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影评观后感【推荐4篇】

时间:2016-07-02 06:11: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影评观后感 篇一

《一条狗的使命》是一部由拉斯·霍尔斯道姆执导的电影,改编自W·布鲁斯·卡梅隆的同名小说。影片通过一只狗的视角,讲述了它在不同主人身边经历的一系列故事和情感体验。观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被感动和触动,思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

电影以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犬为主角,通过多个不同的身份和名字,展示了狗的一生和它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每次它离开一个主人,都会重生为另一只狗,继续体验不同的生活。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让我对狗的感受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它们无私的忠诚和对主人的深情厚意,让我不禁思考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影片中展示了不同主人对待狗的态度和方式。有些人将狗当作家庭成员,给予它们无尽的爱和关怀;而有些人则将狗当作玩物或工具,只关注它们的功用。这种对待动物的差异,引发了我对人类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思考。我们是否应该像那些爱护动物的主人一样,尊重并保护动物的权益?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对待动物的方式,以及对待整个生态环境的态度?

这部电影也让我意识到,狗是多么容易被伤害和遗弃。尽管它们对主人忠诚无比,但主人们却有时无法理解和回报。这种反差让我感到无比心痛,也让我意识到人类在与动物相处时,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应该珍惜那些陪伴我们的动物朋友,给予它们关爱和温暖。

电影的结尾,狗再次重生为一只拉布拉多犬,找到了它一直以来寻找的主人。这种宿命般的循环,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安慰和温暖。无论过去经历了多少离别和伤痛,它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陪伴着人类。这种纯真和忠诚的情感,让我对狗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一条狗的使命》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思考的电影。通过狗的视角,展示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依赖。它让我思考了对待动物的方式和人类的价值观,也让我感受到了狗对人类无私的爱和忠诚。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动物的关系,也给了我更多关于人性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影评观后感 篇二

《一条狗的使命》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一只狗的视角出发,展示了它在不同主人身边经历的一系列故事。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让我对狗的情感和体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中的主角狗通过不同的身份和名字,陪伴了几个主人度过了不同的人生阶段。从小男孩到青年女性,再到老人,狗在每个主人身边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给予了他们无尽的爱和陪伴。这种无私的忠诚和对人类的深情厚意,让我对狗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电影中的情节和细节都展示了狗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无论是在主人需要他们的时候,还是在独自面对困难时,狗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给予人类无尽的支持和鼓励。这种情感交流和互动,让我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特殊纽带。

电影中还展示了人类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和方式。有些人将狗当作家庭成员,给予它们无尽的关爱和呵护;而有些人则将狗当作玩物或工具,只关注它们的功用。这种对待动物的差异,引发了我对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思考。我们是否应该像那些爱护动物的主人一样,尊重并保护动物的权益?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对待动物的方式,以及对待整个生态环境的态度?

影片的结尾,狗再次重生为一只拉布拉多犬,找到了它一直以来寻找的主人。这种循环,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安慰和温暖。无论过去经历了多少离别和伤痛,狗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陪伴着人类。这种纯真和忠诚的情感,让我对狗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一条狗的使命》是一部温情而引人深思的电影。通过狗的视角,展示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依赖。它让我思考了对待动物的方式和人类的价值观,也让我感受到了狗对人类无私的爱和忠诚。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动物的关系,也给了我更多关于人性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影评观后感 篇三

讲真的,一开始确实抱着很大期望,但是看完有点失望。

导演是忠犬八公的导演,而且说是最会拍狗狗电影的导演,但是真心没有感觉很煽情。评论里那些说哭晕在影院的同学,真的有点不能理解。可能我跟女朋友的泪点比较高和比较特别吧。

简单说说:

1、剧情上有点尴尬,硬煽情较多。狗狗活了四世,每一世都没啥关联,而且感情线都是有点草草了事,还没有触达情感就结束了。然后从第一个主人,到最后回到第一个主人身边,确实有点感动,但是实在有点浅。好像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的催泪。

2、电影想表达活在当下,或者善待,或者爱情。但是从一部狗狗片来说,太从人类的角度出发了。虽然正片中有很多温情小细节,但是串起来一整部电影真的没有那么催泪。

如果要说这部片子哪里还有缺憾,那就是这部着眼于宠物狗以及饲主之间情感关系的片子,居然不强调包括狗在内的普通家养宠物也是需要主人调教的这么重要的观点,而是否调教宠物又影响了这部影片主角的命运,看完之后实在无法不吐槽这点。

