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成语

时间:2014-07-04 06:19: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八字成语大全

  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积累成语的意识,对提升自我有益无害。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八字成语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字成语 篇1

  1、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2、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6、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7、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8、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9、佛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10、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11、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12、福不重至,祸必重来: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13、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14、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15、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16、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17、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18、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19、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20、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21、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22、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23、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24、归师勿掩,穷寇勿追: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25、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26、韩信用兵,多多益办:比喻越多越好。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27、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28、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29、豪厘不伐,将用斧柯: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30、豪末不掇,将成斧柯: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31、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32、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33、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34、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35、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若无其事。形容徒费唇舌。

  36、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指说错了话要惹祸,吃错了东西要生病。后多以强调言语必须谨慎。

  37、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失:错过。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3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39、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40、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医生。比喻缓慢的行动赶不上紧急的需要。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42、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43、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4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45、家有弊帚,享之千金:弊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46、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47、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奸诈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恶劣到极点。

  4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49、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50、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51、江山好改,本性难移: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52、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5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54、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55、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56、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57、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58、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59、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外面象金象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6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61、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6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63、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64、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6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66、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67、举如鸿毛,取如拾遗: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68、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69、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70、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71、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7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73、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

  74、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75、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76、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77、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7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腐:臭;枢:门轴;蠹: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79、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80、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81、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82、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8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84、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8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86、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87、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88、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处来的枪容易躲开,暗中射来的箭难以提防。比喻种种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

  89、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90、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91、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92、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9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94、宁可清贫,不作浊富:宁愿清白而遭受贫困,决不污浊而享受富贵。

  95、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96、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97、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98、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9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100、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

  101、跑了和尚跑不了寺: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同“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八字成语 篇2

  1)不入兽穴,安得兽子:不进野兽窝,怎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2)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

  3)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迈:举步走出。指从来不出家门与外人接触

  4)大难不死,必有后禄: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5)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6)当为秋霜,无为槛羊: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7)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应当,应该;断:决断。指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就会产生祸乱。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就会贻害无穷

  8)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9)道古稽今,言远合近: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

  10)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得到别人金钱等好处就得为别人办事

  11)翻手是雨,合手是云:翻:反转;覆:反覆。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12)放下屠刀,立便成佛: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

  13)方寸之木,高于岑楼: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14)防人之口,甚于防川:防:阻止;甚:超过;川:河流。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川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15)防民之口,甚于防水: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16)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族类:同族人;异:不同。不是我们同族的人,跟我们不是一条心

  17)非知之难,行之惟艰: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19)高山低头,河水让路: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

  2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谷:两山间的凹处;陵:大山。高岸变成山谷,深谷变为高山。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21)高岸成谷,深谷为陵:谷:两山间的凹处;陵:大山。高岸变成山谷,深谷变为高山。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22)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轻:轻视。各人以自己的长处去轻视别人的不足

  23)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个人生活资料的分配原则,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劳动,社会按照各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生活资料。

  24)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生活资料的分配原则,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劳动,社会根据各人的需要来进行分配。

  25)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走路的人让开路给对方行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26)耕者让畔,讼者让田: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27)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公:称丈夫的父亲。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28)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29)公耳忘私,国耳忘家: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30)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含哺:口含食物;鼓腹:手拍肚皮。口含食物,饱食挺腹。形容人过着安乐的生活

  八字成语 篇3

  1.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2.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3.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4.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5.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6.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7.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8.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9.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10.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11.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12.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

  13.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比喻两头没有着落。

  14.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5.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八字成语

  16.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无立足之地。

  17.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18.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19.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20.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21.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22.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23.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24.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25.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26.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27.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28. 失之千里,差若毫厘: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29.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30.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31.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32.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3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34.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35.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36.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八字成语大全

  37.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38.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39.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40.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41.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42.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43.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44.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旱,通“悍”。比喻因祸致福。

  45.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46.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只知坐食享受,不事操作,懒惰成性。

  47.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48.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49.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50.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51.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

  52.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53.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顺从我的心意才能生存,违抗我的心意就要灭亡。

  54.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55.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56.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指谈论到某人,某人恰巧来了。—— 八字成语

  57.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更改。

  58.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59.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60.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61.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62.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

  63.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6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65.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66.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67.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6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69.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70.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71.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72.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7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74.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75.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八字成语

  76.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

  77.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78.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79.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80.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81.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82.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83.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同“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84.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85.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86.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87. 无天于上,无地于下:原指军将临战奋不顾身。

  88.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89.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90.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91.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92.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93.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94.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95.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96.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97.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 八字成语大全

