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门观后感100字(精简3篇)

时间:2012-07-07 02:33: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郑义门观后感100字 篇一

郑义门观是我第一次来到郑州时参观的景点之一,这座古老而庄重的城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站在郑义门前,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

郑义门建于明朝,是郑州城的南门,也是历史上的重要通道之一。门楼高耸,气势雄伟。门上刻有“郑义门”三个大字,字体挺拔,显得庄重而威严。门楼两旁是石雕的狮子,它们张牙舞爪,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威严和神圣的感觉。

进入郑义门,我看到了一片宽广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高大的石像,正是郑成功的塑像。他面向南方,手持宝剑,神情坚毅,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站在石像前,我感受到了郑成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除了石像,广场上还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郑义门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事件的文字介绍。通过阅读石碑上的内容,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郑义门的历史和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郑义门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座城门,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站在郑义门前,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郑义门观后感100字 篇二

郑义门观是我来到郑州后参观的第一个景点,这座古老的城门给我带来了很多的震撼和思考。郑义门不仅是一座城门,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郑义门建于明朝,是郑州城的南门,也是历史上的重要通道之一。门楼高大,气势雄伟,给人一种庄重和威严的感觉。门上刻有“郑义门”三个大字,字体挺拔,显得庄重而美观。门楼两旁是石雕的狮子,它们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城门。

进入郑义门,我看到了一片宽广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高大的石像,正是郑成功的塑像。他面向南方,手持宝剑,神情坚毅,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站在石像前,我感受到了郑成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除了石像,广场上还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郑义门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事件的文字介绍。通过阅读石碑上的内容,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郑义门的历史和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郑义门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座城门,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站在郑义门前,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相信,只有牢记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郑义门观后感100字 篇三

郑义门观后感100字

  郑义门该片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2个生动故事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

郑义门观后感100字

。下面是郑义门观后感100字 范文,欢迎阅读!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一: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郑氏家族世代繁衍的集中地,郑氏的传世故事在当地有口皆碑。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动画片《郑义门》形成《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等剧集,一幅幅孝廉文化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致力为公》篇,讲述了当粮长的郑濂,不卖人情、不受贿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编制税赋籍册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郑家的规矩”,是“郑义门”的精神支柱——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这部经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为郑氏族人历世承袭的行事“密码”。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

  《郑义门》动画形象深入人心,用简易的形式将廉洁奉公的郑义门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通过这一系列动画的观看,我们于精神层面深受影响。愿秉承郑义门精神,挺起我民族的脊梁。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

资料共享平台

《郑义门观后感100字》()。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国的人文学者和江南人家中,郑义门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年。它十五世合族同居的奥秘,它被宋、元、明三代正史所传颂的荣光,以及它那部传世家规《郑氏规范》中所蕴藏的“学问”,都被归置在研究者的案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在一个江南雨后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矗立于浦江之畔的郑氏宗祠。这是一座别有韵味的古式建筑。有记载说它“石柱林立,横梁盈抱”,有亲历者赞其“庭院幽深,别有洞天”,看来这些都并非浮夸之词。移步室内,眼前的一幕幕是如此亲切!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为郑家家谱题写“郑氏家宝”的故事,在导游的娓娓讲述下似乎就发生在不久之前;那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就是他写下了我们早在初中就熟读的文言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作为郑氏家族的朋友和恩师,正是在他的参与和修订下促成了《郑氏规范》的最终成熟;那个我们感佩不已的一代大儒方孝孺,作为郑氏私塾东明书院培育的英才,他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楹联“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就静静地悬挂在祠堂的旁柱上……

更多观后感范文:

1.郑义门观后感

2.郑义门观后感400

3.郑义门动漫观后感

4.郑义门观后感5篇

5.郑义门观后感2000字

6.郑义门观后感【小学生】

7.郑义门观后感300字三篇

8.郑义门观后感2016【优秀】

9.2016郑义门观后感300字范文

郑义门观后感100字(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