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优质6篇】

时间:2016-09-03 08:11: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电影观后感 篇一

《寻梦环游记》:一场奇幻的音乐之旅

《寻梦环游记》是由迪士尼与皮克斯联合制作的一部动画电影,该片于2017年上映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好评。我最近刚刚观看了这部电影,对于它所传达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感震撼。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梦想和传承的故事。主人公米格尔是一个年轻的墨西哥男孩,他热爱音乐,梦想成为一名吉他手。然而,由于家族的禁令和传统,他被迫放弃音乐。在“亡灵节”这一特殊的节日里,米格尔意外穿越到了亡灵世界,并在那里遇到了他已故的亲人。在这个奇幻的世界中,米格尔发现了一个关于自己家族的秘密,决心追寻自己的梦想。

整部电影以墨西哥文化和音乐为背景,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设计和动画效果。色彩鲜艳的亡灵世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音乐也是该片的亮点之一,每一首歌曲都精心制作,旋律优美动人,让人沉浸其中。

除了精美的视觉和音乐之外,该片也呈现了深刻的主题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它探索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力量。米格尔通过与亡灵世界的亲人交流和经历,逐渐理解了家族的重要性,并明白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是不能被禁止和忽视的。这个故事教会了观众关于家庭、梦想和传承的宝贵教训,让人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总的来说,我对《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赞不绝口。它不仅带给观众视听上的享受,还让人深思和感动。它向我们展示了音乐和家庭的力量,让我们明白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给所有的观众,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一场奇幻的音乐之旅。

电影观后感 篇二

《霸王别姬》:一部永恒的经典

《霸王别姬》是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主演的一部中国电影。该片于1993年上映,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和赞誉,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我最近重新观看了这部电影,依然被它所展现的情感和深度所震撼。

《霸王别姬》讲述了两位京剧演员程蝶衣和段小楼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影片通过对他们从年少时一起学艺,到后来因为政治和个人原因分道扬镳的故事展开,以此探讨了命运、欲望和自由的主题。整个影片充满了悲剧色彩,情感的纠葛和人物的命运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触动。

不仅仅是故事情节,影片的艺术表现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每一场戏都精心设计,美轮美奂。尤其是京剧表演场景,无论是服装、化妆还是身体动作,都展现了京剧的独特魅力。同时,电影的摄影和音乐也为故事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霸王别姬》的主题和情感深度使其成为一部永恒的经典。它通过对人物命运和情感纠葛的描绘,向观众传递了关于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思考。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被影片中的情感所吸引,深深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个人的选择。

总的来说,我对《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赞叹不已。它不仅仅是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电影,更是一部带给观众深深思考的作品。它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探讨,让观众意识到生活中的种种复杂和矛盾。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给所有的观众,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一次触动心灵的体验。

电影观后感 篇三

  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心情很久也无法平复。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只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所有人会更好。

  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爱国电影《地道战》虽然结束了,但插曲仍在耳畔回响,画面仍在脑海跳跃。

  《地道战》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时,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用地道英勇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故事。片中我认识了智勇双全的传宝,一片忠心的老钟叔,可恶的汉奸汤司令以及穷凶极恶的日本山田队长。

  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他的死激怒了高家庄人民,他们立下了铮铮誓言,要为老钟叔报仇!我想到了司马迁的话:“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老钟叔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他的死重于泰山,人民也会永远记住他。我想我要好好学习,努力做一个为民造福的人。

