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意思

时间:2013-07-08 06:28: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意思

成语拼音:
[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
成语意思:
次:差一点。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来凑合
成语出处:
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成语例句: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仁厚宽大,体恤部属,不得已而求其次,倒宁愿在黄抚台手下。”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指只好凑合
结构类型:
复句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不得已而裘其次
英文翻译:
Second bes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不得已而求其次”成语接龙

“不得已而求其次”单字意思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益。不入虎穴,焉~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六。五减一~四。3.适合:~用。~体。4.得意:自~。5.完成:饭~了。衣服还没有做~。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就这么办。~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

:1.停止:争论不~。2.副词。已经:早~知道。3.文言副词。太:不为~甚。吾得仲父~难矣。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忽不见。5.古又同“以”。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艰巨的任务。战~胜之。取~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不烈,清~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畏惧~退却~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再,再~三。由秋~冬。由南~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来。挺身~出。为正义~战。因公~死。视情况~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1.请求:~救。~教。~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改进。精益~精。生物都有~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4.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5.姓。

:[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所。自圆~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早日实现。不能任~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事。不厌~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然乎?。~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勉之!8.词缀:极~。尤~。如~。[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1.次序;等第:名~。座~。车~。依~前进。2.次序在第二的;副的:~子。~日。3.质量差;品质差:~品。这个人太~,一点也不讲究社会公德。4.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或氢原子的:~氯酸。5.用于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第一~国内革命战争。我是初~来北京。试验了十八~才成功。6.出外远行时停留的处所:途~。旅~。舟~。7.中间:胸~。言~。8.姓。

“不得已而求其次”造句

但这可能也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一个做法。

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不利的局面,不得已而求其次,山十三宁可被追杀,也不愿被人惦记着。

不得已而求其次,明师,或可作为一种中间状态:高于经师、向人师境界迈进的一个阶梯。

罚款毕竟是一种简单原始的管理手段,多出于不得已而求其次

为此就必须有"不得已而求其次"的准备。

美国“不得已而求其次”,拉姆斯菲尔德终于同意肢解EP-3。

我们老板真小气,不愿意按照标准工资水平出钱雇用办公人员,所以我们只好不得已而求其次.

就此而言,上述调查的题目设计是有问题的,只让调查对象在几个职业之间进行“单项选择”,却没有给调查对象“不得已而求其次”的空间。

这样一种说法是有点儿夸大其词,我个人认为实际上是美国不得已而求其次之举。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公众无从对制度建构说三道四的时候,把反腐寄托于奢侈品消费的蛛丝马迹之上,也是一种“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最佳选择。

“不得已而求其次”相关成语

“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意思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