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精彩6篇)

时间:2014-08-05 02:17: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篇一

雨花台烈士陵园是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象征。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陵园,深受感动和敬佩。在这里,我不仅了解了历史,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烈士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进入雨花台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雕塑。这座雕塑名为“国殇”,象征着为国家而殉国的英雄们。他们以不朽的英雄形象代表着中国革命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在雕塑的周围,陈列着一系列的遗物和照片,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些英雄的事迹和生平。我看到了他们的家书、日记、照片以及他们牺牲时的遗物,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敬佩和钦佩。

沿着纪念碑的台阶上行,我来到了烈士墓区。这里是安葬着无数烈士的地方,每一个坟墓都代表着一个英勇的生命。在墓碑前,我看到了许多人在默哀,有的人跪地烧香,有的人默默地站在那里。这一幕让我不禁陷入沉思。这些英勇的烈士,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毅然投身革命事业,舍弃了生命,为我们争取了自由和幸福。他们的牺牲让我深感惋惜,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烈士陵园的后方,有一座纪念馆。进入纪念馆,我看到了许多展览,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烈士们的事迹介绍。通过介绍,我了解到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参与革命的动机和过程。这些英雄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地区,他们的选择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爱。他们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他们始终坚定地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他们的事迹让我对他们的勇气和无私精神深感敬佩。

参观完雨花台烈士陵园,我深感自豪和自责。自豪是因为中国有这样一群英勇的烈士,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一切。自责是因为我们现在过得太好了,我们享受着烈士们为我们争取来的自由和幸福,却往往忘记了他们的付出。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应该怀着感恩的心,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雨花台烈士陵园是一个让人肃穆和敬佩的地方,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烈士们的牺牲和奉献。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懂得了珍惜生活,感恩国家和人民,同时也激励我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份对烈士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篇二

雨花台烈士陵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这座陵园见证了无数英勇烈士的牺牲和奉献。我有幸参观了这座陵园,深受触动和教育。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他们的精神力量。

进入雨花台烈士陵园,我首先被高大的烈士纪念碑吸引住了。这座纪念碑高耸入云,庄重肃穆。它是对英勇烈士们的崇高致敬,也是对中国革命的永恒纪念。在纪念碑周围,陈列着许多烈士的遗物和照片,这些展品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烈士们的事迹和生平。我看到了他们的家书、战时日记、照片以及他们牺牲时的遗物,这一切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沿着纪念碑的台阶,我来到了烈士墓区。这里是安葬着无数英勇烈士的地方。每一个坟墓都代表着一个英雄的生命,他们在革命事业中英勇献身,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墓碑前,我看到了许多人默哀、献花,他们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意和哀思。这一幕让我深感敬佩和感动。这些英勇的烈士,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毅然投身革命,舍弃了生命,他们的牺牲让我深感敬佩和敬仰。

在烈士陵园的后方,有一座纪念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展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烈士们的事迹介绍。通过展览,我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了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参与革命的动机和过程。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地区,但他们的选择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爱。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难,但他们始终坚定地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他们的事迹让我深感敬佩和钦佩。

参观完雨花台烈士陵园,我深感自豪和自责。自豪是因为中国有这样一群英勇的烈士,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一切。自责是因为我们现在过得太好了,享受着烈士们为我们争取来的自由和幸福,却往往忘记了他们的付出。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应该怀着感恩的心,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雨花台烈士陵园是一个让人肃穆和敬佩的地方,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烈士们的牺牲和奉献。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懂得了珍惜生活,感恩国家和人民,同时也激励我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份对烈士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篇三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南约500米。陵园以自然山林与名胜古迹为依托,绵延数里。这里山丘叠绕,松柏高耸。沿路灌木成林,绿茵如毡。自1927~1949年,约有10万革命志士殉难于此。2010年5月1日,我们《今日家教》小记者下江南采访团来到这里,缅怀用热血和生命造就美好河山的烈士英雄。

  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一个共产党人,年轻而英俊,强健而魁梧。身上却衣衫褴褛,伤痕累累,双腕还带着被挣断的沉重铁链。那紧握的双拳,那紧闭的双唇,那愤怒的眼神,仿佛正怒视着凶恶的刽子手。

  巴金在散文《日》中写道: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的死。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正是怀着这样一种信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作为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我们应当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并继承革命前辈遗志,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视下,我们庄严的宣誓:“……缅怀先烈,牢记传统;不畏艰苦,努力拼搏,踏实做人;为青春的理想而努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努力奋斗!”

