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辞”的意思

时间:2018-09-09 07:49: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家之辞”的意思

成语拼音:
[yī jiā zhī cí]
成语意思:
同“一家之言”。
成语出处:
《晋书·裴頠传》:“观《老子》之书,虽博有所经,而云‘有生于无’,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岂有以而然哉!”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指有独特见解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一家之辭
英文翻译:
one-sided statemen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一家之辞”成语接龙

“一家之辞”单字意思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这儿就是我的~。我的~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渔~。船~。东~。行(háng)~。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画~。政治~。科学~。艺术~。社会活动~。6.学术流派:儒~。法~。百~争鸣。一~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下~。公~。两~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畜。~禽。~兔。~鸽。~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孩子~。姑娘~。学生~。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老三~。[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令。修~。3.告别:~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谢。~职。5.解雇:~退。他被老板~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不~辛苦。

“一家之辞”的近义词

“一家之辞”造句

我夫君犯了什么罪,你要这样为难他?说了半天都是你一家之辞,无凭无据的你休想拿人!

这件事事关重大,本王也不能就此听信你一家之辞

本文所论武将,只以演义为据,不正之处,只系一家之辞,望勿见怪。

不过我的这些话会有很多人反感,先生也不要介意,一家之辞而已。

此刻负责跟踪大兵的人,恰恰就是苏家的人,看样子,苏静贤仅听大兵一家之辞,难以放心。

“一家之辞”相关成语

“一家之辞”的意思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