  没有先进的武器,但高家庄的人民想出了挖地道的好方法。他们在平原的地下开凿地道,家家相连,户户相通,地上地下连为一体,为鬼子布下天罗地网。有几个汉奸冒充八路军武工队来到高家庄,想刺探高家庄的地道位置。开始高家庄的接待人员差点上了这些汉奸的当,后来这些汉奸露出了一点狐狸尾巴,被高传宝发现了,他很机智地把这些汉奸引到了一个地道里面,把他们制服了,真正的八路军武工队来了后,汉奸面目全部暴露。后来日本鬼子对高家庄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派了几百个鬼子扫荡高家庄。高家庄的男女老少都武装起来参加了反扫荡的斗争。整个高家庄,村里村外,到外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汪洋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灶台下,到处都是复仇的枪口和子弹。敌军大败,原本耀武扬威的他们,现已闻风丧胆,以前狼烟四起的高家庄,现已欢呼雀跃:刚刚气势汹汹的鬼子,现已抱头鼠窜??我想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的,人民的勇气更是可歌可泣的,难怪有人说:“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我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而深感自豪和骄傲!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那振奋人心的歌声又响了起来,那催人奋起的旋律、慷慨激昂的节奏让我感慨万千。

电影观后感 篇四

  梦想的距离,其实也并非那么的遥远。虽然有时会有挫折,但是,别忘了,你还有一群朋友,也别忘了,青春只有一次。

  电影《歌舞青春》很久之前就想看的一部电影,但是苦于找不到何处能观看。昨天在朋友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他,然后,便深陷其中了。

  特洛伊和盖比瑞拉是本部电影的主角。他们相识于一次聚会,意外被推上舞台唱歌。刚开始两个人都并不愿意去表现自己,也许是没有自信的关系吧。从来没有在那么多人面前唱过歌的他们有了第一次的尝试,然而,一开嗓,我就被惊艳住了。动听的歌声,完美的配合令人动容。

  然而,特洛伊是学校篮球队野猫队的队长。他的父亲是校队的教练。所有人都说他是打篮球的料。但是自从那次聚会,遇见盖比瑞拉以后,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唱歌。为了练歌参加面试他甚至错过了篮球队的训练——而球队在两周后将要进行一次重要的比赛。盖比瑞拉,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她被邀请参加数学比赛,同样的理由,因为音乐,她原本打算放弃。刚开始,所有人都不能理解他们,也因此联合起来让他们放弃音乐。他们为了朋友亦是队友,他们一度想放弃音乐。但是梦想的力量一直支撑着他们。后来他们的伙伴们也明白了梦想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也因此想尽办法帮助他们。原本是“对头”沙佩——一个骄傲的女生,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的音乐最好——也接受了他们,他们最后不但都获得了冠军,也如愿得到了男女主角的位置。对梦想的追逐终于有了回报。

  梦想,与自己现在干的事情其实并不矛盾。也许你手头有很重要的事情,耽搁不得。但是这与你的梦想并不矛盾。你不必为了他而放慢甚至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梦想,也许是一辈子的事情,青春时期,谁又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呢?但是也许是因为学业的压力,也许是因为家长的反对,亦或是因为追逐梦想道路的艰难、路上的种种挫折让你不得不停下向前进的脚步。

  每一个人都拥有追逐梦想的权利,也许你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你的父母老师让你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而你的梦想便湮没在了无尽的题海中;也许你是个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你的父母老师逼迫着你参加补习班,做各种是呢练习,而你的梦想被埋没在了各种参考资料里;也许你并不富有,没有多余的精力与财力让你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其实不然,梦想无可阻挡,休息时间也能追逐,路,不止一条,看你怎么选择。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有自己的梦想太正常。也只有真正去努力追逐了,青春才不会有遗憾。“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这一天,我开始仰望星空发现,星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梦想的距离,真的那么远吗?答案是,不,这要看你自己选择的路。

  这部电影教会了我,梦想与生活可以共存,朋友之间也应当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朋友,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他们支持你,能给你最大的帮助和莫大的勇气。他们会默默支持你,会给你最及时的帮助,朋友,永远是依靠。而生活与梦想之间的矛盾,要靠自己去化解。你不能为了梦想而打乱自己的生活,梦想,一定是在空暇时间去实现的,若是为了梦想而放弃原本的生活,也许是不正确的。衡量好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我想,是必要的吧。

