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说明文【优秀6篇】

时间:2019-04-01 01:31: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恐龙说明文 篇一

恐龙:古老的巨兽

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一类巨大的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约2.3亿年至约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它们是地球上最为成功的生物之一,经历了约1.7亿年的繁衍和演化,数量众多,种类繁多,体型庞大。

恐龙的体型各异,有的小如鸟,有的大如山。从化石记录来看,恐龙的体重和体型差异非常大。最小的恐龙体长仅有几十厘米,如蜥脚类恐龙的巴斯克龙;而最大的恐龙体长约27米,高度相当于5层楼房,如梁龙。恐龙的身体结构也各异,有的四足行走,有的两足行走,还有的甚至能够飞行。

恐龙的进化历程非常丰富多样。最早出现的恐龙形态与现代鳄鱼相似,生活在陆地和水域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演化出不同的特征,如长脖子、长尾巴和巨大的牙齿等。这些特征使得恐龙在捕食和逃生方面具备了很大的优势。

恐龙的食性也各不相同。有的恐龙是草食性的,如植食性恐龙的雷龙;而有的恐龙则是肉食性的,如食肉恐龙的霸王龙。恐龙之间的食物链关系也非常复杂,有的恐龙是其他恐龙的天敌,有的则是其他恐龙的猎物。

恐龙的灭绝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话题。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的灭绝与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撞击地球有关。这场撞击引发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气候变化,导致了恐龙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灭绝。

尽管恐龙已经灭绝了数百万年,但它们的魅力依然吸引着人们的注意。恐龙的化石被广泛收集和展览,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古老的巨兽。同时,恐龙也成为了文化和娱乐产业的重要元素,出现在电影、游戏和动画片中,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恐龙的存在让我们对地球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们对生物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恐龙的故事将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中,成为了地球历史上最为神秘和壮观的一章。

恐龙说明文 篇二

恐龙:远古的奇迹

恐龙是地球上一类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它们生活在地球上约2.3亿年至约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生物之一。恐龙的出现和消失是地球上生物演化的重要事件,也是地球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恐龙的多样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从化石记录来看,恐龙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数百种不同类型的恐龙,如蜥脚类、兽脚类、甲龙类等。每一种恐龙都有其独特的外形和特征,让人们对其多样性和适应性感到惊叹。

恐龙的体型也是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它们有的体型小巧玲珑,有的则高大威猛。最小的恐龙只有鸟类大小,如侏儒恐龙;而最大的恐龙体长可达30米,如阿根廷巨龙。恐龙的体型巨大而强壮,使得它们在当时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恐龙的生活方式也存在差异。有的恐龙是草食性的,以植物为食,如蜥脚类恐龙;而有的恐龙则是肉食性的,以其他动物为食,如兽脚类恐龙。恐龙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错综复杂,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

然而,尽管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数千万年,它们最终还是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了。科学家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如陨石撞击、火山喷发和气候变化等。无论原因如何,恐龙的消失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为新的生物演化创造了机会。

尽管恐龙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数百万年,但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恐龙化石的发现让人们对地球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恐龙的故事也成为了文化和娱乐产业的重要元素,出现在电影、游戏和博物馆中,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古老而神秘的生物。

恐龙的存在让我们对地球的历史和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们的故事将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中,成为了地球历史上最为壮观和神秘的一章。

恐龙说明文 篇三

  很久很久以前,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颗渺小的行星—地球,但那里生存着一种巨大的史前巨兽,恐龙。

  恐龙占领地球的时间很长,约有1.6亿年之久,从中晚三叠纪一直到白垩纪末。它们生活在大约6500万年前到2亿多年前。

  经过科学家们,古生物学家们以及考古学家们对恐龙的研究,对化石的挖掘,各种恐龙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比如说霸王龙,它有着健壮的后肢和锋利的牙齿,是肉食恐龙中的“霸王”,所以被命名为“霸王龙”。再比方说甲龙,有着超厚的皮,犹如铠甲,所以得名“甲龙”。

  还有两种特殊的植食性恐龙。它们分别是梁龙和剑龙。梁龙可是个“重量级选手”,体重约8吨,相当于4辆小汽车的重量和,体重超过了100个成人的体重和,真惊人!所以,跟它比力气,是几乎不可能赢的。它的脖子长达9米,比我们教师的长还要长很多。而它那条一甩就可以把你摔死的粗壮尾巴,最长的有15米!而剑龙,背上有两排剑似的尖刺,用于威慑敌人,也可以吸收养分。

  可是,恐龙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原来,他们会再机器隐蔽的地方把龙蛋藏起来,像慈母龙一样守护在蛋旁,以免偷蛋龙的偷袭。近几年,我国居然在河南西峡县挖出了一个直径16厘米左右的恐龙蛋化石!普通的中国恐龙蛋化石一般只有10厘米的直径!

  白垩纪末期,一次可怕的生物大灭绝降临了。这使恐龙灭绝了,可不为人知的是灭绝的原因。有很多猜测,如气候变化、火山爆发、电磁扰动、太阳黑子爆发等。不过普遍认为,此次大灭绝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气候变化剧烈、尘埃弥漫,植物、动物没有了适合生存的空气和环境便逐渐灭亡,恐龙就这样灭绝了。

  恐龙,这个神秘的史前生物,让我们继续以科学的方法认识它,探索它!

