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经典3篇)

时间:2015-02-02 08:15: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 篇一

三月三,春暖花开,是广西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他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新春的到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就是打“三月三”。

打“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民间传统的祭祀活动。在这一天,人们会在村庄中心或广场上搭起一个特制的木架,架上挂有五彩缤纷的绸带。参与活动的人们身穿节日盛装,手持绸带,围着木架跳起欢快的舞蹈,手舞足蹈,翩翩起舞,场面热闹非凡。在音乐的伴奏下,人们载歌载舞,欢度这个美好的节日。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也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习俗之一。

除了打“三月三”,在这一天,壮族人民还会进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会在祠堂内摆放供品,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平安健康。祭祀活动中,人们还会进行传统的祈福仪式,祈求来年平安顺遂,家庭幸福美满。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人们不仅庆祝新春的到来,也传承和弘扬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人们共同欢庆,共同祈福,展现出了壮族人民团结友爱、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 篇二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新春的到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在这一天,人们会在河流或湖泊中划龙舟比赛,龙舟上面装饰着五彩缤纷的绸带和彩旗,龙头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参与比赛的队伍身穿统一的服装,齐心协力,划动双桨,奋力向前,争夺比赛的胜利。观众们在岸上观看比赛,为选手们加油助威,场面热闹非凡。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也是一种民族自豪和团结友爱的象征,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习俗之一。

除了赛龙舟,在这一天,壮族人民还会进行各种庙会和民间表演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人们会在村庄中心或广场上搭起舞台,表演传统的舞蹈、歌曲和戏剧,展示壮族民俗文化的魅力。在庙会上,人们还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壮族美食,购买到各种手工艺品,体验到浓厚的民族风情。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旅游项目。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人们不仅庆祝新春的到来,也传承和弘扬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人们共同欢庆,共同祈福,展现出了壮族人民团结友爱、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 篇三

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壮族

  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花炮节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侗族三月三,节期为五天。每逢农历三月初一,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

  初二,姑娘们相邀到河边捞鱼抓虾,并与小伙子们在坡上备办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们精心打扮后,提上精巧的竹篮,到菜园采来满监葱蒜,在泉边用水洗净。她们排成一字长龙,站在水边小路上,羞涩地挥动篮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张望,等待情郎讨取。此时山坡上早已站满了人,里边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后生讨走了篮子。一群穿着整洁青布对襟上衣的`小伙子,在人们善意的哄笑中,一个跟一个地走上水边小路。这时,小伙子们当众向意中人讨篮,得到者会迎来一阵"噢噢"的赞叹声,小伙子可与姑娘悄声约定还篮时间。讨不到篮子的小伙子会招来围观者"嘘嘘"的嘲讽声,而后在寨旁山坡上对歌,以歌声继续寻觅知音,一直唱到天亮。这天中午,人们集中在寨中心的场地上欢歌狂舞。

  三月初四还要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初五下午要为前来观看的邻近村寨的客人举行欢送仪式。

  会男女

  三月三上巳节中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即“会男女”。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如壮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低佬族、舍族等民族中,三月三是一个传统节日。

  这一天,壮族同胞都赶歌坪,搭歌棚,举办歌会,让青年男女们对歌、碰鸡蛋、抛绣球、谈情说爱。侗族同胞抢花炮、斗牛、斗鸟、对歌、踩堂。布依族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色糯米饭,各寨三四日内不相往来。瑶族也以三月三为歌节,除唱序歌、散歌外,还唱诉苦歌和谢仙歌。但很少唱情歌。舍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三月三、踏沙滩

  在象山石浦镇流传着三月三踏沙滩的习俗。相传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逐渐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殖。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及至如今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体育、渔业竞技项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杂技节目为陪衬的活动。

广西壮族三月三习俗(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