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湘子桥作文600字【优质6篇】

时间:2019-06-02 05:27: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湘子桥的美景

湘子桥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河畔,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桥。它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长沙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游湘子桥,仿佛穿越时光,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湘子桥桥长约270米,宽约5米,全桥由花岗岩铺砌而成,桥面平坦,堤岸两侧有石栏杆。桥面上铺设的石板光滑而有光泽,有着历史的痕迹。桥的两头分别有两座石狮子,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彰显着古桥的尊严和庄重。

游湘子桥,可以饱览湘江的壮丽景色。站在桥上,远眺湘江两岸的高楼大厦和繁华市区,感受到了现代城市的活力与繁荣。桥下湘江的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活力。湘子桥附近的湘江河畔是长沙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散步、晨练、钓鱼等。

湘子桥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色,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据史书记载,湘子桥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是湘江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古代军事要塞的一部分,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军事作用。同时,湘子桥也是湖南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之地,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湘子桥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桥,还是一座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桥梁。每年的湘江风景带文化旅游节上,湘子桥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在湘子桥上,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节目,品尝到地道的湖南美食,体验到独特的民俗风情。

总之,游湘子桥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旅行体验。不论是欣赏湘江的壮丽景色,还是领略湘子桥的历史文化,都会给人带来深深的感动和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一起来游湘子桥,感受这座古桥的独特魅力吧!

篇二:湘子桥的历史传说

湘子桥是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座古桥,有着丰富的历史传说。这些传说流传至今,使湘子桥更加神秘而又吸引人。

关于湘子桥的名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湘妃,她美丽温柔,才情出众。湘妃的丈夫是一位忠诚的将军,他经常征战沙场。每次出征前,湘妃都会站在湘子桥上,目送丈夫远去。每次将军凯旋归来,湘妃都会在湘子桥上迎接。人们因此将这座桥命名为湘子桥,以纪念湘妃对丈夫的深情厚意。

另一个与湘子桥有关的传说是关于湘子的。相传,湘子是一位勇敢善良的将军,他带领军队在湘江上阻挡敌人的进攻。敌人猛烈的攻势让湘子无法抵挡,他决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湘江畔的百姓。他站在湘子桥上,手持宝剑,与敌人激战到最后一刻。最终,湘子不幸牺牲,但他的勇敢行为感动了上天,湘子桥因此得名。

除了这些传说,湘子桥还有许多历史故事。据史书记载,湘子桥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是湘江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古代军事要塞的一部分,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军事作用。同时,湘子桥也是湖南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之地,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湘子桥的历史传说让这座古桥更加神秘而又动人。每年的湘江风景带文化旅游节上,湘子桥都会举办各种活动,讲解这些传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湘子桥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桥,也是一座让人们感受到浓厚文化氛围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湘子桥的历史传说,感受这座古桥的独特魅力吧!

游湘子桥作文600字 篇三

有道是:“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场。”对潮州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桥梁莫非就是湘桥。他横跨韩江,东临笔架山,西临东门,南临凤凰台,北仰金山。

湘桥始建南宋,初时叫康济桥,后称济川桥,1435年更名广济桥,有称湘子桥。

原先的湘子桥是我国史上第一座启闭式的桥,世界上开关活动桥的先导。桥的两端为24座固定的楼台,中部为18梭船组成的浮桥。所以有一首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生牛一只溜。”它与韩江春潮构成了潮州八景之一—湘桥春涨。它还与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福建洛阳桥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1958年,由于交通需要,将梭船拆除,改建成直通桥。神气冷峻的钢桥架替代了低矮的木栏杆;平坦的路面替代了左右摆动的船。当夜幕降临,它就像一条刚出韩江的龙。

自从有了崭新的钢筋混凝土的韩江大桥,湘子桥的负担轻了,承受非机动车通行,方便过往群众。

有一个神话传说:“仙佛造桥”,说湘子桥是有韩湘子带领的八仙和广济和尚带领的十八罗汉有法力造成的。但事实上,它是潮汕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在南宋,没有起重机的时代,湘子桥那些几吨甚至几十吨重的石墩是怎样运来呢?原来,潮汕人民在韩江上游取石,然后利用涨水,把石头绑在大木船下顺流而下,因为水涨是漫过石墩,所以当时到达是就松绳,让石头自己落下去。桥就靠这样一次次运石来造成的。

