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的近义词

时间:2011-05-01 03:29: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靡靡之音的近义词有:亡国之声亡国之音北鄙之音濮上之音郑卫之音郑卫桑间靡靡之乐靡靡之声,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的意思:靡靡:颓废萎靡。使人萎靡、颓唐的声音。形容颓废、萎靡或淫荡的音乐。出自: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十过》:“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靡靡之音的近义词详解

1

亡国之声

拼音:
wáng guó zhī shēng
意思:
指淫靡的音乐。
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
2

亡国之音

拼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意思: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3

北鄙之音

拼音:
bēi bǐ zhī yīn
意思: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出处:
《史记 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枚身死国亡。”
4

濮上之音

拼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意思:
濮上:古地名。靡靡之音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5

郑卫之音

拼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意思: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出处:
《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6

郑卫桑间

拼音:
zhèng wèi sāng jiān
意思:
郑卫:春秋时郑、卫二国;桑间:在濮水之上。指淫秽的亡国之音
出处:
秦·李斯《上书秦始皇》:“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7

靡靡之乐

拼音:
mí mí zhī lè
意思:
同“靡靡之音”。
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8

靡靡之声

拼音:
mí mí zhī shēng
意思:
同“靡靡之音”。
出处:
《南史·宋纪中·前废帝》:“事毕,将奏靡靡之声。”

靡靡之音的反义词

“靡靡之音”单字意思

靡靡之音的近义词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