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习俗——庙会作文800字(优质6篇)

时间:2012-09-08 06:22: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家乡习俗——庙会作文800字 篇一

家乡习俗——庙会

我来自一个乡村,每年春节期间,我们村庄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庙会。庙会是我家乡的传统习俗,也是我们村民团结友爱的象征。

庙会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五举行,整个村庄都会沸腾起来。这天早上,村民们穿着节日盛装,纷纷赶往庙会的会场。会场上布置得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灯笼和彩旗。人们争相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有水果、蔬菜、肉类,还有各种年糕和糖果。小摊位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小玩意,孩子们纷纷涌向这些摊位,迫不及待地想要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除了购物,庙会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最受欢迎的就是舞狮表演和杂技表演。舞狮表演是我们村庄的特色,每年都会有几个舞狮队伍来到庙会上表演。他们身着狮子装扮,手持花灯,跳跃、翻滚,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惊喜。而杂技表演则更加刺激和惊险,有高空走钢丝、飞车表演等等,每次表演都能吸引大批观众围观。

庙会上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我们村庄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神庙,每年的庙会上,村民们都会聚集在神庙前,烧香祭拜神明。大家虔诚地向神明祈福,祈求来年平安吉祥,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庙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燃放烟花。在农村,烟花是庆祝节日的必备品,也是展示村庄繁荣和喜庆气氛的重要方式。庙会结束前,所有的村民都会聚集在一起,点燃烟花,燃放出五彩斑斓的烟花,空中绽放出美丽的花火,瞬间点亮了整个夜空。

庙会是我们村庄的传统习俗,也是我们村民团结友爱的象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相互帮助,分享快乐,共同庆祝节日。庙会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让我们的乡村更加繁荣和美丽。

家乡习俗——庙会作文800字 篇二

家乡习俗——庙会

我来自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每年春节期间,我们城市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庙会。庙会是我家乡的传统习俗,也是我们市民欢庆新年的重要活动。

庙会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五举行,整个城市都会沸腾起来。这天早上,市民们早早起床,纷纷赶往庙会的会场。会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小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衣服、饰品、玩具等等。人们争相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给家人和朋友带去祝福和好运。

除了购物,庙会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最受欢迎的是舞狮表演和民间歌舞表演。舞狮表演是我家乡的特色,每年都会有几个舞狮队伍来到庙会上表演。他们身着狮子装扮,手持花灯,翻滚、跳跃,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惊喜。而民间歌舞表演则更加多样化,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等,每次表演都能吸引大批观众围观。

庙会上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我们城市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每年的庙会上,市民们都会聚集在庙宇前,烧香祭拜神明。大家虔诚地向神明祈福,祈求来年平安吉祥,事事顺利。

庙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燃放烟花。在我家乡,烟花是庆祝节日的必备品,也是展示城市繁荣和喜庆气氛的重要方式。庙会结束前,所有的市民都会聚集在一起,点燃烟花,燃放出五彩斑斓的烟花,空中绽放出美丽的花火,瞬间点亮了整个夜空。

庙会是我们城市的传统习俗,也是我们市民欢庆新年的重要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和家人、朋友一起欢庆节日,分享快乐,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庙会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繁荣和美丽。

家乡习俗——庙会作文800字 篇三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邢台市开发区留村乡青界村,每年农历二月十八是我们村一年一度的庙会,每年的庙会算下来大概要2~3天,会前两天便开始搭起戏台唱戏了,会当天过去后第二天还会有“会尾巴”,大街上仍有摆摊卖东西的,当天没顾上来走亲戚的人仍然可以来串亲戚吃大锅菜。过会是小时候我最向往的活动,没有之一。

  上小学时,学校每年还会在过会的那一天专门放假一天,那真是开心玩耍的好时光。过会时村里会在大队院里搭个棚子,叫做“醮棚”,用来盛放神像和摆放供品,大概在二月十六下午就搭好了,二月十七那天,大队院里就会热闹起来,上午会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叫“请神”,就是把各方神灵的神位和神像请到醮棚里,请神完毕后人们争相把贡品放到神案前,烧香祭拜,香烟缭绕,好不热闹,虽然是封建迷信,但可能也是老一代人的某种心灵寄托吧。晚上,戏班子在广场上唱戏,锣鼓笙箫,生旦净末,吸引了好多的老爷爷和老奶奶看戏,我们则在台前台后不知所以的钻来钻去。以前还会放烟花,但这几年因为环保需求,绚烂的烟花看不到了,但大家都能理解。这些庆祝活动一直会进行到深夜。

