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的翅膀》观后感【精简6篇】

时间:2013-03-03 02:13: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歌声的翅膀》观后感 篇一

《歌声的翅膀》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和爱的故事。这部电影以音乐为主线,让观众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对人心灵的触动。

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有着美妙歌声的女孩,她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双亲,生活变得孤独而沉默。然而,她的歌声却成为了她与世界沟通的桥梁。通过音乐,她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渴望。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却沉默寡言的女孩,引起了一位音乐老师的注意。老师看到了她的潜力,并决定帮助她展现自己的才能。

电影中的音乐表演场景令人难以忘怀。每一次歌唱都仿佛是灵魂的呼唤,观众们也被这种感动所感染。尤其是女主角的歌唱,她的声音不仅充满了力量,还充满了情感。她用自己的歌声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让大家重新认识了音乐的魅力。观看这些音乐表演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对音乐的热爱,也重新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

除了音乐,电影还表达了对爱的追求和坚持。女主角通过音乐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也找到了自己对爱的渴望。她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并克服各种困难。这种坚持和努力令人敬佩,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的来说,电影《歌声的翅膀》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它通过音乐和爱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对人心灵的触动。它让我重新认识了音乐的魅力,激发了我对音乐的热爱。同时,它也告诉我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我相信它会一直陪伴着我,激励我不断前进。

《歌声的翅膀》观后感 篇二

《歌声的翅膀》是一部充满希望和温暖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坚持梦想的故事。这部电影以音乐为载体,通过一位有着美妙歌声的女孩的成长经历,向观众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女孩,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然而,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通过音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力量。无论是在学校的音乐比赛中,还是在父母离世后的难过时刻,音乐都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她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和训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种坚持和努力令人敬佩,也给了观众很多的启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电影中的音乐表演场景令人难以忘怀。每一次歌唱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观众们也被这种感动所感染。特别是女主角的歌唱,她的声音充满了魅力和情感。她的歌声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让大家重新认识了音乐的魅力。观看这些音乐表演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对音乐的热爱,也重新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

除了音乐,电影还表达了对爱和友情的追求。女主角通过音乐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也找到了自己对爱和友情的渴望。她通过音乐结识了很多朋友,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这种对爱和友情的追求让电影更加温暖和感人。它告诉我们,只有真正追求爱和友情,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总的来说,电影《歌声的翅膀》通过音乐和爱的故事,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它也告诉我们要追求爱和友情,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这是一部充满希望和温暖的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我相信它会一直陪伴着我,激励我不断向前。

《歌声的翅膀》观后感 篇三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倾力打造的歌舞片《歌声的翅膀》3月28日在全国公映后即引发社会各界好评。电影紧扣“中国梦”和“精神传承”两个层面,将现代青年追逐音乐梦想与上一辈“守边护国”“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逐梦之旅得到精神传承的滋养。用耳目一新的方式向全国的观众朋友们呈现新疆这片热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迁,感受新疆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舞姿和各民族和睦相处,各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现代新疆。影片达到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使命任务。

  我国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不分民族和睦共处,在长期交往交流中文化交融,广袤的土地也赋予了这里人们直爽、率真、热情的性格,似乎每个人都具有先天的音乐舞蹈细胞。纵观新疆本土电影创作,我们似乎也经常看到电影中对少数民族歌舞的展现。新疆题材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对新疆的歌舞是情有独钟的。但是这些影片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歌舞片。作为类型电影的歌舞片是指电影中音乐和舞蹈成为观赏的主要兴趣中心,音乐和舞蹈进入叙事并成为叙事模式中重要因素的电影。《歌声的翅膀》是新疆第一部大胆尝试的歌舞类型片电影,它运用新疆优势文化资源,给全国观众奉献上了一台视觉听觉大餐。让观影者随着三位音乐追梦人感受边疆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和民风民情。达到歌舞与情节设计、人物形象的塑造融为一体,互相升华,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影片体现新疆青年怀揣梦想,为实现理想抱负的寻梦之旅;同时新疆的社会发展、历史进步、文化风俗、繁荣昌盛、民族团结、戍边守土、变革创新,也都在该部影片里得到生动呈现。

