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语录(推荐3篇)

时间:2015-09-07 04:32: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孔子的语录 篇一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深刻而富有智慧,被后人奉为圣贤。他的语录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启迪着无数人的心灵。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表达了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和谦虚谨慎的态度。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只有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孔子对待他人的原则,即要善待他人,不要对别人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这种以礼待人的态度,体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和对待他人的尊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告诉我们,知识虽然重要,但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转化为真正的能力和智慧。只有热爱并享受着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相互关联。学习是为了思考,思考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和成长。

孔子的语录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启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和领悟,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将之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孔子的语录 篇二

孔子的语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人生智慧,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和教育。在这个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孔子的语录中找到许多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表达了对待朋友的热情和善意。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重要,而真正的友谊更是难得。我们需要珍惜与朋友的相处,互相理解、支持,共同成长。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了解和理解他人,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他人的认同和理解。只有真正了解他人,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不知者不愚,只是不愿意思考。”孔子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思考,才能不断学习和进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保持头脑清醒,勇于思考,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不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告诉我们,做人要坦荡、正直,不要心怀鬼胎,不要处处设防。只有坦诚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并发挥自己的价值。

孔子的语录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领悟和体会其中的道理,才能真正将之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愿我们都能从孔子的语录中汲取智慧,指引自己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孔子的语录 篇三

孔子的语录61句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孔子的语录,欢迎查看!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4、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5、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孔子

  7、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1、君者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3、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孔子

  14、君者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15、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

  16、君者之仕也,行其义也。

  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1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20、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2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22、君者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

  2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2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28、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0、君者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1、君者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3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

  3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者。

  38、君者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者哉!

  3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0、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

  42、君者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子谓于产。有君者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4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9、君者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0、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者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孔子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5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53、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孔子

  55、子曰:君者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者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56、君者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5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

  59、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0、 其使民也义。

  6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地位

  西汉中期,天灾频发,社会动乱。儒者梅福认为,这是由于未能妥善安排对于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发怒。当时的国家政权接受了梅福的提议,封孔子为商汤的后代,接续先王的祭祀。到东汉,国家才正式把孔子作为国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个县都要建庙祭祀孔子。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大的祭祀起初由学官主持,后来改由地方官主持。唐代以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孔子的封号也不断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成为国家公神以后,儒者们的宗教地位也相应提高。唐代为孔子设立“从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如道家四大真人)。最早选中陪同孔子的,是22位对于注释儒经有重大贡献的儒者,后来扩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历代著名的儒者。宋代,从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称为“四配”,他们是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其次是“十哲”,孔子的十个优秀弟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再次是“先贤”,祭祀那些亲自接受孔子教导的弟子们。最后是“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后历代最优秀的儒者。而后来的儒者,也以死后能够进入孔庙成为先儒为最高的荣誉。

孔子的语录(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