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洞作文【优质6篇】

时间:2011-04-07 03:22: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黄帝洞作文 篇一

黄帝洞:重温历史的瑰宝

黄帝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被誉为“华夏第一洞”。这个洞穴是中国传说中的黄帝在世时修炼的地方,也是黄帝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亲身体验了这个神奇的地方。

当我踏入黄帝洞的时候,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洞穴内部充满了神秘的氛围,墙壁上的岩画和石刻记录着黄帝的传奇故事。我仿佛能感受到黄帝的存在,他的伟大和智慧似乎仍然在这里弥漫着。

在洞穴内部,我看到了许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迹。这些文物包括了各种器物、石头和碑文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黄帝的肖像和他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黄帝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学到了许多关于黄帝的历史知识。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第一位君主,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他在治理国家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洞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址,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来探寻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这个地方不仅让人们了解到了黄帝的伟大,也让人们对中华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观完黄帝洞,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黄帝洞是一个珍贵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能够让人们重温历史、感受文化的宝贵场所。我相信,只有通过了解和保护黄帝洞这样的历史遗址,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瑰宝。

黄帝洞作文 篇二

黄帝洞: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

黄帝洞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这个洞穴是中国传说中的黄帝在世时修炼的地方,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前往黄帝洞,亲身体验了这个神奇的地方。

黄帝洞是一个巨大的洞穴,内部充满了神秘的氛围。进入洞穴后,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洞穴内部的墙壁上有着精美的岩画和石刻,记录着黄帝的传奇故事。这些岩画和石刻是黄帝洞最珍贵的文物,它们记录了黄帝的智慧和勇气,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

在洞穴内部,我看到了许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迹。这些文物包括了各种器物、石头和碑文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黄帝的肖像和他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对黄帝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参观黄帝洞,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黄帝的历史知识。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第一位君主,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他在治理国家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洞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址,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来探寻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这个地方不仅让人们了解到了黄帝的伟大,也让人们对中华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观完黄帝洞,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黄帝洞是一个珍贵的遗址,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能够让人们重温历史、感受文化的宝贵场所。我相信,只有通过了解和保护黄帝洞这样的历史遗址,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瑰宝。

黄帝洞作文 篇三

今天,我游了桥山黄帝陵,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黄帝及黄帝陵。

黄帝,复姓公孙,名轩辕。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之所以称为炎黄子孙,因为传说在古代,有两位皇帝,一位被世人称为黄帝另一位被称为炎帝,所以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南距西安一百六十五公里,北距延安一百六十二公里。黄帝陵被定为古墓葬第一号,被称为“天下第一陵”。

听了我的介绍,你也想去看看了吗?还要告诉你,桥山上生长有古柏树八万余颗,其中一千年以上的就有三万多颗古柏树,是全国最大得古柏树群。在桥山脚下的轩辕庙里有几颗五千多年的古柏树,据说这几棵树是黄帝五千多年前亲手载下的。

黄帝陵在桥山之巅,我们是爬上去的,没有坐车。那里空气清新,水源充足。一颗颗巨大的古柏树撑起一把把绿油油的伞。我们爬到半山腰,看见了一个站岗的地方,很高很高,我们爬上去照了相,我发现,在这上面可以看见山脚下。清澈的山泉在半山腰聚成小溪,向山脚下流去。一路上,不计其数的古柏连成一片,把阳光挡得严严实实,在高空往下看,像一块儿绿色的地毯。上山时,我们走的是大路,不是楼梯,走起来很累,腿特别困。下山的时候,我们走得是山间小径,是楼梯,可以节约一点时间,快点到达山脚下。

下了山,我们依依不舍的踏上了归途。

黄帝洞作文 篇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从黄帝开国(建国)算起。xxx的祭黄帝陵词开首就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这个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2年,xxx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黄帝陵龙驭阁位于黄帝陵后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征黄帝“驭龙升天”,也是游客登高远眺,观看桥山全貌及周围古城与山川形势的最佳地点。

诚心亭沿中轴线北行即到诚心亭。该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歇山顶上,灰布板瓦与筒瓦紧紧相扣,前檐施勾头滴水,四边无墙,栏额下为花格装饰,旋子彩绘。明间南北两侧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间、补间外侧有围栏围护。亭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亭前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汉武仙台神道尽头,便步入陵园了。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门有两个,分立汉武仙台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走不了几步,左侧便是一座24米高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池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黄帝脚印”石正殿前西南侧有一块传自汉代的“黄帝脚印”石。它出土于黄陵民间传说为“黄帝黄城巽宫”的郭家洼村,1965年移至轩辕庙院内。整块石头约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镌刻有黄帝脚印一双,长0。62米,深约2厘米。民间有向黄帝脚印投硬币或零钱的习俗,以测运气如何?“投向脚印大拇趾运气最好,为大吉大利云云。”

黄帝洞作文 篇五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古物建筑,那么,我也想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

黄帝陵,又称天下第一陵,位于我的家乡陕西省黄陵县,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它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也是游客喜爱的圣地。

黄帝陵的陵墓里掩埋着黄帝的衣物和靴子。这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黄帝要驭龙升天,老百姓们不舍得他,于是就抓住他的衣服和靴子,想挽留他,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能留祝不过,幸运的是,他们保留了黄帝的衣物和靴子,并把它们埋在了桥山之上,所以黄帝陵又是黄帝的衣冠冢。

黄帝陵被桥山之上的苍翠古柏环绕着,要想走到陵前,必须要先爬神道,在爬神道的227个台阶时,你就会有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而且还能沐浴到阳光与柏树的清香。在距离陵前200米的路上,有一块古老的石头,上面刻有: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字样,以此表示对黄帝的尊敬。继续向前走,不久你会看到一座20多米的筑高台,旁边一块石碑上刻有:汉武仙台四个字。这也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汉武帝率领大军路过黄帝陵,停兵祭祀,同时,他很羡慕黄帝能升天成仙,为了自己也能成仙,于是就让士兵连夜筑起了一个高台,然后站在上面祈祷成仙,所以后人称为汉武仙台。

汉武仙台的右侧是一排精雕细琢的五彩盘龙门,穿过龙门就来到陵前,现入眼前的是一座古朴的亭子,红色的柱子,五彩的琉璃瓦。亭子里面摆放着一个很大的香炉和供桌,亭子旁边还有一座巨大的祭祀钟,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拜祭。亭子的后面就是黄帝的陵墓,陵墓不大,墓碑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词的黄帝陵三个字。站在这里我似乎能隐隐听到人们对黄帝的祷告之词以及悠扬的祭祀钟声。

黄帝陵是我们黄陵龙乡每一个守陵儿女的神圣殿堂,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它,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黄帝洞作文 篇六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xxx将黄帝陵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墓之前的“黄帝陵”三个大字为xxx所提。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陵区景点包括:天下第一陵、轩辕桥、陵墓区、轩辕庙、黄帝手植柏、诚心亭、挂甲柏等。

乔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整个陵区宏大磅礴。天下第一陵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

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黄帝庙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谓七人合抱犹不围。

黄帝洞作文【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