  整部电影都充满了音乐,每一首歌都有一个故事,都能展现出人物的心情。高中生活,有了音乐,更加丰富,更加精彩。活力的曲调,展现了青春的美好,青春的阳光。

  梦想的距离,说远也远,说近也近。每一条路都有自己选择,不留遗憾的青春,才是美好的,有梦想的青春,才是完整的……

电影观后感 篇五

  《走路上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为了到对面去上学,而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的故事。瓦娃是一个7岁的僳僳族孩子,他对于姐姐娜香每天能和小伙伴一起溜索过江读书好生羡慕。妈妈坚持要瓦娃等爸爸回来带着才可以溜索。可是,在外打工的爸爸总也不回。终于,没能抵抗住来自对岸的诱惑,瓦娃独自偷偷溜索过江了,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学校。没想到,瓦娃溜索过江的秘密居然被第一次来家访的聂老师戳破了。是聂老师送来的那双红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里。他答应妈妈和姐姐:有了这双鞋,他就不再偷着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这双漂亮雨鞋还给了姐姐。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谁也想不到,因为赶着给弟弟送一双新鞋回来,姐姐娜香失手从溜索上坠落江中…从此,瓦娃对于溜索有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并再不敢上溜索一步。春暖花开的季节,马吉乡第一座"爱心桥"在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下,顺利建成,瓦娃终于得以第一次走路上学。在初春的阳光里,瓦娃似乎又看到了姐姐,姐弟俩手牵手,小鸟一般从桥上飞过…

  在这部电影放映同时,很多地方以不同形式都在说服人们关注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于是有人便在电影院门口等公共场所发起募捐在怒江建桥,有利用人们那种真诚的同情心来吸引大家掏钱看电影和捐钱之嫌(主办方还与各小学合作,给小孩一张票,让大人陪同的形式购票看电影,这和麦当劳的营销理念雷同),大打同情牌,。购票看电影天经地义,无需冠以如此沉重的先期概念,至于观后感,见仁见智就是了。电影就是商业的行为,无论是赚和赔都一样,你要拍观众喜欢的东西,他就赚,相反,就赔。

  无可厚非,这部电影的表演是成功的,尤其是两个小主角,连我这个平时不太动情的人都数次落泪,这是演员的演绎成功,也是导演的"小伎俩"起到作用。

  不过,我对电影里的一些不协调有些个人意见。小女孩堕江而死,可谓是一双鞋引发的命案,故事很大篇幅是说山区里的孩子如何穷,连一双布鞋都买不起,天天穿着那双破拖鞋上学(学校里的同学几乎清一色穿拖鞋上学),真的穷到如此地步还是山区孩子的习惯?至少在电影里看到的主人公一家子住的房子后我不这么认为,我甚至羡慕他们能住上如此宽敞漂亮的房子,一般城里人连想都不敢想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不知道为何导演不配合剧情找一处象个贫穷村子的房屋拍摄,或是导演出于画面美感而作此选择?在那地方,交通不便是事实,溜索危险也是事实,而小女孩的死,归根到底是交通不便引发的,而电影却又再次把人们的思想引回家里贫穷的问题来,故事主人公的爸爸在外打工,电视机都买回来了,就连小孩十几元一双的鞋都买不起?要知道,这种险要之地,就是有钱,要建一条桥也是不容易的啊,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是不适合居住的,而且人数不多(可以的话最好迁到适合居住的地方,现在国家应该有这个能力),你非要花大钱建一条桥,不符合成本计算,当地人的那种溜索过江的做法,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干嘛非要全部改变?再说,你也不能处处有桥吧!在小女孩出事后六个月,桥建好了,但并不是在其溜索出事的地方建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电影里一个观念,就是那母亲宁愿让一个小女孩去冒险溜索也不让起弟弟去,这是否重男轻女?这是否说明男人在社会里价值相对高,作用相对大。小男孩不能过江读书是其母亲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是交不起学费?我再次迷茫。不知道这些算不算真情流露,但是你把这些东西放到电影里,效果就不一样了。

  一部电影背负如此沉重的包袱,可谓是一部教育片,在说教,也就是说人们花钱进电影院接受教育。

电影观后感 篇六

  看了《南极之恋》这部电影过后,我个人觉得故事情节没有很多特别之处的,爱情故事有点类似于《泰坦尼克号》,所以再怎么好看再怎么感人也不会超越《泰坦尼克号》,但是这部电影的拍摄地点在南极给观众增加许多新鲜感和视觉感,这也是唯一一部在南极取景的长篇故事作品。

  《南极之恋》这部爱情片见证了以下观点

  真爱与三观没啥关系

  很多人都认为:两个三观不和的人不适合恋爱,不适合结婚,甚至有些人觉得连朋友都不适合做,这是真的吗?

