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之师”的意思

时间:2012-08-06 07:43: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仁义之师”的意思

成语拼音:
[rén yì zhī shī]
成语意思: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成语例句:
如此说来,虽然谋叛之徒,倒也忠义可嘉。本帅仁义之师,何愁杨枭不灭。★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用于称赞军队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仁義之師
英文翻译:
an army of justic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仁义之师”成语接龙

“仁义之师”单字意思

:1.仁爱:~心。~政。~至义尽。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兄。~弟。~伯。3.姓。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儿。核桃~儿。花生~儿。虾~儿。

: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大~灭亲。~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演。3.情谊:情~。忘恩负~。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父。~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6.姓。7.意义;道理:字~。定~。微言大~。

: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1.传授知识、技术的人:教~。2.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术的人:工程~。理发~。3.效法:~法。4.榜样:前事不忘,后事之~。5.军队:出~。劳~动众。6.军队编制单位。在军之下,团之上。7.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8.对和尚、尼姑的尊称:禅~。~太。

“仁义之师”的近义词

“仁义之师”造句

黄巢军绝非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

后世以汤伐葛为行仁义之师的典范,纯是儒家之造作.

哼,狂妄,我等乃仁义之师,杀你还怕污了刀斧,落了名声,有事快说,没事马上就滚!

杨召合爽声言道,“老朽业已得知,贵部乃八路军!乃仁义之师!一些柴水,言何补偿?算啦算啦!哦,若长官不怪,老朽现觉腰酸背痛,想回宅休息了!”。

省城百姓都说仁字营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师,从不勒索百姓鱼肉乡里。

自春秋时期宋襄公行仁义之师失败被人耻笑以后,仁者这个称号就与帝王再也联系不到一起。

仁义之师,天下莫敌,兴不义之师,天下皆敌。

主公兴仁义之师,田丰何得出此不祥之语1绍因怒,欲斩田丰。

以来的第一场战斗,所以必须要堂堂正正,以提高我大SOS团仁义之师的威名,而二来……

但满清会装B,会卖好,打着代明复仇平贼的幌子,忽悠得京城里的遗老遗少以为清兵实乃威武之师,仁义之师

“仁义之师”相关成语

“仁义之师”的意思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