  当我走出陵园,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再次拥入在祖国的怀抱之中,我感觉我的心已移植入这块神圣的净土,接受这场灵魂的洗礼!

  我爱我的祖国!祖国在我心中!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篇四

  一天,我来到了南京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这里安静、肃穆。

  一入园,一眼望见高高的烈士纪念碑,上面雕刻着很多的革命烈士像,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小的、有农民、有学生,有的握紧拳头,有的向正前方凝望着,一群群白鸽在这里飞来飞去。

  继续向里走,有知名烈士纪念馆,例如邓中夏、罗登贤,在这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为了宣传革命秘密建立地下印刷厂的故事。

  雨花台烈士陵园埋葬了十万余名烈士,这些烈士在这里英勇就义,长眠于此,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们,感谢先烈们,是他们用生命换来和平的生活。我们想要一个完全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要除掉全部疾病和破坏,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以告慰烈士的亡灵。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篇五

  去南京期间,在朋友的热情邀请下,瞻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实在是很受教育,不虚此行。

  南京雨花台原本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区,明清时代被列入“金陵十八景”。然而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成为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的主刑场。这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的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壮烈牺牲,这里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会议作出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雨花台开始全面绿化造林、修建道路的工作。1950年建起了奠基纪念碑,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纪念性标志。1984年4月破土兴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1988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据说以前雨花台烈士陵园也是收门票的,但现在已经免费开放,供群众缅怀为国捐躯的烈士们。雨花台的建筑古朴典雅,简洁庄重,具有民族风格,

  走进白色花岗岩墙面的雨花台纪念馆,展厅陈列的烈士大多非常年轻,牺牲时平均年龄不足30岁,有些还没有结婚甚至没有恋爱过,年龄最小的烈士是年仅16岁的袁咨桐,他在临刑前一天,在一张自己的照片背面写下了“永别人世”的绝笔,这张斑驳的相片如今陈列在展馆里。170位烈士中,约有60%受过良好教育,从介绍和留下来的照片看家境优越,很多都是名牌大学毕业: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许包野烈士曾留德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施滉烈士当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英名榜上有2401位烈士,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烈士们长眠在这里 。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篇六

  清明节快到了,学校为那里纪念那些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们,组织我们在半日实践活动去烈士陵园扫墓。

  到了烈士陵园,一下车,就被那庄严肃穆的景象淹没了。只见那一棵棵松树,柏树整齐的排列着,看上去仿佛就是一名名革命烈士手持兵器,守卫在两旁。走过台阶,一座高大的石碑映入我的眼帘,看上去十分宏伟,我们来到石碑下面,随着那高亢,明亮的音乐声在耳边响起,我们献上花圈,异口同声地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们不会忘记这些誓死捍卫祖国的勇士们,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低下头来向他们鞠躬,细细回味着烈士们的生平事迹,回顾他们的不朽战斗历程,他们当中不仅有团长,指挥员,还有普通战士,他们把全部的怒火凝聚在枪口,对准那些侵略者疯狂扫射,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前面的战士倒了下来,后面的战士又冲了上去。祖国胜利了,人民解放了。我被他们深深感动了,他们无愧与祖国,无愧与人民,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是祖国的英雄,是人民的英雄,他们用宝贵的生命,用激昂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曲英勇的战。我为这些最可爱的人,献上一份哀思,一份祝愿,安息吧,英雄们!你们是我们的骄傲!

  回来的路上,我看到车来车往,深深意识到,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革命烈士的心血换来的。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