这几年养狗需要饲主的教养这点共识开始逐渐普及,尤其是大型犬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意识到养狗不只是给它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在顺应狗的天性、尊重狗的生理特点的基础上,为了让狗和人都能够有一个和平有序充实有条理的生活,狗,尤其是大型犬,更需要主人有意识地进行科学调教。比如,哈士奇也好金毛也好,虽然看起来萌萌哒,但毕竟都是工作犬,如果主人提供的生活环境得不到足够多的锻炼,那狗就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同时狗也是社交型群居动物,如果没有让它们形成足够正确的社交礼仪和主从观念,那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狗无视主人的命令,肆无忌惮地对包括主人之外的人类的物件和活动造成重大危害。这部影片就生动地展示了一条没有好好调教的狗能够对主人的生活造成怎样重大的破坏:如果主角贝利有接受过系统的调教,它就应该能够听从主人的命令令行禁止,而不是在主人叫它不要吃老爸的收藏币时毅然吞下去,如果有接受过有效的训练,它也应该能够在主人老爸叫停的时候停止乱跑乱跳,而不是继续在客厅里上蹿下跳搞砸了对主人一家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的款待上司的晚宴。而这部影片在调教狗的这点上几乎无所作为,而是堂而皇之地让主角称呼狗为boss dog,而这正是养狗的大忌,应该作boss的不是狗,而是饲主。一旦让狗形成了我才是老大的观念,那迎接主人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烦恼。

用猫狗作人类主人的红娘,这是不少动物影片爱用的桥段,但一旦用科学养宠的视角去看剧情,片中的狗主人不牵绳让狗到处乱跑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并不是谁都能够给猫狗提供一个绝对不会遇到人类交通安全隐患的环境,对城镇里的宠物狗来说,不牵绳而放任狗乱跑,被车撞只是运气的概率问题。

细究起来这部影片的问题还不止于此,也许因为是以狗的视角来叙事,所以影片并没有深究主角的父亲为什么最后变成了个一事无成的醉鬼,但作为一个人类观众,我实在无法不去思考主角和他的母亲为什么没能在父亲已经明显因为工作压力而表现出崩溃迹象的时候去作为家人支持开解他,而是最终让父亲在重重压力下崩溃堕落成家暴男。作为一家人,主角可以对半路捡来的狗无限宠爱,却不会去真正理解关心父亲的工作压力,甚至没有想到去尝试和父亲谈起这个问题这爹真是亲生的吗?还不如半路捡来的一条狗。作为宠物片却如此忽视人和人之间的家庭关系,这作为合家欢的片子真的没问题吗?

而一旦以人类的逻辑去分析这部影片的剧情走向,槽点就更多了:作为狗不理解主人为什么摔瘸腿就和卿卿我我山盟海誓的女票分手是可以的,作为人类我却实在无法不去吐槽,连相伴到老的勇气都没有,只是因为没法拿体育奖学金上大学只能去农业技校所以就自惭形秽主动和相恋多年的女友分手,这种男人真的靠得住嘛?

相比之下,其他几次转生,主人那些可能导致狗发生危险的行为倒不是最严重了,比如人类的冰淇淋里可能含有巧克力,而巧克力对狗来说可不是什么美味安全的零食,同理人类披萨里可能含有的洋葱,科学养狗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东西对狗来说无异慢性毒药。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影评观后感 篇四

时过八年后,这部《一条狗的使命》会让我遇到什么?

本来是带着批判去看的,但看完以后......我对导演真心佩服的五体投地!

导演用狗狗的五世之命,揭露了狗在不同家庭、不同生存环境下的命运,同时也揭露了现代社会下的人,常常因为没有“活在当下”而有着无穷尽的焦虑的真谛。

第一世:没有看清品种的幼犬----出生就夭折的“惨命”

剧情刚开始时,主角贝利一生下来没有多久就夭折,甚至很多观众都还没有看清它是一只什么品种的狗生命就结束了。这个桥段事实上揭露了,很多新养狗人在对狗没有任何健康常识的条件下,只因自己想养一只狗,或者只因看到别人养了狗就去买狗养,而买回来后,没有养活几天就夭折的现象。

在中国的新城市养狗人群体中,几乎每个养狗人刚开始都在家养死过一两只幼犬。很多时候大家都一味地怪卖狗的人卖病狗,也许真的有这样的卖狗人,但不可能全部都是这样的卖狗人的。

第二世:新斯科舍猎鸭寻回猎犬----既满足了人类文明,又释放了自我天性的“福命”

