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真伪”的意思

时间:2018-06-01 03:49: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不辨真伪”的意思

成语拼音:
[bù biàn zhēn wěi]
成语意思: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成语例句:
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一时贵耳贱目者,不辨真伪,遽以名士相推。”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不辨真偽
英文翻译:
unable to distinguish the genuine from the imitatio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不辨真伪”成语接龙

“不辨真伪”单字意思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区别;分析:明~是非。2.古又同“辩”。

:1.真实(跟“假、伪”相对):~心诚意。千~万确。去伪存~。这幅宋人的水墨画是~的。2.的确;实在:时间过得~快!。“人勤地不懒”这话~不假。3.清楚确实:字音咬得~。黑板上的字你看得~吗?4.指真书:~草隶篆。5.人的肖像;事物的形象:写~。传~。6.本性;本原:返璞归~。7.姓。

:1.有意做作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跟“真”相对):~装。~造。作~。~钞。去~存真。2.不合法的;窃取政权、不为人民所拥护的:~政权。~军。~组织。

“不辨真伪”的近义词

“不辨真伪”造句

更不能不辨真伪,把糟粕当精华大肆宣扬传统中的消极因素。

有些人不辨真伪,误将混乱品种当作正品使用,引发不良反应。

混杂,群邪滋盛,不辨真伪,民不聊生。

原来铁钱不分官私,民间不辨真伪,得钱便使。

孙夫人不辨真伪,匆匆携阿斗登船回吴国,诸葛亮派赵云勒兵断江留住了阿斗,只放孙夫人一人回东吴,直线筛。

不辨真伪,急忙驾起云气来到女童的面前,一拱手恭敬的说道:“不知娘娘有何旨意,还望仙童说来!”。

小皇帝年幼,主政的宰相范质大惊失色,不辨真伪,仓皇派禁军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征迎敌。

所以空气中仍有暗香浮动,闻着闻着,就让人醺醺然不辨真伪,再看那绢花,也有娇艳欲滴的意思了。

气愤教主们空有慧眼不辨真伪,忽想起一事。

陈大狗见妹妹哭得泪流满面,不辨真伪,就骂:“***,谁敢欺负我妹妹的?”。

“不辨真伪”相关成语

“不辨真伪”的意思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