处,忿心必自消也。

  70、言读书编类,语言相似者,事做一处,便见优劣是非。

  71、不唯君子小人于此焉分,亦贵贱寿夭之所由定也。

  72、人之为恶,虽至于谋反大逆,若有一念悔心,使临刑之际说我悔也,便须赦他,便须用他。

  7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不同者,皆私心也。至于公则不然。

  74、习以成风,遂畏死耳。如习俗皆不畏死,则亦不畏死也。

  75、卒不改官,浮沈京师,至死不屈。

  76、近年以来风节不立,士大夫节操一日不如一日。

  77、不特圣人直重先后之序,如天之四时,分毫顷刻皆有次序,此是物理自然,不可易也。

  78、文如元凯徒成癖,赋若相如止类俳。惟有孔门无一事,只传颜氏得心斋。

  79、人有三不幸:少年登高科,一不幸;席父兄之势为美官,二不幸;有高才,能文章,三不幸也。

  80、行己须先诚实,只如书帖言语之类,不情缪敬,尽须削去,如未尝瞻仰而言瞻仰,未尝怀渴而言怀渴,须尽去之,以立其诚。

  81、语成德者,昔难其居,若先生之道,就所至而论之,可谓安且成矣。

  82、或得于数,盖指康节。或观于礼,谓横渠也。

  83、在昔诸儒,各行其志,或得于数,或观于礼,学者趋之,世济其美。

  84、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先有所据守。

  85、心与道潜,湛然渊静,所居则躁人化,闻风则薄夫敦。

  86、道学至于无心,立行至于无愧,心若止水,退然渊静。

  87、公诚厚德可服,某适来相试耳。

  88、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未之有也。

  89、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君子犹可也;父母欲之,乡人荣之,诸君何不为君子!

  90、诸君欲为君子,而使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君子犹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诸君何不为君子!

  91、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92、愿侍郎宁百受人欺,不可使好贤之心少替。

  93、“忍”之一字,众妙之门。

  94、初学作诗,宁失之野,不可失之靡丽;失之野不害气质;失之靡丽,不可复整顿。

  95、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

吕本中的名言名句(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