湘子桥真不愧是潮州的瑰宝。不管是现在的还是以前的,它们各有各的风采。

前有苏联人在湘子桥上观察,还不时竖起大拇指称赞这座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的湘子桥——“桥梁之母”。

现在国家特地拨款下来恢复这座桥的原本相貌,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一睹这条龙的雄姿。

游湘子桥作文600字 篇四

广济桥上,万里的清风散了多少的彷徨?曲堤岸上,飘渺的云帆断了我多少的思念?临江而立,看韩江拍岸击浪,却失了那豪迈的气势,缓缓举起你赠予我的箫管,任那箫洞飘出的泣血的音符埋葬了我迷离的目光!《离觞》曲,君尚记否?湘子,君尚记否?

吸一口满含韩江气息的空气,努力止住愁绪,似笑非笑地踏上广济桥的石阶,这是我第几次踏上广济桥的……

廿四楼依旧那么古朴,四方亭满泛着木柱散发的淡淡木香。风,不觉间又侵入我的魂魄!它吹动韩江水波的泠泠声,多似你吹奏的那一曲《凉州曲》!泪又在眼眶打转,手不由自主地扶住了栏杆!却不想,这栏杆太凉,竟似一枝饱蘸了寂寞的毛笔,狼毫舒开的一瞬,直击透我的心窝,直击凉了我的记忆!蓄了多久的泪,还是落了!回头,却等不到你的身影……

十八舟依旧那么寂静,铁索相连的.木船任那潮水深浮,任那浊浪排打,依旧保存着它的傲势,永远屹立于浪头,决不屈服韩水!本最爱踏那桥上舟的,现在,这素伞下的眼瞳,根本就不敢举目去望十八舟那头的楼阁,怕,怕这一眺,会看不到你的手像两年前一样,向我招着,招着……

不敢再走下去了!湘子桥承载的记忆,太多了!每走一步,心深处封存的痛,便蔓延开一尺;每走一步,都会再回眸看看,尽管,我知道,我是等不到他的!

折回广济桥,再度攀上城廓,寻着一个垛口,痴痴地数着穿过桥洞的船只。明知,不管是哪一艘,都不会有你的影子,却还痴痴地等着,等着一个在水里沉睡了两年的灵魂,等着一段封印了两年的故事的归来!任凭这往复的潮水,笑我的痴狂!

阴风四起,萧管又飘出幽淡的音符,这曲,是在问天,这天下,谁再与我煮酒论天下,谁再与我倚门抚琴竹?谢香又绕丛郭,君去怎别琥珀?残枝花零断锁,雨丝强牵恨堕,红英飞过岑国,我仍等你回琐!

曲终,泪又滑落,这是我第几次愁结了心肠?

湘子桥,湿了我多少等待?

游湘子桥作文600字 篇五

?大海有涨潮和落潮。

涨潮时、一个接着一个的海浪,饱含着向上涌动的力量,有力地拍打着海岸。海水随着涌动的海浪一点一点的升上来,淹没了岸边的礁石和沙滩。这就是涨潮。

退潮时、同样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海浪,却没有涨潮时所饱含的涌动的力量。只见它有气无力地拍打着海岸。海水也随着浪花一点一点悄悄的退去。岸边的礁石和沙滩又重新露出了海面。这就是退潮也叫落潮。

?海边的渔民告诉我:“?大海总是不停的涨潮退潮。每天涨两次也落两次,天天如此。”

还告诉我说:“每当月亮升起在天边儿或降落在天边儿的时候,就是海潮涨到最高的时候。当月亮升到正当空或落入地下看不见的时候,就是海潮退到最低的时候。”?

还说:“涨潮和退潮开始的时间每天要晚(推迟)大约一个小时。”

这三点儿是了解涨潮、落潮的经验。在海边生活的人们都知道。因为它是常识。

??由于我原来不知道涨潮退潮。和爷爷打赌……“海水能不能浮起海滩

上的渔船”我还输了呢。

游湘子桥作文600字 篇六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着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绍熙五年门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骠、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生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门(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故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

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铁牛一只溜”。

游湘子桥作文600字【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