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三眼”的意思

时间:2011-07-08 08:32: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板三眼”的意思

成语拼音:
[yī bǎn sān yǎn]
成语意思:
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卷:“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成语例句:
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一板三眼,十分清楚。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为人处事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一板三眼
英文翻译:
methodical
成语故事:
一板三眼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一板三眼”成语接龙

“一板三眼”单字意思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钢~。玻璃~。2.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儿了。3.黑板:~报。~书。4.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5.(~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儿。慢~。走~。参看〖板眼〗。6.呆板:他们都那样活泼,显得我太~了。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了,锄不下去。8.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他~着脸不睬人。9.见〖老板〗。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思。~缄其口。3.姓。

: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3.(~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6.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

“一板三眼”的反义词

“一板三眼”的近义词

“一板三眼”造句

他布置工作,从来就是一板三眼,从不马虎。

他做起事来总是一板三眼的,从不马虎。

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一板三眼,十分清楚。

一板三眼的乡村生活看来既熟悉又陌生.

由原来的“一板一眼”变成“一板三眼”为主。

杨凤一说,《牡丹亭》唱腔讲究一板三眼,婉转优美,若是静静品味,简直美极了。

手持三弦和擅板,边弹边唱,擅板打法别具一格,称一板三眼

铁片大鼓,一板三眼,唱腔轻快,好些村民都说,“这词儿真好,我也想学学,回家唱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言两语说不尽,志同道合好同事。一日三省好品德,一板三眼好诤友。三生有幸遇见你,一日不见如三秋。士别三日刮目看,相知恨晚莫逆交。

“一板三眼”相关成语

“一板三眼”的意思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