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城记》观后感(推荐3篇)

时间:2018-03-08 03:35: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24城记》观后感 篇一

《24城记》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陈可辛执导的纪录片,以24个城市为背景,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不同城市的记录和观察,这部纪录片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元的中国。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受感动和思考。

首先,我被纪录片中所展现的城市景象所震撼。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它不断吸纳着人们的汗水和梦想,也不断发展和壮大。在《24城记》中,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故事。有的城市在建设中迅速崛起,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有的城市在历史中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的城市则面临着环境污染和人口过剩的问题。这些城市景象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城市的发展既带来了繁荣和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和问题。作为一个城市的居民,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呢?

其次,纪录片中展现的人物故事也让我深受触动。无论是城市的建设者、工人、商人,还是普通市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梦想。他们或追求物质财富,或追求事业成功,或追求家庭幸福。他们的奋斗和付出,让城市变得更加繁荣和美好。纪录片中的人物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人与城市的紧密联系,也让我思考起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对城市的责任。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们应该如何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呢?

最后,纪录片给我带来了对未来的思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新的城市正在不断崛起。《24城记》中展现的城市景象和人物故事,给我带来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我期待中国的城市能够更加繁荣和美好,我担忧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意识到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等问题。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城市的发展中,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化做出努力呢?

总的来说,观看《24城记》给我带来了对城市和人生的思考。通过对不同城市的记录和观察,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元的中国。它让我认识到城市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和繁荣,也带来了问题和挑战。它让我感受到了人与城市的紧密联系,也让我思考起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对城市的责任。它给我带来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意识到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等问题。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城市的发展中,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化做出努力呢?这些问题都让我深思。《24城记》不仅是一部记录城市变迁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24城记》观后感 篇三

《24城记》观后感范文

  由贾樟柯执导的《24城记》以记录片的手法,再现了1958年成发集团(420厂)从初创迁移到成都,而现在将面临又一次变迁的一段真实历史。影片中有吕丽萍、陈冲等知名演员接近生活本真的表演,再现了国营420厂当年的历史风貌。

  影片名《24城》,这也许是一个标题党,刚开始,我则误解了它。以为《24城》讲述的是因国家建设需要,从祖国的东北迁移到四川成都来的人员,他们分别来自24个城市。看到后来,才了解了《24城》是原来的成发集团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搬迁到新的工业园区,而原来的厂址上将开发成一个地产的住宅项目名称。虽然它取自古诗“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 ,寓意美好。可跟影片的主题关联并不大,且有广告的嫌疑。

  时光流转与时代变迁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留下的则是无尽的落寞与慨叹。复杂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如今,它已成历史。影片分别截取了各个年代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展现420厂曾经的风貌:50年代的大丽,1958年跟着老厂从沈阳迁徙到成都,成为工厂里的第一代女工。她难以忘记在那场千里之遥的迁徙之痛,因为在这条路上,她丢失了自己的孩子。60年代的下岗女工侯丽君,她乐观坚强,他们这一代人承受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他们是改革的牺牲者与奉献者。70年代的赵刚,新一代职工子弟有了多元的选择。80年代的.娜娜,是第二代工人子弟,他们目睹了父母辈再就业的艰辛,从任性到理性……这就是一幅历史的立体画卷,真实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420厂的历史是半世纪中国的历史,每个420人的故事都是一段当代史。特别是有同样国企经历的人,他们更能感同身受。

  老区开发保留了小部分的厂房。其他被开发商开发成华润。24城商品住宅区。历史已经留在了老厂区,在行将消逝中。而工业园新区则蕴涵着420厂的未来。

  每个人都是一本精彩的书。翻开它,书中图满了绚烂的色彩。曾经的艰辛,曾经的艰难跋涉,曾经的辉煌,都已经是过眼云烟。但是,420厂人不会忘记,他们的青春与汗水曾经播撒在这片热土上。共和国也不应该忘记,他们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奉献与牺牲。

《24城记》观后感(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