  一部好的歌舞电影需要电影、音乐、舞蹈三者高度合作。《歌声的翅膀》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一部成功的尝试,影片处处让人感受到歌舞是新疆人们的日常。

  采风从新疆塔城的手风琴博物馆开始,带着江寒儿时的梦想,观众朋友们从北疆至南疆与江寒三人一起饱览了大美新疆的五彩湾、赛里木湖、伊犁草原、喀什古城、塔什库尔干、慕士塔格峰等美景。感受到葡萄藤架下慈祥的老妇人在院落歌唱,领略骏马奔腾的草原上新时代的玛依拉和加尔肯的爱情歌舞;沉浸于卡拉库勒湖边送你一支《雪莲花》的纯洁爱情。喀什高台民居老少妇孺不分年龄对音乐和舞蹈的酷爱感染到每一个人。鸽哨声响起,男女老幼齐聚一堂,鼓声响,唢呐起,在现代电子合成乐器伴奏下歌舞轮番上演,歌舞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新疆歌舞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感染力激起观影者的音乐细胞和舞蹈细胞。

  新疆目前拥有全国56个民族成分的居民,影片主要展示了新疆8个民族的歌舞。随着现代歌舞艺术的发展,新疆各民族歌舞都恰如其分地吸收了现代音乐、舞蹈元素,将传统歌舞艺术与现代歌舞艺术巧妙融合,达到传统歌舞艺术的现代性转化,使其更具艺术性、审美性和娱乐性。电影在音乐的制作和歌舞的编排等方面,体现出浓浓的现代气息,展现出新疆的新时代新气象,展现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极具现代气息又具民族风情各民族共居,共歌、共舞的美好新疆。

  江寒的手风琴是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必备,至今仍是新疆少数民族结婚、迎亲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加尔肯和迪里背着吉他,自从吉他被引进中国大地以来,早已成为音乐人的最爱之一。中华文化绵延优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就是具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跟随江寒三人的采风之旅,圆梦之旅,观众们享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视听觉盛宴。

  美丽的北疆牧场,优长的冬不拉独奏将人们带到静谧美好的夏季牧场,现代合成音乐强劲的舞曲《玛依拉》将传统哈萨克民歌《玛依拉》进行全面升级改版,欢快的青年男女在草原上尽情群舞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喀什高台民居中唢呐、架子鼓、手鼓、电子合成乐器交汇而成的舞蹈音乐使影片歌舞艺术达到高潮。这里有年轻人街舞的奔放,群众麦西来甫的热闹,男女对跳的热烈,歌声舞声汇聚着成欢乐的海洋,展现出人们生活欣欣向荣的景象。整部电影包含八首歌曲、四组歌舞、两段音乐剧,展现多达8个民族的民风民俗,传统歌舞。更展现出各民族团结和谐,共歌共舞的美好生活。

  该部电影在音乐舞蹈样式为主要承载方式展现新疆各地奇美的风光和绚丽多姿的民风民俗的同时,充分运用电影语汇展现作品主题,使主题意蕴深远,让观众感受到寻梦青年精神得到升华的必然。当江寒即将到达家乡塔什库尔干时,遇到一群驯鹰者。在这里他听到了关于“鹰重生”的故事。鹰要想重生,在40年的时候,必须经过5个月的痛苦蜕变,它们要用指甲把羽毛一根根拔掉,用自己的喙拔掉老化的指甲,当新的羽翼、指甲长出后,它们获得了重生,还能再度过30年。该语汇正指向他们乐队的蜕变,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乐队在经历采风路途的艰辛,深入人民学习后,终于要在慕士塔格冰峰上向世人高歌。而选择慕士塔格冰峰也是具有指向深远之意。

  《歌声的翅膀》称得上是新疆儿女为祖国献上的一份饱含深情的礼物。总导演高黄刚坦言:“作为一个坚守在祖国边疆的文艺工作者团队,我们始终将展示好新疆各族儿女,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美好图景作为首要任务,向世人展现当下新疆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幸福荣光、一派祥和而又温暖的大好山河。”

