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爱丽丝观后感(实用3篇)

时间:2015-07-07 07:38: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依然爱丽丝观后感 篇一

《依然爱丽丝》是一部充满奇幻和想象力的电影,通过略带悲伤的故事情节,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故事中的爱丽丝是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妇人,她经常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往事,却很难记得自己身处的现实世界。这部电影以爱丽丝的视角展示了她在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徘徊,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思考。

电影中,爱丽丝的病情加剧,她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也越来越陌生。她的家人和医生们都试图帮助她,但他们也无法真正理解她内心的挣扎和无助。我觉得这部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所经历的痛苦和困惑。虽然我们无法完全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但电影通过爱丽丝的角度,使观众更能够感同身受。

电影中的奇幻元素也给了我很多启发。爱丽丝在现实世界和奇幻世界之间穿梭,经历了许多奇妙的冒险。这些奇幻的场景和人物让我想起了童年时的梦境和想象力。我开始思考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边界,以及人们对于真实和幻想的定义。电影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现实和虚幻的深入思考。

《依然爱丽丝》的主题曲《Alice》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歌曲的歌词中充满了对爱丽丝的关怀和理解,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更多的共鸣。每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我都会被带入电影中,感受到爱丽丝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这首歌曲成为了我与电影之间的纽带,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电影。

总的来说,电影《依然爱丽丝》通过爱丽丝的视角,展现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面临的困境。故事中的奇幻元素和主题曲也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发。这部电影让我重新思考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以及对于真实和幻想的定义。我相信,这部电影会对每个观众产生深刻的影响,唤起我们对生命和记忆的珍视。

依然爱丽丝观后感 篇二

电影《依然爱丽丝》给了我深深的触动和思考。这部电影以爱丽丝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妇人的故事。通过展现爱丽丝在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徘徊,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记忆的珍贵。

电影中,爱丽丝的病情逐渐加剧,她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她的家人和医生们都试图帮助她,但他们也无法真正理解她的内心世界。这让我思考起我们对于记忆的依赖和对于时间的感知。我们的记忆是我们的一切,它定义了我们是谁,过去的经历和感受塑造了我们的个性和人生观。当我们失去了记忆,我们就失去了自己。

电影中的奇幻元素也给了我很多启发。爱丽丝在现实世界和奇幻世界之间穿梭,经历了许多奇妙的冒险。这些奇幻的场景和人物让我想起了童年时的梦境和想象力。我开始思考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边界,以及人们对于真实和幻想的定义。电影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现实和虚幻的深入思考。

电影的配乐也令我印象深刻。音乐的旋律和情绪与电影的情节相得益彰,给了我更深入的观影体验。尤其是主题曲《Alice》中充满了对爱丽丝的关怀和理解,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更多的共鸣。每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我都会被带入电影中,感受到爱丽丝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

通过观看电影《依然爱丽丝》,我对阿尔茨海默症这种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电影也引发了我对记忆和时间的思考。我们的记忆是宝贵的,它们让我们成为独特的个体,也让我们与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记忆,因为它们是我们独有的财富。同时,电影也让我重新思考了现实和虚幻的界限,以及对于真实和幻想的定义。我相信,这部电影会对每个观众产生深刻的影响,唤起我们对生命和记忆的珍视。

依然爱丽丝观后感 篇三

依然爱丽丝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依然爱丽丝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引言

  在这学期的外国电影史课上,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许多也许并不出名,但却有较深人生/人性含义的电影,单单是这一点便令我对电影有了不同的见解,以前总以为只有所谓的"大片",才能够称之为好电影,有时甚至忽略了电影本身的深刻内涵而专注于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效,但是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老师带领我们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这令我受益匪浅,而在众多电影中,最打动我的,仍是在第一课上老师所放映的《依然爱丽丝》,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是一部获奖影片,所以也并没有抱有太多的期待,然而两个小时后,我却唏嘘不已。

  剧情与赏析

  在此我愿意分享几个最打动我的镜头,时间顺序已记不太清,希望我混乱的思绪不会影响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当女主角爱丽丝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她曾在家人都外出时,打开电脑,播放里面在之前就已存好的短片,观众很快便得知,这是一段教导此时的爱丽丝如何安乐死的影片,里面的步骤很简单,只需几步,也许爱丽丝便会永远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然而,就是这短短几分钟的影片,爱丽丝反反复复看了不下十遍,她已无法记住其中的步骤,这让我感到震惊的同时,更感到了一种无力与深刻的悲哀,当我们丢掉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事业,家庭,甚至尊严,我们想最后为自己做一个了断,却发现,我们连自杀都做不到。也许这才是阿尔茨海默症最可怕的一面,你会逐渐迷失自我,忘掉自我。当药片散落一地的时候,爱丽丝眼中是满满的心疼,她已经无法判断和思考,连最后一点后路也没有了。这一定不是她想要的结局,但是她已经没有选择的机会。

