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实用6篇】

时间:2015-01-02 04:38: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 篇一

《流浪地球》是一部让人震撼心灵的科幻电影。观影之后,我深深地被影片所传递出的人类精神所感动,同时也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影片以太阳即将毁灭、地球面临毁灭的危机为背景,讲述了人类为了生存而展开的宏大计划。在这个危机之际,人们联合起来,将地球打造成一艘巨大的飞船,开始了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星际迁徙。这个计划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奉献,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伟大的。

影片中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为了保持地球的温度,人们不得不在地球表面建立起巨大的引擎,这些引擎不仅需要精密的技术,更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奉献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牺牲,有人奋斗,但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我感到非常震撼。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飞船即将通过木星引力弹弓实现星际迁徙,但却面临无法启动的困境。这时,主人公刘培强不顾生死,决定亲自前往引擎核心进行修复。他的举动让我想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命运。这种勇气和担当精神令人敬佩。

观影结束后,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尽管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能够克服一切。《流浪地球》让我明白,人类的未来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只有不断进取、勇往直前,才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

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流浪地球》通过对人类的未来的想象,提醒我们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总的来说,观看《流浪地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展示的人类团结、勇气和奉献精神让人感到无比震撼。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电影,更是一种对人类精神的讴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人类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 篇二

《流浪地球》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科幻电影,它给我带来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这部电影以太阳即将毁灭、地球面临毁灭的危机为背景,讲述了人类为了生存而展开的星际迁徙计划。影片中的人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球居民,而是成为了流浪的星际航行者。他们面临着无尽的黑暗和寒冷,但仍然坚持着寻找新家园的希望。这种坚持和勇气让我深深地感动。

影片中的细节展示了人类在面临危机时的无私奉献和团结合作。在地球表面建立巨大的引擎、修复太阳帆、使用木星引力弹弓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团队合作,只有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够战胜任何困难。

观影之后,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尽管我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等,但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流浪地球》给了我一个启示,那就是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

此外,电影中还提醒了我们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太阳即将毁灭的情景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它。只有保护好地球,我们才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观看《流浪地球》让我对人类的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部电影通过对人类的未来的想象,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奉献精神。它告诉我们,只有在团结合作、勇往直前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够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人类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 篇三

  昨天,爸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但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现在的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面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希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希望时,他们依然希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因此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己,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情节扣人心弦,而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 篇四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 篇五

  春节期间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讲述一个为了自救,人类把地球从太阳身边偷走的故事!

  整场电影看下来,最大的赞叹是对于电影整个场景,真的做得太好了,有点不相信我们国人也能做到这么好的地步了。真的很赞呢!

  故事围绕着回家这两个词,凸显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种精神,而且突出了我们为了人类生存锲而不舍的精神,人类是很努力的,所以在电影里面的空间站的“机器人”莫斯说的最后一句话“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太难了。”

  接着最让我感动的有两个点:

  1.电影中的一个科学家老何在研究最终的线路之前打开他的小烟盒,拿出最后一支烟的时候,看到他妈妈给他留下的纸条“天冷了,记得穿秋裤”。(我看到这个场景鸡皮都起了,这种小细节简直了)

  2.然后就是在中国救援队还在孤军作战的时候,韩朵朵说完那段话,然后其他国家正在逃离的车辆都急转弯,返回去大家一起帮忙,不知道这算个感动的点不算中二,但是我的眼眶当下是湿的。(虽然挺多人吐槽朵朵的台词是个败笔,但是作为一个初中生,能说出这样的话真的已经很棒了)

  而就电影本身来说,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突破:

  1、勇气的突破。中国之前一直没有像样的科幻片出来,市场也一直唱衰,能有勇气开拍并且让它上映,我觉得是需要整个制作团队很大的勇气和信念感的。

  2、故事的突破。大刘原著的世界观有多牛就不用说了,国产科幻片如何自然的加入中国元素,尤其是中国人的语言体系、思考方式,这其实挺难的,毕竟我们看了那么多科幻片都是好莱坞的,早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流浪地球这次做的还挺好的,至少很多细节打动了我。

  3、特技的突破。中国能做出这样的特技我其实一点都不惊讶,惊讶的是如何利用好特效去为故事服务,有技但不炫技很重要。流浪地球也做到了。

  4、里程碑式的突破。这部电影的成功,最大的突破应该是,我们以后肯定会有更多国产科幻片出来了(当然肯定也会有资本使然的烂片),但是最起码观众开始有信心了,那就会做的越来越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都值得被疼爱。

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 篇六

  《流浪地球》描述的是不幸的事情,但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想想自己这个年龄的时候只有《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战役》还有《铁道游击队》等等爱国教育片。现在他们都是这类科幻大片。科幻题材的电影我看过《后天》,那时候是一种震撼的感觉,但《流浪地球》比《后天》还震撼,画面的震撼,情感的震撼,希望的震撼都有之。有人可能说中国为什么前几年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呢,不可否认有借鉴参考的因素,但从零到一是创新,从一加一大于二也是创新,《流浪地球》就属于后者,而且这一次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的主人换成了中国人。

  地球开始了长达2500年的流浪,这样漫长的过程中人类只能栖居底下城,看不到太阳,也看不到月亮,更是看不见曾经的蓝色天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都是那样的渺小,人类也如此。迄今为止从我们的祖先到现在的人类,活着真不容易。对于个人也是异常艰难,小的时候到现在可能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危险擦肩而过,大家试试想一下,如果曾经的某个因素偏差可能我们都看不到现在的太阳。对于我们微不足道的个人,活好当下,珍惜现在,用力的过好每一天。

  坚定的希望是流浪地球上的人类的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我相信我们不能没有希望,如果放弃希望就是一种犯罪。电影中吴京扮演的父亲没有放弃希望,在最后关头驾驶空间站冲向木星氢气层引爆空间站所携带的30万吨燃料;剧中的刘启以及他们的救援团队没有放弃希望,在大家都纷纷撤离的过程中逆向而行去到转向动力中心去重启动力;剧中其他各国救援执行人员在感召下没有放弃希望,最终他们返回基地协助救援。正是在这样的希望之下,他们拯救了地球,拯救了人类,使得地球逃离了木星的吸引力重新回到正常的行驶轨道上来。

  电影的场面再加上3D的效果会给观影的我们视觉的冲击。有北京、上海冰凌的地面,还有被寒冷冰寒封住的央视大裤衩和东方明珠;有地震带来的地壳运动导致建筑物的再次轰然倒塌的压顶;有木星大气波冲击带来的从天而降的火球冲击地面,这些场面的刻画丝毫不输国外大片。情感的叙述也是细腻周到,有父子感情的冲撞,有兄弟之情的磨合,有朋友之情的肝胆相照,所有情感的描述在大环境,大背景的烘托下都恰到好处,直润人心。以致电影结束影院的灯亮起,座位上的人们还久久不愿离去,仍旧沉浸在电影带来的那种氛围之中。

  网上有人说《流浪地球》上映之后将开启中国科幻大片的元年,我非专业人士不敢妄评,我只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是一部好电影,并愿意推荐给周围的朋友,也愿意写一篇观后感来记录它,正如现在正在干的事。

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