有人陪伴,有人喂养,有健康免疫,有正式登记管理,白天有大院子大草地自由奔跑,有人陪着互动,晚上有温室安睡,能活到终老死去。

对于狗来说,真正的幸福是一半为适应人而活着,一半为释放它自己的天性而活着,最重要的是,能正常的活到老死。这才是真正人、狗、社会平衡共处的生活最佳状态。三者都保证了自己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完成了最佳的相互合作。这是普通人养狗的普世终极追求。

第三世:德国牧羊犬----为大自然的共同利益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殒命”

站在人类社会需要更高进步的高度去看,我们认为这是狗的生命价值的升华,人类为了维护整个社会能更普世安详的持续发展,在努力付出自身的价值以外,还给狗赋予了超越它们生命本能的生命价值。从大自然整体平衡发展的意义上去讲,社会职能性工作犬生命意义的高度远远要高于个人家庭养犬。

对于它们的生存方式我们无可厚非,我们也没有资格纯粹站在道德的角度去批判职能部门对它们的特有生存方式,因为这些狗用生命换来的社会价值享有者本身有我们一份。我们能去做的只有让我们自己更好地去遵守社会公序,人人做到守法守序,需要狗付出生命代价的社会职能岗位就会越来越少。

当然,如果有些人专门借用狗的社会职能崇高价值而让狗承受这些生活磨难只为得到自己的一己私利,那这种人根本不配谈对狗的爱和尊重。

第四世:威尔士柯基犬----被捧为宠物而实则忧郁一生的“幽命”

真正让我对导演敬佩的就是这个桥段,贝利转世为一只威尔士柯基犬,一生看似被主人奉为爱物过得一生安平,但实质上,导演在最后的镜头中让它孤独地坐在镜头前瞬间跨越到老态,最后再幽幽闭眼死去,如果我没有前面十五年的从业经历,我永远也看不到我今天看到的忧伤。

这只柯基一生的生存状态是目前所有把狗当成一种私人物品来拥有的最普遍现状,人们往往只是从人的情感感受去理解狗,认为给狗好吃的,向狗投射人的爱慰情感需求,就是在爱狗,没有人会俯身站在狗的视角去看自己,没有人会站在狗的天性去了解狗。这只狗一生当中没有几次能在大自然自由释放,纵使有了一个同类在陪伴,但也是两个相同命运的叠加,没有人能看懂它最后死去的眼神,它的主人最终并不懂得它的内心。

这是目前所有城市圈养狗的宿命,一生都在期待,一生都在忧郁。它唯一比其它狗好一点的就是最终还是活到了老,没有被转送,没有被遗弃,没有夭折,没有被流浪而已。

但,它的主人却因它而找到了一生的陪伴和心理归属,这是一种心灵上的不公平。

第五世:圣伯纳犬----重回人狗共处终极福命的期待

不得不佩服导演拐了一个如此大的弯,在批判了人类常常面对动物时,只顾自我情感表达,而不顾对方天性存在必要性的普遍谬爱伦理。

最后在主人翁几十年单身再次与所爱之人终成眷属的剧情结尾,也折射了人类之间的爱就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为伴的陪伴过程。

爱不是一方的占有,也不是纯粹的放手。养狗亦如此,狗不是用来宠的玩物,也不是纯粹用来工作的工具,更不是你可以随意抛弃的旧物,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一个社会共存成员,是一个生活伴侣,是一个心灵相互独立又相惜的事实存在。

活在当下影片最后一句看起来生硬强塞的台词

最后这句台词在我看来完全不突兀,而是这个影片导演想用它,点出之前所有镜头画面中隐藏着的,要解开现代人现实生活中,常常因失去自我而产生种种消极焦虑的良药。

男主人翁年轻时的同学因为不敢面对自己当下与男主之间的能力差异,而最后因嫉妒焦虑导致纵火犯罪;

男主人翁在获得成功时受到致命伤害,因不敢面对当下的挫折而自暴自弃,放弃了自己的爱人、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追求、放弃了他喜欢的狗;

他的父亲也一样,因为贝利的淘气导致了升

职失败而放弃了自己的所有,沦为一个街头酒鬼浪人;

第五世刚开始养它的贫穷青年情侣,因为不敢面对当下的贫困,而一生都在那个贫困屋子里贫困了一辈子。

这些剧情都是为了要推出最后这一句“活在当下”精髓。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影评观后感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影评观后感【推荐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