  第二个打动我的镜头,是在家庭聚餐时,爱丽丝想要记住家庭聚会的时间与地点,这时她的两个女儿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丽迪雅将爱丽丝记不住的单词一个个拼给她听,然而安娜却表示有家人在不需要爱丽丝去记住这些东西。我想导演是聪明的,从这么一个小小的情节便看出了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人在家中的状态,也许大多数人的态度和安娜一样,把照顾病人的责任平摊到大家身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去照顾她。但是这真的是病人想要的么?资料显示,很多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在后期十分痛苦的原因是源于自己的自卑,怕自己拖累家人,他们拼了命的想要独立,却被家人亲手拦下,爱丽丝是一个多么要强而坚强的女性,这一刻她将会有多孤独?只有小女儿丽迪亚认认真真的告诉爱丽丝时间地点,顺从爱丽丝的意愿,让她将计划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包容与爱,她相信着爱丽丝,并在一旁鼓励她支持她。爱丽丝并不会真的记住这些时间和地点,但是只要这一刻,她做了,便是对她的一种满足。

  感悟?

  阿尔茨海默症是可怕的,它的可怕不仅在于让人失去记忆,失去自理能力,失去自我,更在于,丧失掉一种感知能力。这就是这种疾病的可怕之处,就像一次死亡,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徒有肉体,却已失去意识。你只能对当下有反应,过了这一瞬,你就会忘记这一瞬。越到电影的末端,我们越能感受这种疾病的'凶狠,它的杀人于无形,失忆是如何剥夺生命感和存在感,如何使你身心分离。人在面临疾病时那种无力和脆弱,像被命运的牢笼囚缚的弱鸟,只能被重重缠缚,苟延残喘,等待结局。试想,有一天,你最亲爱最尊敬的人,那个从你牙牙学语的几岁起就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在未来的某一天,彻底的,遗忘了你。即使你站在她面前,即使你握着她的手,她仍然用平和的如死水一般的目光看着你,就像看着一个陌生人――不,那时的你已经是一个陌生人了,这种心痛,才是最可怕的。当我已经忘掉了我,这具身体里的究竟是谁呢?而如果我的意识已经不在这具身体里,那么这具身体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话至此我想到了最近刚刚看过的电影《超能查派》里面的一段情节,查派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想用神经传感器将自己的意识数据化并传送到另一具身体里面,它的创造者对它说那是不可能的,查派拥有自己的意识,这和其他机器人是不同的,你无法将一个人的意识数据化,这个意识,才是"我",而当意识消失了,那么所谓的"我"便也消失了。

  电影留了一个温暖的尾巴,已经彻底丧失记忆和自理能力的Alice,在听完女儿读给她的故事后,还能辨认出"爱"。这个场景在真实的世界里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电影必然具有艺术性,必定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足以让观众心中一紧,也许原本流转在眼眶中的眼泪,现在便可以落下了。这个结尾不能说震撼,相对于电影进程中疾病的症状对于我们的打击,这个结尾真的算不上是点睛之笔,然而它却是温暖的,让人能够在这样的结局中慢慢放松下来,也能够回忆到爱丽丝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所展现的坚强与尊严,从一个高智商的教授,到一个只能发出无意义低喃的老人,即使她已不再是她,但她仍可以从他人的语句中辨认出"LOVE"。?

  爱丽丝在失忆,其实我们也在失忆,不过我们失忆得慢些。年轻时走过的路、经历的人、见过的风景、遇见的挫折、得到的收获,年纪大一点就渐渐记忆模糊了,仅仅能记住一些片段,它们仿佛完全代表了当时的事件,很多细节已无法追忆。从这个层面说,我们的记忆是不太牢靠的,很多都在模棱两可中,很多也许被我们后来粉饰了,我们也在过失忆的人生,不小心忘记的事、封存的人名、或故意忘记的痛苦、被掩盖的往昔。爱丽丝走得快些,我们走得慢些,要到老朽之年才能遗忘,辛辛苦苦过了一生,想牢牢抓住很多东西,穷尽一生想要记住;可到了生命的末端,命运教我们从容放手、逐一忘记。这样看来,人生就像一个循环,一次周而复始,一次开始和结尾的重合;它不是一条直行线,而更像弯曲的圆形,在生命的暮年,我们将与自己的初始重逢,结局将跟开端咬合。我们将毫无牵挂地来临,也将两手空空着离去。

  然而,我们依然是我们,这就已足够。

依然爱丽丝观后感(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