  98.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99.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100.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101.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10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03.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104.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05.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八字成语 篇4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没有的事。本无其事,因传说的人多,就使人信以为真。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着关,一万个人也攻不开。形容地势险要,便于防守。

  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障,遮蔽。比喻被眼下细小事物所蒙蔽,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质。

  4、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因为。一方面因而高兴,一方面因而恐惧。

  5、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形容死去活来。

  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驷:古代一车所驾的四匹马,或四马拉的车。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表说出来的话就要算数。

  7、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还没有平息,另一个浪头又起来了。原比喻诗文写得波澜起伏。后来也比喻一个麻烦问题没有解决,又出现新的麻烦问题。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性的一步走错,以致全局都输了。比喻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会招致整个失败。

  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形容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监督着,如有错误决不能隐藏。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是不容易的。

  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神通:各种神妙莫测的能力,比喻本领。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有各的办法或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1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指宰割的工具。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可,可以,行。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那怎么能行。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圣人或贤人,旧指智慧超群,才能出众的人;孰,谁。一般人不是圣人或贤人,谁能没有过错呢?

  15、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原指无力对抗敌人,以逃跑为上计。现多指摆脱困难处境。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下去。

  1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1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走投无路的窘困境地。

  19、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形容两头没着落。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

  2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溃:溃决。被大水冲破堤防;蚁穴:蚂蚁洞。千里的长堤,由于有小小的蚁洞而崩溃。比喻小事或小处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损失。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2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天道的网,指自然界的惩罚;恢恢:宽阔的样子。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放过一个坏人。后形容坏人终于受到惩罚。

  24、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木。比喻没有基础、根源的事物。

  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危险,不经历最难最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

  26、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那件事,就不能增长关于那件事情的知识。一般用于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2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没有堵塞的地方,就没有水的流淌;没有停止,就没有行动。

  28、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29、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思想。

  30、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象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一样永恒。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问题,仁者看见它,说它是仁;智者看见它,说它是智。比喻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3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晕:日月周围出现的光环;础:柱子底下的石墩。月亮周围出现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湿润了就要下雨。比喻事故或事件发生前的征兆。

  3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比喻工作的紧松和生活的劳逸要适当调节,有节奏地进行。

  34、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摧:毁灭;若何:怎么办。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么办?原来比喻要趁敌人羽翼未丰的时候,就把他消灭。后泛指敌人要及时锄掉。

  35、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渊:回旋的深水;丛:茂密的森林。把鱼赶到深潭中,把鸟赶到树林里,原来用来比喻反动统治者施行暴政,结果使百姓投奔别国。现指有时有些人实行闭关主义。把一些可以争取的人赶到对方去了。

  3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与更短的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论据来反驳对方。

  38、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用;其:他的。昏昏:暗,模糊,糊涂;昭昭:明白。用他那些模糊的理解去使人明白。现指自己糊里糊涂,却要指挥那些已懂事故的人。

  39、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答瞪眼,用嘴咬对付嘴咬。比喻对方怎么来,就怎么反击。

  40、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无法用话语具体地表达、传诵。

  4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勤:劳作。不参加劳作,分不清五谷。形容脱离劳动,脱离群众。

  4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致死。

  4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日出之处;桑榆:日将落时,余晖在桑榆之间,指日落处。比喻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得到胜利、收获。

  44、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或缺乏通盘计划,只是就事论事,忙于应付。

  4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陶器得到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也不愿苟全性命。

  46、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牛后:牛肛门。宁可小而洁,,不愿大而臭。旧时比喻宁可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摆布。

  4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里。连皮都没有了,毛又长在哪里呢?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此基础上的东西就无法存在。

  48、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

  4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加:加以。根据群众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缺点错误,就予以改正;没有缺点错误,就加以勉励自己。

  5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境界。后泛指以勉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5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百家:指学术上的各种派别;鸣:比喻发表意见。百家争鸣,原来指我国战国时儒、道、墨、法、纵横、农、杂、阴阳、名(兵、小说)等各家,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的各种争论。这里比喻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

  5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即马陆,切断后仍能蠕动。僵:硬。后用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或影响仍然存在。

  5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54、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非但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往往把事情搞糟。也指办事不怀好意者。

  5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人;旁观者:观棋者。后用以比喻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过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

  5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近的声音,互相应和;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57、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春秋鲁庄公的弟弟,曾经一再制造鲁国内乱,先后杀掉两个国君。不把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清除,国家就不得安宁。

  58、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本人一样。比喻对人物刻画描写得栩栩如生。

  59、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动脑子,用心思考。也指战争的胜败与指挥员能否根据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挥有很大关系。