  二月十八那天是正式的日子,一夜激动的我早早的起床,去街上看小摊摆了多少,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到了半晌,我会和爷爷奶奶会上看看,这时也有各种社火表演,广场舞、舞龙舞狮、踩高跷、武术表演、抬黄杠等等。看完这些,就要回家准备迎亲友了,家里总会提前准备几桌酒菜,等着亲友来做客,满屋子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等吃完午饭时,街上就更热闹了,到处人来人往,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可谓“车毂及,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啊。我也拿上爷爷奶奶给的零花钱就去街上耍去了,弄个小零食,淘个小玩具,乐此不疲。那些摊贩很晚才收摊,你可能认为这就结束了,不,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送神,大半个村的人都会参与,颇有仪式感。

  百度上讲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中国集市贸易之一,形成与发展和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相关节日或规定的日期内举行,多设在庙门及寺庙附近。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大江南北都有,如鲁迅的五猖会,历史上讲的开封大相国寺庙会

  小村里的庙会比不了城市的大商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可能不再需要在庙会上买什么东西,因为上学我也再也赶不了家里的庙会,但我还是难忘我们村的二月十八过会。

家乡习俗——庙会作文800字 篇四

  一年有许多个节日,而我最喜欢的是家乡桂林的春节和三月三歌节。

  每当过年时,家家户户都飘着年味,处处张灯结彩。桂林过年时的习惯与其他地方虽然大致相同,但也有让我感到格外新鲜的,就比如在年三十晚要养一条鲤鱼,寓意“年年有余”。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比如逛庙会,在桂林有一个叫做庵堂庙的寺庙。但这庙会是彻彻底底的逛庙,不论是庙宇里还是庙宇外,都没有小贩摆摊卖东西。庵堂庙平日每月初一和十五才开张,庙宇里还有斋饭,可以求签拜佛。每逢庙宇开张,信佛之人就一批一批的涌进庙里,求签的求签,问卦的问卦,好不热闹!

  对于我来说,吸引力最大的还是桂林过年时的食品。

  每到春节时期,家家户户都会摆上水糍粑,松糕和汤圆。我最喜欢的是汤圆。桂林汤圆与众不同, 其个体稍小, 用上好糯米磨浆, 压干成粉, 再和成团做皮, 以桂林特产桂花糖或麻蓉、椰蓉、豆蓉等做馅制成。煮汤圆可用黄糖或冰糖, 也可配以糯米甜酒或鸡蛋。这样, 汤圆滑爽、营养丰富, 是小吃中的名品。我喜欢吃汤圆不仅是因为它用料精细,做工仔细,还因为它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的寓意。

  除了春节特有的食品,风景,我还爱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广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桂林当然也不例外,在桂林还有一个以刘三姐命名的歌舞团呢。这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培养情趣,还可以锻炼智力,当地人都爱参加这个活动。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我爱我的家乡,也爱家乡的节日。如果不是有那些特别的节日习俗点缀了我在家乡的日子,我也不会有如此快乐的回忆!

家乡习俗——庙会作文800字 篇五

  虽然我们家乡平时并不热闹,但除夕那天还是跟平时完全不一样的。

  “嘶嘶,嘶嘶”锅里的菜不停的响着,厨房里冒出了一缕一缕的轻烟;“哈哈,哈哈”亲戚们不停的说笑着,客厅里发出欢乐的聊天声;“哗哗,哗哗”外面热闹极了,院子外传来一阵阵欢乐的气息一没错,这就是除夕夜。

  看!大人们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有烧饭的,有贴春联的,有挂灯笼的,有聊天的,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这样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一大桌美食展现在大家的面前。随着一声“年夜饭开吃喽”,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都坐到了餐椅上,左手端碗,右手持筷,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你看!我弟弟一做到桌上,就手舞足蹈了起来,似乎在说:“我要吃,我要吃!”大人们也不例外,说说笑笑,聊着今年的喜事。菜可真丰盛啊有土豆,有清蒸虾,有黄焖鸡,有腊肉炒竹笋,有剁椒鱼头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剁椒鱼头”了,因为它的肉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肉特别的嫩,就连汤汁都很下饭的呢!

