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美术馆的观后感(实用6篇)

时间:2013-07-04 04:13: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参观美术馆的观后感 篇一

近日有幸参观了一次当地的美术馆,对于这次的观展经历,我深感震撼和启迪。美术馆是一个展现艺术作品的场所,而艺术作品则是艺术家灵魂的延伸,通过观赏这些作品,我不仅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还对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表达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美术馆里,我首先被展览的规划和布置所吸引。每一幅作品都被精心挑选和安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展览主题。展览主题的选择和组织方式,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美术馆内的灯光和环境也非常重要,它们为作品提供了最佳的展示条件,让观众能够更加专注地欣赏和体验艺术。

在美术馆的展厅里,我一幅幅细细品味着每一幅作品。艺术作品的多样性让我感到无比惊叹。有的作品通过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展现出鲜明的个性和情感;有的作品通过线条的组合和形式的塑造,表达出独特的观点和主题;还有的作品通过材料和媒介的选择,展示出不同的艺术实验和创新。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每一位艺术家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这使得整个观展过程充满了惊喜和探索。

通过观赏这些作品,我还对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表达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艺术家们通过作品传达出自己对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观察。他们通过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视角。有的作品表达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有的作品探索人类情感和心灵的迷茫;还有的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通过观赏这些作品,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表达的多样性,也对艺术的社会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观美术馆的观后感 篇二

参观美术馆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在这个美丽的空间里,艺术家们通过作品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在这次观展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对艺术的力量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美术馆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独特的氛围和体验。进入美术馆的瞬间,我仿佛进入了一个与外界完全不同的空间。安静、宽敞的展厅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使我能够更好地专注于作品的欣赏。此外,美术馆内的布局和陈列方式也非常重要。作品之间的距离和相互关系,以及作品与展览主题之间的呼应,都给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观赏体验。

其次,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家灵魂的延伸,通过作品,艺术家们与观众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内涵,通过色彩、线条、形式等艺术元素的运用,艺术家们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观赏这些作品,我仿佛进入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他们对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观察。

最后,参观美术馆也是一种对艺术教育的补充和提升。通过观赏作品,我学到了很多艺术的知识和技巧。我学会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这些知识和经验会在我以后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我更加懂得欣赏艺术和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总之,参观美术馆是一次富有意义和启发的经历。通过观赏作品,我不仅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还对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表达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相信,通过这次观展,我将对艺术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热爱,并将继续探索艺术的无尽魅力。

参观美术馆的观后感 篇三

  这几天天气很好,既不下雨也没太阳。真是天公作美,是个合适出游的好日子。

  今天,去了位于灯市口西四街的中国美术馆。该馆是个中国式的建筑,有五层楼。我们先从一楼展厅看起,一楼展厅今天展出的是专题作品——已故画家李瑞年100周年诞辰画作展。我对美术不在行,也就看个热闹。我不喜欢李老先生的作品,太暮气了,他的作品好像缺乏灵动之气,我是外行,也许这么说失敬了,我们一行4人都是这个观点,当然我们都是外行。从他的展厅出来再转到另一个专题作品——五龙山艺术作品展。眼前突然一亮,迎面扑来一股朝气锐气,明亮的色彩,熟悉的现代生活气息,让刚才有些压抑的心情得到了放松,这些画家的作品我觉得不错,尤其是那些先锋作品,好在哪我说不出,但让我留下了印象。

  一楼展厅今天居然还有广西北海画家们的作品展——北部湾风情。这些北部湾才子们的画很有生活气息,但作品比较直白,看不出有什么层次和意境,看时是挺好看挺热闹的的,过后没什么印象,有点像陆麒任他们作曲专业的同学的作品音乐会,听的时候觉得还行,弦管齐鸣,热闹得不行,但没有音乐记忆点,无法回味。

  三楼是澳大利亚土著文化展,纯属蒙事儿,什么破玩意也敢拿来泱泱大国嗮,孔夫子门前卖文章,不提也罢。

  五楼是今天最值得看的重点,华彩。——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展。吴老先生刚去世不久,他把他的作品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各个美术馆。人品真是让人高山仰止。

  我再外行,也看得出大师就是大师,不是浪得虚名!!!吴冠中先生的画作与我们在一楼看的作品的显然不在一个档次,无论是构图布局,色彩的应用还是意境,都是不着痕迹非常自然,让人觉得舒服。看他的作品想起一句话:没有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

  艺术是相通的,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色彩,线条等艺术形象,完全可以体现在音乐作品中。作曲家或演奏家应该让人们在他的作品或演奏中感受到音乐色彩的变化,,能让听众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这样你的作品或演奏才算成功!如果人家都不知道你在干嘛,你能说你的音乐是成功的吗?要做到这点,你自己的心中首先得有画面感,自己都感动不了自己,怎么可能感动听众呢?朗朗为什么会成功,我觉得就是他的演奏有鲜明的音乐形象,他能让听众明白他在干什么,能与听众交流并带他们进入音乐中一起悲欢离合。朗朗就是这样一个能在东方与西方,音乐家与民众间搭建了一座桥,所以他成功了!