  我们看看《南极之恋》里的富春,他是一个婚庆公司老板,没有什么很多文化,一心想着怎么发大财,简直是一个钱迷。在南极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这个纯净,孤立并带有许多问号的南极,在富春眼里全都是生意,南极只是他的一个金钱梦。而如意是一个傲娇的博士,高空物理学家,一心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如意在事故发生之前还和朋友调侃富春是个土豪,心底里完全看不上富春也瞧不起富春。可以说两个人的三观是完全不和,如果他们两不是在南极被困着,是完全不可能搭到一块的,更谈不上产生真爱。

  开始的时候如意还责怪和抱怨富春为了钱强行提前飞行,但是后来因事故自己的腿断了不能自理,很多生活自理方面都需要这个他看不起眼的富春帮忙搞定,这个时候她才感觉到富春的好和善良,慢慢地开始欣赏富春,关心富春。富春开始的时候只信自己只信钱不相信如意的话,到后来听如意解释什么是欧落拉。出门带着如意给他的生存手册。最后到每天只是为如意而活着,其实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不同的三观的人经过在一起生活一起奋斗,甚至经历生死中不断磨合不断为对方释放光芒和能量,制造出一种只属于两个人的新三观的一个过程。

  一个爱情童话里,很基本的要素是让对方成为更好的人,有时候是相互成就,有时候则是一方成就另一方。当是第二种情况时,成就的那一方就得做出牺牲。在《南极之恋》里,其实很明显。虽然受伤了躺在床上的那个人是如意,外出承担危险做出牺牲的是吴富春,但实际上是女方在成就男方,让男方变成更好的那一个。

  每个孤独的人,都渴望被需要

  我一直相信,人在极端环境下所爆发出来的求生欲,往往不是来源于我还没活够,而是来于还有人在等着我去照顾;富春的每次回来都会说一句:我回来了。说明他是很盼着每天能回到家的,有被家的需要的感觉。富春的每次遇险都是凭着一股信念:我回不去,那如意怎么办?他觉得有人需要他照顾。这种被需要的使命感让他有求生欲,从危险中挣脱出来。

  在《无问西东》里,陈鹏说了一句话很感人:我有需要照顾的人。虽然听起来很平常的一句话,但他的眼神可以看出这种有人照顾的感觉是甜美的,是充满希望的。

  现实生活中有些老人身边有小孩(孙女孙子)给他们照看,他们的身体反而更好寿命更长,人们常说老人需要陪伴,其实老人更渴望被需要,没有需要照顾的人在身边的那些老人,因为太孤独就不想活太长时间了,没了被需要感就失去对生命的信念,很多老人都是因为太孤独而结束他们生命的。

  真爱是人类一直向往的也是最难以琢磨的感情

  这部电影给出我们的一个思考问题就是俩个相爱的人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呢?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侣都会遇到这类问题。记得有另外一部电影《爱乐之城》里讲得爱情故事是在落魄时,他们相濡以沫;当个人有了更好的发展时,他们又开始了相忘于江湖了,各自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这也许是人性的弱点吧?当体验了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后,觉得需要去体验相忘于江湖的生活,毕竟人的生命是有限。有些人喜欢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更多的体验,从而去丰富人生完善人格。

  愿有情人不再相忘于江湖,而是能够相濡以沫于江湖!

  最后赞一下《南极之恋》的摄影组和演员,第一次在南极那么冷的地方拍摄电影值得赞。演员赵又廷敬业,由偶像派直升实力派,剧组人员有职业精神。这种精神难能可贵的。

电影观后感【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