  60、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克:攻下。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打仗没有不赢的。百战百胜。

  61、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就不善良,善良的就不来。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提高警惕。

  62、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方法对付。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6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6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文采。行,流传。说话要是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

  6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提意见的人只要出于善意,即使说得不正确,也是无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所批评的错误,也足以引以为鉴戒。

  66、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话的人不厌其烦地教诲,而听的人却不以为意。

  67、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表示干脆的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

  6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是从蓼蓝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却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69、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70、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自己无关,就把它高高地挂在一边不管。

  71、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的心一定同我们不一样(即不一条心)。原指对异族的疑忌。后也用以指责那种排斥异己的宗派活动。

  72、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一召唤就来,一挥手就去。指旧社会里役使别人,任意呼唤支配。

  7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是知道的,就没有不说;要说就没有一点保留。

  G、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像金玉,内里却尽是破棉絮。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

  7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原为佛教劝人改恶从善的话,后用以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悔改,不再为非作歹,就能成为好人。

  76、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有看见;尽管竖着耳朵听,但什么也没听到。表示不重视或不注意。

  7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装作和平无事,实则想趁机害人。

  7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着火,人们到护城河打水救火。水干了,鱼也死了。比喻无缘无故受到连累,或伤及无辜的人。

  79、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相貌丑陋或神情卑劣,使人厌恶;语言干巴巴的,没有味道。

  80、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得有理据。

  8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小火星,可以烧遍整个原野。后来比喻有生命力的微小事物,发展前途非常广阔。现在比喻革命力量或新生事物最初虽然微小或尚在萌芽时期,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82、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问题,办理事情。

  8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8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人类本来都有一死,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大,有的死比鸿毛还轻微。

  85、重足而立、侧目而视:双脚并拢,不敢移动;斜着眼睛看,不敢正视。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86、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从他的人能够昌盛地存在,违背他的人就得灭亡。

  8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仔细舂过的好米;脍,切细的鱼和肉。厌,通“餍”,满足。形容对饮食很讲究。

  88、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想要占有它,必先丢弃它。

  89、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封建帝王和他的文臣武将,统治阶级的少爷小姐。

  9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头时错了一点点,结果就造成很大的错误。

  91、前人栽(种)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9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93、扁担没扎、两头打塌:打塌:滑落下来。比喻本幻想一举两得,结果两头落空。

  94、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原来形容人经过思考,突然想出办法。现在用以说明人在脑子里运用概念以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9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不对人打招呼,树下自然走出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只要真诚、忠实,自然能打动人心。

  9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比喻世事变迁,现多比喻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向其相反方面发展。

  97、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比喻经常勤学苦练,以求工夫纯熟。

  9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单听信一方面的话,自己就糊涂,事情就弄不清楚。

  9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侵蚀,可经久不坏。

  10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声名极大的人,他的实际很难跟他的名声完全符合。现常用以提醒人们要有自知之明,经常想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

  10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

  10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辞,指借口。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他人。

  10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旧时多指恋爱事。)

  10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聪明人在许多次考虑中,总有一次会想错的。

  105、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遗,指遗失的东西。把东西丢失在路上也没有人捡去据为己有,夜晚不关门也没人来偷盗。

  106、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即魔罗。破坏善行的恶鬼,有时也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即所谓“迷障”。原来是我佛用以警告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一种说法,也比喻取得一定成果后的障碍更大。

  10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草生长在乱麻田中,而不用扶助,自然长得挺直。比喻人生活在坏人中,也能成为好人。

  108、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笨人多次考虑总有一点收获。后来用做所见很小的客套话。

  109、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形容见义勇为、积极援助被欺负者的行动。

  110、窥测方向、以求一逞:逞,快意、如愿。偷偷地探测方向,妄图达到反动的目的。

  111、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形容未行动时象旧时未出嫁的闺女那样端庄持重,不动声色;一旦行动起来就象脱逃的兔子那样敏捷。

  112、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在嘤嘤地叫唤,这是它寻找朋友的声音。比喻需要意气志趣相投的朋友。

  113、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对行动忧郁不决就不会有成就。对事情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效果。

  11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锐气,斗志旺盛的士气。惰,懈怠、疲劳。归,撤回。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敌人疲劳退缩时,狠狠地加以打击。

  115、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其人,那个与自己心意相投的人。把著作收藏在名山中,留着给志同道合的人。

  1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辞劳苦地辛勤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方休。鞠躬,谨慎地弯着腰。

  1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捕捉到知了,却不知道黄雀在后面等着捕食自己。比喻目光短浅到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着自己。

  11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八字成语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