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优质3篇)

时间:2013-08-09 06:29: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篇一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广受尊敬的人物,他被誉为仁德之君,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创始人。然而,作为刘备的儿子和继承者的刘禅,却被后人戏称为“阿斗”,形容他软弱无能,不适合担任国家的重任。那么,刘禅为何会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呢?

首先,刘禅在性格和能力上的不足是其被称为阿斗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其父亲刘备相比,刘禅显得软弱无力,缺乏果断和决断力。在面对重大决策时,他常常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和胆识。这样的性格特点使得他难以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也难以获得部下和官员的支持与信任。因此,他被认为是无法承担起国家大事的人。

其次,刘禅在政治方面的表现也引发了人们对他的批评。作为蜀国的君主,刘禅应该担负起维护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的责任。然而,刘禅却过分依赖他的宠臣和亲信,而忽视了其他有才干的官员和军事将领的建议和贡献。这种狭隘的政治圈子导致了政治决策的片面性和不完善性,进一步削弱了蜀国的实力和影响力。这也是刘禅被冠以扶不起的阿斗的原因之一。

此外,刘禅在处理家族事务上的不当行为也为人所诟病。他过分纵容他的妻妾和亲属,给他们特权和权力,而忽视了其他官员和民众的权益。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政治的公正和公平,也给国家带来了内部的不稳定因素。这样的行为使得刘禅被视为一个无能和不负责任的君主,进一步加深了他被称为阿斗的印象。

总而言之,刘禅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并非没有原因。他的性格和能力上的不足,政治上的失误以及处理家族事务的不当行为,都使得他无法担当起国家的重任。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刘禅作为一个年轻的君主,面临了诸多艰难的局面和挑战。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公正,不仅看到他的不足,也应该认识到他的努力和付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本质。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篇三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导语:刘禅,小名阿斗。据传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的小名叫做“阿斗”。后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一词形容庸碌无能的人。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刘禅简介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孝怀皇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之后,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历史典故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袆、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到蒋琬、费袆死去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

  到了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走的走了。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郃(音xì)正和刘通两个人。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郃正指点。平时、刘禅根本没把郃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觉得郃正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话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郃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郃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郃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想起郃正的话,就把郃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

  “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

  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