恐龙说明文 篇四

  恐龙是爬行动物,它和大多数其它爬行动物一样是下蛋的。蛋要保存为化石,显然远比骨骼、牙齿为难,因为蛋壳太脆了,一碰即破,何况还要在岩层里保存六七千万年至今呢!可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部分恐龙蛋到底还是被保存为化石了,并且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报导。因为当时还很稀少,极为珍贵!随后,世界各地相继有所发现,我国则更丰富。据今所知,我国南起广东,北至内蒙,西起新疆,东至浙皖,这样大范围内十几个省份均产恐龙蛋化石。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堪称世界第一。我们不仅有单枚的蛋化石,还有成窝的。有时一窝可多达二三十枚,上、下重叠数层,成同心圆排列,煞是好看!记得早年笔者与我师杨钟健教授漫话恐龙蛋时,他曾提问:成窝的恐龙蛋是一条恐龙一次下的,还是多次累积的?恐龙是站在同心圆中心向外下蛋的,还是站在圈外、转圈向里下蛋的?因无真凭实据,笔者当时交了白卷,未知读者们能否答得上来?

  关于恐龙蛋,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凡产恐龙骨骼化石的地方,往往没有蛋化石或不多。反之,产蛋化石多的地方,往往没有恐龙化石或不多。这是为什么?有人解释说,这些蛋化石都还没破壳,是“坏蛋”,孵不出小恐龙来,所以蛋多龙少。反之,凡孵出了小恐龙的蛋均已破碎,就不可能保存为完整蛋化石了。于是龙多蛋少。自然,这不过只是“一家之言”,孰是孰非,还有待印证。

  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和恐龙足迹(脚印)研究一样,是古脊椎动物学中的一个侧枝。它主要着重于蛋本身形态、构造的探索,而较少涉及这蛋是哪一种恐龙下的。因为蛋和恐龙通常是分别保存为化石或甚至光有蛋而没有恐龙,这就难于确定蛋的属主了。正如你家养了好几只鸡,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你能准确说出某一蛋是哪只鸡下的吗?所以,在古生物学中,蛋化石的属种鉴定自成一系统,不与恐龙的属种一致。我国有关恐龙蛋的研究也自杨钟健教授始。他根据蛋化石的外形构造订了长形蛋、圆形蛋、粗皮蛋等好几个属种,只在论文的后部,讨论了某蛋可能是某种恐龙下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恐龙蛋的研究也进而“由表及里”。学者不仅注意蛋的外部构造,通过磨片、显微照像等技术,观察蛋皮各层次的细微结构。发现不同的蛋化石,具有不同的蛋皮构造,说明它们系不同恐龙所下。更有意义的是,根据蛋皮各层次厚薄及其显微结构的变化,可探讨不同蛋化石对当时环境的适应程度和孵化成功率的高低,进而阐明恐龙种族的衰退和绝灭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不断有恐龙蛋的新发现,特别是河南西峡县,据最近报道,竟出产上万枚恐龙蛋化石,实属“世界奇观”!更教人振奋的是,据说,我国生命科学学者从一枚破损的恐龙蛋中,获得了恐龙的遗传基因片段DNA。消息一传开,各报刊大为宣扬,成为当时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人把它的重要性与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媲美,有人企望复制出恐龙来!但是,也有人怀疑,这DNA果真是这枚蛋里的吗?蛋既已破裂,难保会被别的生物“污染”!究竟结果如何?科学定能给我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恐龙说明文 篇五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时突然消失,成为地球生物化进行史上的一个谜,至今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匀被记录在化石之中。

  恐龙的种类很多,如凶猛的霸王龙。霸王龙有坚长的牙齿—,但他的手却只有30到40厘米。也有体型最大的易碎双腔龙。易碎双腔龙,可超过50米。而最小的鸟蜂鸟,还不到十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猛的肉食者。天府峨眉龙约20米。他是生活在1.65亿年前的四川地带。李氏蜀龙9.3米,身穿绿甲。白贡永川龙8米。劳氏灵龙1.2米。恐龙的种类真是无穷无尽。

  中生代地层中,即曾发现很多龙的化石,却看不到非鸟龙的化石,由此推断出恐龙是鸟类的祖先,所以鸟属于恐龙。

  在形体上,在温馨的恐龙时代,即使是最小的蜥蜴恐龙也要比任何动物大。

  在8000万年前。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猛的肉食者也有杂恐龙。总而言之,恐龙统治了地球大约8000万年。

恐龙说明文 篇六

  现在世界上的霸主是人类,但在6500万年前,人类还未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种庞然大物将地球统治了一亿多年,那就是恐龙。

  恐龙大致分为两类:蜥角类与兽脚类。蜥脚类为植食性恐龙,一般体型庞大,拥有自卫的方式,植食性恐龙中也有许多创造了世界奇迹,如“易碎双腔龙最大个体长达60到80米,重达220吨,约为两个蓝鲸的大小,接下来介绍蜥脚类恐龙的“死对头”兽脚类恐龙。兽脚类恐龙多为肉食性的,性情凶猛残暴,有的单独行动,有的则集体作战。

  说了这么多,那恐龙长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目前似乎还没有答案,这么说有人就会抗议了,那电影中的恐龙长啥样,以前的恐龙就长啥样,不对吗?对不起,电影中只复原了骨骼和皮肤,没有复原软组织,那为什么不复原呢?因为几千万年过去了,恐龙的软组织也早已消失,所以我个人猜测恐龙的外貌,再加上羽毛,脂肪等各种软组织可能像极了一只肉乎乎的金刚鹦鹉。

  恐龙曾在地球上那么厉害,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呢?目前靠谱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气侯的变化使恐龙灭绝,一种是陨石撞击使恐龙灭绝。陨石撞击假说大家已经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当然,这也是最可靠的假说,所以我打算仔细说说气候变迁,恐龙早已在地球上存活了一亿多年,早就被中生代二氧化碳含量极高的大气适应了,但是6500万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突然降低,使恐龙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的症状,最终陨石在对恐龙又“插了一刀”,使恐龙灭绝。

  我想,一个物种灭绝,又一个物种诞生,这才是自然平衡的道理吧!

恐龙说明文【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