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作文【精彩6篇】

时间:2015-09-04 01:44: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传统习俗作文 篇一

传统习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人们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其中有些习俗已经成为了民族的象征,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一种常见的传统习俗是过年。中国人传统的农历新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扫尘、买年货等。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家人团聚共享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通常包括许多传统菜肴,如鱼、饺子、年糕等。这些食物有着特殊的寓意,如“年年有余”、“团团圆圆”等。除了年夜饭,人们还会进行放鞭炮、观看春晚、拜年等活动,以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些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圆的渴望。

另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是婚礼。中国婚礼有着丰富的仪式和礼仪,每个环节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婚礼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提亲、订婚、婚礼筹备等。在婚礼当天,新郎会迎接新娘的到来,并进行敬茶、交换戒指等仪式。之后,新婚夫妇会进行敬酒、敬父母、敬长辈等环节,以表达对亲人的感恩之情。婚礼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着特殊的寓意,如团结、祝福、传承等。通过这些传统习俗,人们将婚姻视为一种家庭的延续和社会的基石,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传统习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团结和传统价值观的追求。这些习俗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也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桥梁。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传统习俗仍然被珍视和传承,因为它们代表着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

传统习俗作文 篇二

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有许多与节日和庆典有关的习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春节和中秋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庆典。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许多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其中最重要和特别的习俗是拜年。拜年是一种传统的问候方式,人们会走亲访友,互相道贺和祝福。拜年时,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象征着祝福和财富的传递。此外,春节期间还有许多传统美食,如饺子、年糕等。这些美食有着特殊的寓意,代表着团圆和吉祥。通过这些传统习俗,人们庆祝新年的到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的重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也是人们向月亮祈福的日子。在中秋节当晚,人们会团聚在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品尝月饼和猜灯谜。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之一,有着丰富的口味和形状。除了品尝月饼,人们还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如赏月、猜灯谜等。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在户外或阳台上观赏明亮的月亮,感受月光的美丽和神秘。猜灯谜是一种传统的智力游戏,人们通过猜谜语来娱乐和锻炼思维。通过这些传统习俗,人们表达了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寓意着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总的来说,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文化遗产,代表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习俗不仅是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也是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通过传统习俗,人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根和文化的力量,同时也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传统习俗,将其传递给下一代,让传统文化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发扬光大。

传统习俗作文 篇三

  每次去别人家做客,或者别人来家里做客,我们都很开心,因为又有红包可以收了。

  拿到红包的第一瞬间,我就开始拿捏祝福的标准。如果厚一点,我们祝福的话就多一点;如果薄一点,我们祝福的话就少一两句。尽管这些话是不下意识说的,但红包的厚薄与祝福的话成正比,可是我从多年经验得出的定理哦!

  尽管每次的红包都不一样,但只要收到,我们都是打心底的高兴。这样地收红包多年来我都没觉得什么,只是近几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在客人面前收红包不好意思。我是家里的嫡长子,每年收红包时与弟弟妹妹们站在一起,特别觉得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觉得现在的身高与收红包的年龄不合称,所以每次我领完红包就赶紧躲回房间去。

  最近我读到一篇关于红包来历的文章,知道过年包红包,送孩子是一种祝福的意思,我们接受红包也是一种祝福。大人们在意的只是我们过年过得高不高兴,而我们在意的也是过一个好年,对红包的紧张只是出于童年的天真罢了。从表弟的红包一直都是婶婶收着,生气一段时间后又接着高兴地过年这件事就可以看出。

  我的红包一直由我收着,母亲从不强求帮我收藏。到了今天,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母亲那样做,她是相信我长大了,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务才这么做的。我也想清楚了,过年收红包并不应该为自己的年龄而害羞,祝福别人不也是一件好事?对了,我长大了,过一年又一岁,不必为自己收红包而烦恼,我也可以像以前那样大方利落地接过红包了。

  我的红包依然还在继续增长,或许几年之后,我不能再拿红包了,而是要自己包红包给别人了。那个时候,那些孩子们的表情一定和我拿到属于我的红包一样,幸福而又难掩的喜悦!

传统习俗作文 篇四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端午节这一天,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有些人还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较多。香囊的样子各式各样,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颜色有红的、黄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楼道里,楼道里飘香着粽子的味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我跑到家里,告诉妈妈我也想吃粽子,妈妈不紧不慢的说:“别急,别急,大家等会儿到奶奶家还要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只见奶奶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江米、红枣、花生、箬叶。不等奶奶开口,我就抢着说:“做粽子可简单了!大家把材料准备好,用箬叶一裹再一煮就可以了!”我有点儿得意,心想:奶奶一定无话可说了,我已经把做粽子的全部过程都说了下来,奶奶一定觉得我太聪明了。可奶奶说:“你说得简单,包粽子可有许多讲究呢!”我不相信,包一个小小的粽子能有什么讲究?

  开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奋勇,决定第一个试试。我拿起箬叶,包住江米随便缠了几圈。缠出了个圆不圆、方不方,也不是菱形的东西。我拿出红丝线,心想:奶奶平时给粽子“五花大绑”,真难看,我可以缠一个漂亮一点的嘛!我用线围着粽子绕了两圈,然后系了一个好看的蝴蝶结,太美了!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可我刚一松手,粽子就“散架”了。箬叶一松,江米从里面掉了出来,让我白高兴一场。

  奶奶见了,来给大家做示范。箬叶经奶奶三折两卷就包成了一个粽子。奶奶还教大家包粽子的窍门,大家试了好几次,终于学会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收获可真不小呀!

传统习俗作文 篇五

  圣烛节是法国的宗教节日,也是饕餮者的节日,每年2月2日,法国的母亲们为孩子煎出薄薄的、像太阳一样金光灿灿的鸡蛋饼。当她们抖动煎锅,将饼抛向空中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那饼直接掉到自己嘴里。据说,如果在煎饼时手里握着一枚钱,这一年你就会财运亨通。

  2月2日是圣诞节传统的结束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将马槽搬走。根据宗教礼拜仪式,圣蜡节是圣母玛利亚行洁净礼,也是带初生耶稣到主堂瞻礼(la purification de la Vierge Marie)的节日。

传统习俗作文 篇六

  我家乡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到了,我们福州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捡月光”。

  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传说,曾经有一位将军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福州在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福州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的意思。福州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传统习俗作文【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