《歌声的翅膀》观后感 篇四

  天山电影制片厂最近出品的《歌声的翅膀》是一部在国产片银幕上还比较少的歌舞片。

  影片讲述了三个不同族的年音乐人为追求音乐梦想在大美新疆进行创作采的故事。新疆一向以景色壮美、歌舞多彩、盛产瓜果著称于世。

  这部影片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充分发掘新疆的文化资源,把新疆的大美山河、多族俗和人的能歌善舞完美地融合起来,通过讲述一个春励志故事,向世人展示了辽阔美丽、发展进步、现代时尚、团结和顺的新疆。

  歌舞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是一种重要类型,特别是早期好莱塢电影、现代印度电影在歌舞电影创作上都曾经盛极一時,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成功的经典作品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事实说明,歌舞电影是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具有独特审美意义和发展前途,並有着潜在市场价值的电影类型。但是应当看到,歌舞电影在我国电影发展中还是一种比较年轻的类型。尽管我们族不乏喜歌善舞的传统,尽管我国电影创作早有把歌舞元素融入电影语言的努力,尽管新中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对歌舞电影的创作作了种种有益的探索,但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类型,我国歌舞电影的形态还不够成熟,还缺少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这是事实。

  电影的繁荣必须“提倡多样化”,“多样化”不仅要包括题材、内容、格、样式的多样化,而且还需要实现艺术类型的多样化。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重视影片《歌声的翅膀》在电影类型创造中的意义,应该肯定这部影片在中国“歌舞电影”创作和艺术探索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这是一部原创的歌舞电影。上面提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族歌舞艺术包括歌剧、舞剧的发展和成,我们银幕上也出现了一批歌舞类型的电影,如《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阿诗玛》等等,这些影片在艺术上取得很大成功,在观众中也深受欢迎。但是这些影片大多是根据舞台剧改编,有的还基本属于舞台纪录的性质。《歌声的翅膀》则是一部原创的歌舞电影,从策划开始,就是按照对“歌舞电影”的理解和思路来编写故事、结构情节、构思音乐和舞蹈的组成和意义。应当看到,在我国的电影史上原创的“歌舞电影”还很少,也许我们的“原创”作为一种类型还不够成熟,但是“原创”对于一种电影类型的创建和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次,顾名思义,“歌舞电影”要把“歌”(音乐)和“舞”(舞蹈)作为电影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而且应当“歌”、“舞”並重、融为一体、載歌載舞。我们以前拍摄的歌舞类电影,尽管在艺术上各有成功之处,但是有的是以歌为主,属于“歌剧片”,如《刘三姐》、《江姐》、《洪湖赤卫队》等;有的则是以舞为主,属于“舞剧片”,如《小刀会》、《宝莲灯》、《丝路花雨》等。我们还缺乏那种将歌舞融为一体、歌舞並重的“歌舞电影”类型片。《歌声的翅膀》充分发挥了“歌舞之乡”的优势,无论是“手琴之乡”塔城的大歌舞场面、还是赛里木湖畔的男女声对唱、或者伊犁大草原上的爱情歌舞,都使人感觉到剧中人物能歌善舞、载歌载舞,给观众以“歌舞电影”歌舞相融、歌舞一体的具有震憾性的美学体验。再次,影片的一个特点是把新疆各族的歌舞融为一体。据介绍,影片摄制组根据情剧需要从新疆北部塔城一路南下,途经伊犁、乌鲁木、喀什、帕米尔,跨越五个地州,行程万余公里,不但让观众饱览了高山、湖泊、雪峰、草原等大美山水,而且向人们展现了哈萨克、维吾尔、塔吉克等八个族的采各异的族歌舞。正如剧中人物所说:新疆真是太大太美。哈萨克族的上冬不拉演奏、维吾尔族的喀什高台歌舞、塔吉克族的迎亲鹰舞,和新疆的雪山、奔、鲜花一起,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一部歌舞片中融合了各具特色的多个族的歌舞艺术,当然不但有“族团结”的思想意义,同时也具有“多样统一”的美学意义。