参观美术馆的观后感 篇四

  在春雨的抚摸后,空气更加清新,万物更加富有生机。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随着父母来到了美术馆门口,准备参观美术馆。

  我们随着人群排起了长队,而我的心情也十分激动,每当想到我马上就能看到世界著名画家的作品时,就恨不得希望时间能过得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我又看了看别人,他们也与我一样,把心情“挂”在了脸上。

  很快,我们便进入了展厅。虽然展厅里人山人海,但是秩序却井然有序。所有人都在与画中的人物交换眼神。我也来到了一幅油画前,来欣赏它。

  这是一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油画。可当我走近了它,仿佛身临其境:在烈日的照射下,有一片土地,已经干得不能再干了。“人”字形的裂痕到处都是。这时,太阳并不像人们赞颂的那样温柔、可爱,而是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在不断地搜索着食物。就是在这没有一点儿水的情况下,奇迹发生了!一丝绿色竟然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这是一颗嫩绿的小苗,它的枝叶翠绿欲流,好像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吐露出来……

  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我的心就像在一万只鼓同时响起,完完全全地被震撼了!这一幅平凡的画在我心中确是伟大的。它让我突然明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它没有放弃对生命的希望,而是顽强、不屈服,为了生命的重生,它在不断地努力着。

  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蓬勃向上生命。但是,我还看到它在地下的痛苦和挣扎,它在顽强地拼搏着。“阳光总在风雨后”,没错,当它舒展枝叶时,心情是多么激动。

  就是这样的一棵小苗,它的精神让我们永远顽强、永远努力、永远向上。

  在回家的路上,我“带走”的不仅是著名画家们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特点,还是一颗幼小的种子,他正在泥土里不断地挣扎,不断地拼搏,不断地生长着……

参观美术馆的观后感 篇五

  周四公司组织去参观了常熟美术馆,上次因为五一之后调休闭馆,所以错失了一次机会,这次参观的时候展品已经换新的了。

  主要展出的是颜仲先生的木刻版画,相对于大家比较熟知的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等,版画应该是比

较少见的,那么就简单地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的版画。

  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其实版画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版画也随之出现,以木刻为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古代的版画主要用于满足民间传播信仰、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年画的印制。因为实用、方便、美观,木版画引起了上层的关注和文人的重视,到了宋代,雕版印刷几乎无处不用,民间印刷非常活跃。

  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始有了我国创作的版画。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颜仲先生(1930—2008,原名颜中仁,浙江富阳人)就是我国文化名人木刻肖像创作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带有很强烈的革命时代气息,创作的人物肖像囊括了东西方的文化、思想、政治大家,代表作有《鲁迅像》、《巴金》、《郭沫若》、《歌德》、《雨果》、《爱因斯坦》和《列夫·托尔斯泰》等。颜仲先生不仅同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更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他的木刻肖像,多用作文学名著的插图,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是鲁迅所说的“形神俱似”,以富有才华的刻线充分表达每一位文化名人的性格和风采。

参观美术馆的观后感 篇六

  美术馆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许多名画全在此展出,由此引来了很多的中外游客。

  刚刚进门,一堆抽象画扑入眼帘,抽象画说来也奇,看着人不像人,树不像树,可走近一赏也却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继续往里走,那是应天齐老师的作品,他的画大部分是用大量的油墨为人们展现出一种立体的感觉。他的作品有的平淡无奇,有的波涛汹涌,有的则栩栩如生,而的却热情奔放。一进他的展厅,我就被眼前的“景色”一下子震住了,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明”,还是平淡无奇“竹帘”,全都让人感到瞠目结舌。大厅中间,一块“金砖”极为醒目。据说这“金砖”是为了纪念西递老城而制作的,砖上刻有“西递”二字,这是一位老人家赠给应天齐的,赠后却去世了,应天齐就把这块砖当模子,制作了一块一模一样的“金砖”。旁边的墙上挂了三幅单色调的油墨画“厚黑”、“无极”、“王者”。其“厚黑”是用特别多的油墨为人们展现出十分立体的艺术,走近细品会令人感到浩瀚大海上的波涛汹涌;“无极”则是纯白色的,它则让人感到自己再天空中自由翱翔;“王者”却有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它以红色色调为主,使人感到充满希望。

  再往里走是廖冰兄老人家的漫画作品,他是悲愤画神,老人家出生于1915年,2006年去世,他生前最有名的漫画是“禁鸣”,这幅画是一头肥硕的猫头鹰用力咬住一只瘦小的公鸡,不让它打鸣,这幅画反应了文革时期社会的黑暗与,文化知识分子们就是这只瘦小的公鸡,没有光明,不能自由,此外,他还有“自嘲”、“破炉”、“血腻鱼肥”等作品非常有名,这真是“悲愤画神”呀!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长了知识,而且还让我看到了悲愤画神廖冰兄,还让我见识到了用油墨感动世界的应天齐老师,这次参观收获不小呀!

参观美术馆的观后感(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