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毛遂自荐「」(优选3篇)

时间:2016-04-03 02:33: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历史典故:毛遂自荐「」 篇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毛遂自荐是一个著名的典故。据传说,毛遂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普通老百姓,他虽然没有什么出众的才华和背景,但却有一颗报国救民的赤诚之心。有一天,毛遂听说了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危机,于是毅然决定前去投奔当时的楚国国君,自荐为国家效力。

毛遂自荐的故事让人们深受感动,因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普通人也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只要有足够的信念和勇气。毛遂的自荐激励了许多后人,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德的象征之一。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国家的脊梁,只要肩负起责任,发挥自己的力量。毛遂自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让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中也能拥有一颗报国救民的赤诚之心,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

历史典故:毛遂自荐「」 篇二

毛遂自荐这个典故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其精神却一直在激励着人们。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启示。毛遂虽然简朴朴素,但他的一颗赤诚之心却让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自荐行为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平凡而气馁,只要有信念和勇气,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有价值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该学习毛遂的精神,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以毛遂为榜样,努力奋斗,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应该有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社会才能更加繁荣发展。让我们以毛遂为榜样,努力奋斗,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历史典故:毛遂自荐「」 篇三

历史典故:毛遂自荐「精选」

  导语: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历史典故毛遂自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历史典故:毛遂自荐

  [拼音]máo suí zì jiàn

  [释义]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典故]

  白起打败了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后,又亲自率领大队人马,要围攻邯郸.赵孝成王、平原君和大臣们惊惶失措,一点主意都没有了.正巧燕国的大夫苏代(苏秦的兄弟)愿意帮助赵国.他自告奋勇地去见范睢.范睢一来怕白起势力太大,不容易管得住,二来几次打仗,秦国的兵马也死伤不少,需要调整,他就叫韩国和赵国割让几座城,答应他们讲和.秦昭襄王全同意,吩咐白起撤兵回国.后来秦王想叫白起再去攻打赵国,白起不服.秦昭襄王就革了他的官职,送他一把剑让他自杀了.然后命王统领二十万大军,把邯郸围困了快半年,还是打不下来.秦王又命郑安平带五万精兵去增援.

  赵孝成王慌了,急忙请平原君去楚国讨救兵.平原君打算带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同到楚国去.可是这些人,文是文的,武是武的,要文武全才真不易找.平原君挑来挑去,对付着挑了十九个人.

  平原君叹息道:“我费了几十年工夫,养了三千多人,如今连二十个人都挑不出来.”

  忽然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起来,自己推荐自己说:“不知道我能不能来凑个数?”

  平原君笑着说:“你叫什么名字?”

  他说:“我叫毛遂,大梁(魏国的国都)人,到这儿三年了.”

  平原君冷笑一声,说:“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锥子搁在兜儿里,它的尖儿很快就露出来了.可是先生在我这儿三年了,我就没见你露过一回面.”

  毛遂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了这把锥子.您要是早点把它搁在兜儿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单单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

  平原君佩服他的胆子和口才,就拿他凑上二十人的数.当天辞别了赵王,上楚国陈都(今河南淮阳)去了.

  平原君跟楚考烈王在朝堂上讨论着合纵抗秦的大事,毛遂和其他十九个人站在台阶下等着.平原君把嘴都说得冒了白沫子,楚考烈王说什么也不同意抵抗秦国.他说:“合纵抗秦是贵国提出来的,可是没有什么好处.苏秦当了纵约长,给张仪破坏了;我们的怀王当了纵约长,下场是死在秦国;齐王也想当纵约长,反倒给诸侯杀了.各国诸侯就只能自顾自,谁要打算联合抗秦,谁就先倒霉.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平原君说:“以前的合纵抗秦也确实有用处.苏秦当了纵约长的时候,六国结为兄弟.自从洹水之会以后,秦国的军队就不敢跑出函谷关来.后来楚怀王上了张仪的当,想去攻打齐国,就这么给秦国钻了空子.这可不是合纵的'毛病.齐王呢,借着合纵的名义打算并吞天下,惹得各国诸侯跟他翻了脸.这也不是合纵的失策.”

  可是,平原君好说歹说,嘴皮子都说干了,楚考烈王就是愁眉苦脸地不敢答应平原君.突然,楚考烈王瞧见一个人拿着宝剑上了台阶,跑到他跟前,嚷着说:“合纵不合纵,只要一句话就行了.怎么从早晨说到这会儿,太阳都直了,还没说停当!”

  楚考烈王很不乐意地问平原君:“他是谁?”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考烈王骂毛遂说:“咄(duō)!我跟你主人商议国家大事,你来多什么嘴?还不滚下去!”

  毛遂拿着宝剑又往前走了一步,说:“合纵抗秦是天下大事.天下大事天下人都有说话的份儿!这怎么叫多嘴呢?”楚考烈王见他跑上来,害怕了,又听他说出来的话挺有劲儿,他只好像斗败了的公鸡似的收起翎毛来,换了副笑脸对他说:“先生有什么高见,请说吧.”

  毛遂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甲兵,原来就是个大国.自从楚庄王以来,一直做着霸主.以前的历史够多么光彩!没想到秦国一起来,楚国连着打败仗.堂堂的国王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敌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紧接着又来了个白起,把楚国的国都郢都夺了去,改成了秦国的南郡,逼得大王迁都到这儿.这种仇恨,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也忘不了哇!把这么天大的仇恨说给小孩子听,他们也会难受,难道大王倒不想报仇吗?今天平原君来跟大王商议抗秦的大事,也是为了楚国,哪儿单是为了赵国呢!”这段话一句句就像锥子似的扎在楚考烈王的心坎上.他不由得脸红了,连着说:“是!是!”

  毛遂又叮了一句,说:“大王决定了吗?”

  楚考烈王说:“决定了.”毛遂当时就叫人拿上鸡血、狗血、马血来.他捧着盛血的铜盘子,跪在楚考烈王跟前,说:“大王做合纵的纵约长,请先歃血.”

  楚考烈王和平原君就当场歃血为盟.平原君和那十九个门客全都佩服这把锥子的尖锐劲儿.

  公元前258年,楚考烈王派春申君黄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同时,魏安僖王也派晋鄙为大将,率领十万大军,共同去救赵国.

历史典故:毛遂自荐「」(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