  此外,影片值得称道的一个艺术探索是试图把传统的族歌舞与时尚的现代歌舞融合在一起。在有着千年历史的喀什老城高台居,影片着重展示了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同时也根据新疆南部的时代特色浓墨重彩地演出了一段春、时尚、现代的街舞。两百多名舞蹈演员和上百名纳格拉鼓手参与这场街舞表演,鼓声震天、舞姿动人,比较切合剧中主人公的当时心情和观众的审美诉求。在剧中人物加尔肯回到家乡与恋人玛依拉一段爱情歌舞中,影片在哈萨克族舞蹈语言基础上,也注意融入现代的、世界性的、探索性的诸多舞蹈语汇。总之,影片编导在“歌舞电影”的类型探索中,顺应时代的变化和观众的需要,特别注意到新疆族歌舞的现代化表达,这是应该肯定的。

  最后,影片的成功在于努力把“歌舞”与“叙事”融合在一起。正如影片编导所说,对于歌舞电影而言,影片中音乐和舞蹈的呈现同故事构建同样重要。要“让歌舞参与到叙事中

  去,歌舞和叙事不再分庭抗礼,而是珠联璧合。故事生发歌舞,歌舞也讲故事,二者融合前行,互相关照,最终达成协调统一。”影片编导的上述体会是颇有道理的,“歌舞电影”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就是把要歌、舞作为电影的重要手段,歌、舞要参与叙事,与叙事融合,而不同于一般故事片那样只是把歌、舞元素当作“插曲”和“插舞”。在这方面《歌声的翅膀》作了大量探索和努力,创作者具体采用了三种模式(带入式、参与式、表演式)让歌舞参与叙事。以“表演式”为例,影片主人公经常运用音乐剧式的歌舞表演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如赛里木湖畔三男一女那段多声部对唱、昭苏饮滩上

  《你要好好生活》多重唱、还有男主人公江寒在拖拉机草垜上的独唱,都是用歌舞在讲故事。据出品方介绍,这部影片用了八首圆场歌曲、四组歌舞、两段音乐剧直接参与故事的讲述,完成了一部“歌舞电影”的构建。

  在诧紫嫣红的我国当代电影百花园里,“歌舞电影”还是一种年轻的艺术类型,《歌声的翅膀》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意义。尽管影片在艺术上还称不上完美,但是影片的艺术探索和取得的成绩及经验是可贵的、富有啓发意义的。

《歌声的翅膀》观后感 篇五

  该片讲述了三个不同民族的青年音乐人,不甘艺术“高原”,踏上了追求音乐创作“高峰”的采风之旅。在他们走过新疆塔城、克州、博州、伊犁、喀什、乌鲁木齐、昌吉等地区的万里旅程中,深入人民的生活中。他们乘着“歌声的翅膀”,翱翔在各民族丰富的音乐舞蹈土壤上,饱览了新疆的大美山川,增长了才干,洗涤了灵魂,找到了自己。最终在慕士塔格冰峰前,唱响了他们饱含深情,激情飞扬,实现音乐梦想的新作品《大地之歌》。

  影片内涵丰富,通过紧紧扣住“中国梦”和“精神传承”两个层面。将现代青年追逐音乐梦想与上一辈“守边护国”“无私奉献”的精神紧紧地勾连在一起。逐梦之旅得到传承精神的护佑与加持,逐梦因为精神传承的滋养而更有力量和内劲。

  作为影片重要的承载方式,新疆众多民族的音乐歌舞样式,各地州奇特的大美风光和绚烂多彩的民风民俗,在影片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该片在保证各民族音乐歌舞底蕴的同时,大胆加入了现代的,时尚的`,融合的,世界性的元素,最终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时代中国新疆歌舞。