  今天的菜真好吃,吃的我都快走不动了。晚饭过后,所有人急急忙忙的去洗漱,因为“春节晚会”马上就开始了。

  看春晚了,我们一家人围在沙发边,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春晚节目可丰富了小品、舞蹈、合唱、魔术、相声电视上的节目,你想得到的有,想不到的也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小品了,如果你问我喜欢哪部小品,我当然最喜欢“婆婆妈妈”的这个小品了,因为它不仅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纯真”,还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和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了理解对方,友爱对方。

  好不容易等到十二点,开始倒计时了“三!二!一!”十二点一到,新的一年也就到了。

  我们大家早已做好了准备,只见烟花排排立着。随着倒计时。我手持打火机,瞄准引线,倒计时一结束,我们就点燃了它们。在我们点燃他们的同时,窗户外面也是一片灯火通宵、悬灯结彩,随即鞭炮声震耳欲聋,无数排烟花陆续射入空中,无数的人在为新年欢呼。与此同时,无数的新年希望也在中国上空绽放!

  过除夕,要过就是过它的快乐,过它的意义,过它的幸福。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除夕!

家乡习俗——庙会作文800字 篇六

  祭祖,是清明节中客家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个仪式通过烧香三拜来纪念已经逝去的亲人。

  清明节的早上,我还在睡梦中,被一阵阵声音吵醒,有叫喊声,有欢笑声,有狗吠声。起床洗漱过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忙着祭祖的准备,有拿着香前往祠堂的,有搬着大批红鞭炮到祠堂外的平地的。我也像往年一样帮着爸爸妈妈搬着鸡、鸭和酒到失去的亲人前面。爷爷奶奶也已经准备好了祭祖的工作,先祭拜上天,再祭拜菩萨,差不多经过两个多小时,转眼间已经到了七点半。我们匆匆忙忙吃完早餐,我和妈妈前往祠堂,等候族人们的到来。

  八点整的时候,族人们陆陆续续的到来了,见面后,大家互相问候,寒暄。年长的长辈们抱抱这个小孩,摸摸那个小孩的头,所有的小孩都浸在了收利是的海洋里,个个都笑逐颜开。在外工作的人都说些吉祥祝福的话语;握着长辈的手嘘寒问暖,祝福老人;同辈们见面后,相互问候,过去一年的状况,并祝福来年好兆头。

  八点四十分整,经过了长时间的祝福,族里年老而又德望的老人,大喊一声准备祭祖,青壮年们点燃大烛大香,将点燃的大香恭敬地交给族老们,媳妇们将几大把小香点燃后,分别交给每一个人。族老们站在第一排,下一辈的男丁站在第二、三排,孙辈的男丁站在第四、五排,后边站着的便是媳妇们和女儿们。八点四十五分整,其中一位年老而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声喊道:“大年三十,祭祖开始,一上香,再上香,三上

  香。”三旬上香后,族老们上酒上茶,媳妇们收回大小香插到香鼎上。接着,媳妇们和女辈们忙着烧纸钱给祖宗,妈妈立刻把我叫到跟前说:“儿子,去烧纸钱的火堆旁烤烤,把一年中身上的污渍烤掉。”青壮年们捧着几十盒鞭炮到祠堂平地挂好,等到纸钱烧完后,大伙们就接连着几十盒鞭炮陆续点燃,噼噼啪啪震天响,那仗势犹如排山倒海,气贯如虹。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的喜庆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期待着来年的好年景,好收成。

  隆重而传统的祭拜仪式,寄托着人们对祖宗的挂念和感恩,通过这次祭祖仪式让我领悟了客家人的勤劳、团结和互助。

家乡习俗——庙会作文800字(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