  该片在创作拍摄中,时间紧,任务重,从开机到关机,短短三个月时间,从新疆西北角塔城一路南下,沿途拍摄,最终抵达新疆西南角帕米尔高原,再转战到新疆东部,途径八个地州,跋涉一万余公里,仅大型转场就达16次。九个民族组成的拍摄创作团队,克服诸多困难,宵衣旰食,艰苦奋斗,团结一心,在追求梦想的同时,广纳美景和人文风情,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创作任务。

  作为天山电影制片厂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人力资源配给最充分,设备投入最先进,拍摄行程最长的影片,此片受到了自治区和国家电影局相关领导和国内电影行业顶级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夏望,张颖冰,玉米提,江依昊(阿依肯)等优秀演员领衔主演,尼格买提的友情客串,天山电影厂厂长高黄刚担任总导演、总制片人,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担任导演、编剧为李牧时、高琦。

  作为近年来国内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片,相信随着该片的公映,对正面宣传新疆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助力新疆旅游经济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改造升级新疆歌舞,探索新时代中国歌舞电影创作之路,打造了光影声画的新时代电影模本都会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歌声的翅膀》观后感 篇六

  令人振奋的是,这部由天山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新片《歌声的翅膀》,在现代文明演进的意义上,大大拓展了歌舞类型片的内涵与外延。该片的艺术创意,独标一格,将新疆多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优美多姿的文化特色与地域风情聚焦于银幕上,并提升到了堪与世界对话的美学境界而毫不逊色。

  作为一部轻喜剧样式的歌舞片,该片不满足于载歌载舞的通俗剧模态,也不屑于以事件来带动情节的常规套路,而是独开新局,在新疆素来以“歌舞之乡”而享誉世界的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上,倾心竭力地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及其内心世界,并将主人公的命运与大时代的脉搏紧紧交融在一起。其叙事将笔墨落实在这三位来自新疆不同少数民族的歌手身上,即江寒、加而肯与迪里夏提,由他们的命运构成了影片叙事的主轴,犹如散文诗一般,一层层铺展开来,形散而神不散。他们因热爱音乐艺术而组合为“石榴籽”小乐队,以“石榴籽”为命名,其初心在于要像石榴籽那样紧密地拥抱、凝结在一起,去打拼去奋斗。透过这三位歌手的命运,呈现出他们青春与爱情的美好,为什么歌声会生长出翅膀?因为他们的歌声,有一股内在的旋律,或婉转低廽,或激越高昂,金句迭出,血浓于水,凝聚为作品的“诗之魂”。

  这部影片的开局可谓不同凡响,作为主唱歌手的江寒,突然决定:放弃参与新疆小区歌舞选拔赛之复赛权。而另两位歌手加尔肯与迪里夏提则认为,取得复赛资格就有可能叩开夺冠之门,为什么要放弃。“石榴籽”小乐队由此出现了分岐。比较而言,江寒头脑清醒,眼界开阔,他认真听取了评委们的意见,做出了自我反省。他觉得他们参赛的歌曲,生活底子不扎实,不接地气而较为肤浅,应当再去全疆各地作有深度的采风,以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准而不负时代的期许。但是,另两位歌手在恼怒之下竟拂袖而去。江寒回到家里,孰料他的爱人夏桐对他也很不满,因为他将婚事久拖不决,便决绝地对他说:“我与音乐,你只能选一个!”凡此种种,形成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但江寒的内心却坚韧不拔,独自踏上了采风之旅。出乎意料的是,在五彩湾,也就是石榴籽小乐队最初结盟之地,加尔肯、迪里夏提竟提早一步,赶在他前面来到这里搭好帐篷,等待与他言和并再起步。因为,音乐之梦,早已把他们之间情同手足的情谊连结在一起。音乐之梦,事实上已成为他们青春与生命存在的价值内核,让艺术接地气而为人民所喜爱这才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从五彩湾出发,他们脚踏实地,采风的足迹走遍天山南北、戈壁草原、牧场乡村以及乌鲁木齐等地,从各族悠远丰厚的音乐舞蹈资源中汲取精华,从各族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激发灵感,信心满满。与此同时,他们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纳了一些现代、时尚、青春的音乐元素,只为迎接厚积薄发的那一瞬间。

  在采风的路上,一位来自上海拍摄民间音乐故事的音乐视频网站的女主播晴朗,发现江寒随身携带了一件古老的巴杨,还有一架老旧的手风琴,似乎都隐藏着诱人的故事。她的好奇心,促使她紧紧跟踪江寒一行。在电影内在诗意旋律的流动与飞扬之中,女主播晴朗俨然成了江寒等采风人的“第三只眼”。恰恰正是由她引领着我们沉浸于江寒一行人的采风之旅,更真切地体验了他们心灵被生活所唤醒的时代激情。随后,当她将在塔城、五彩湾以及在哈萨克斯坦族的伊犁大草原上拍摄到的“万马奔腾”的歌舞视频,上传到上海音乐网站播映后,竟然引发了网民们的热捧,视频点击率直线飙升。在新疆与上海之间,激起了美好的文化互动与对应,这诚然更加激励与鼓舞了江寒一行采风人的毅力与信心。特别在前往江寒故乡帕米尔高原的路上,他们听到了柯尔克孜族驯鹰人讲述的“老鹰涅槃”的寓言,深受震撼,灵感如泉喷薄而出,江寒连夜奋笔疾书,迅即写出了一首既充满新疆民族音乐元素,又富于现代性张力的新作《大地之歌》。

  当江寒一行来到自己的

故乡帕米尔高原,别的不干,首先就去拜望了他童年的老师李明亮。他现年已近80,耳聋失聪。从他的口述里,竟解开了江寒的身世。原来,他的父母亲都是守卫边防的军人,无暇照顾儿子。从边防营地到高原小学路途较远,每逢星期一,父亲就将儿子送到河口,由李老师用铁索滑道接他过河上学,待他如亲生之子,课外还手把手教他练手风琴。但有一次,在过铁索滑道时,老师的一根手指曾被铁索割断,这成了江寒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自此,老师便把自己的音乐梦也寄托在他身上。是的,江寒不负老师的苦心培育,终于考上了大学,临别,老师把自己最珍爱的手风琴赠送给了他,希望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人。而此刻的江寒,仍旧用老师当年送给他的那架手风琴,将新作演奏给老师听,老师耳虽失聪,却用眼睛紧紧盯着江寒在键盘上跳动的手指,仿佛能“听”到这首曲子的每一个音符,不禁热泪夺眶而出。不妨说,这首歌,成了江寒交给老师的一张十分优秀而难能可贵的“答卷”。

  《歌声的翅膀》的镜像与造型体现,也十分大气而独出心裁,既有伊犁草原“万马奔腾”的恢弘与壮丽,也有帕米尔高原冰山的纯净与隽秀,展现出一派新疆山水、草原、牧场的诗情与画意。譬如在古城喀什,迪里夏提的叔叔开着一家饭馆,他正是当年的街舞王子。当他将放飞鸽群的信号升起,全城各族的街舞高手都纷纷赶来跑酷起舞,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都赶来献歌比舞,而所有的民间工匠,无论打铁的、钉马掌的、做箩筐的,都成了打击乐手,掀起了一场欢乐的民间歌舞大聚会。摄影镜头或俯瞰或特写,令人目不暇给。透过这场歌舞大聚会的速写,不仅展式出新疆人民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更呈现出他们热爱艺术在精神层面上的充实与快乐。

  全剧高潮,在作为冰山之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脚下,隆重举行了江寒们“石榴籽”组合的新作《大地之歌》的盛大首演式。江寒的恋人夏桐也捐弃前嫌专程赶来,并亲自搀扶着恩师李明亮一起来到现场观赏。该片导演和摄影师,还特别将在慕士塔格峰下首演的火爆场面与上海视频里灯火绚烂的外滩景色交互闪接,中国的东西两“极”互为辉映,新疆与上海遥相应和,让这部融汇了新疆多民族的音乐元素与现代性交响乐质地的音乐作品,灿然绽放出中国人民跨入新时代而自强不息的中国神韵与精神丰采。

《歌声的翅膀》观后感【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