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推荐6篇)

时间:2016-02-09 03:48: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一

近日,我观看了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纪录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客观的回顾,该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奋斗,让我深受触动。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影像记录,片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教训。片中的许多历史瞬间,如党的一大会议、长征、抗战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观看中,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发展。影片中展示的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

影片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和领导能力。在各个时期的艰难环境下,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全党和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敌人的阻挠,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胜利。这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做到自我革命,从而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通过观看《永远在路上》,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共产党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引领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影片中展示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让我感到自豪和自信,同时也让我深刻明白,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回顾,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二

近日,我观看了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和卓越领导。

《永远在路上》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影像记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到现代的发展历程。整个影片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经验教训。影片中的许多历史瞬间,如党的一大会议、长征、抗战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观看《永远在路上》,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影片中展示的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

影片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和领导能力。在各个时期的艰难环境下,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全党和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敌人的阻挠,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胜利。这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做到自我革命,从而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通过观看《永远在路上》,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共产党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引领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影片中展示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让我感到自豪和自信,同时也让我深刻明白,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永远在路上》是一部给人以深刻启示的纪录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回顾,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三

  中纪委又放大招了!连日来,由中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并迅速掀起收视高潮。落马高官现身说法,透露鲜为人知的贪腐细节,剖析思想滑坡的心路历程。昔日身居高位者,如今以这种方式再次亮相,反差之强烈,令观者感慨万千。

  “廉”、“腐”两路,对应着不同的人生图景。这些“笼子里的大老虎”,若一直顺着“廉”路走,践行为民情怀,大抵会拥有安稳生活,实现人生价值;可一旦沾了“腐”字,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便只能如片中那般。腐败的后果摆在眼前,而腐败的原因,往往出于理想信念动摇:“喝点酒有什么不好,喝点酒多有气氛”,“生了一场大病,这个时候思想就抛锚了”。这些真实的心路历程实在让人痛心。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前,中纪委再推力作,彰显出中央坚定的反腐决心,也为全党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提醒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补足精神钙质、警惕“糖衣炮弹”。

  《永远在路上》亮出了此前的反腐成绩,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标明了反腐决不放松的态度,是一份坚定不移的宣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如果说思想建党重在强基固本,那么制度建党则更像是在立柱架梁。与时俱进扎紧制度笼子,亮明底线、红线、高压线,让“不敢腐”、“不能腐”印刻于心,“不想腐”才能成为真正的思想自觉。就目前来看,我们还需要在扎紧笼子方面继续强化,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实现反腐从治标向治标与治本并举转变。

  “拍蝇打虎”只是手段,反腐倡廉从来就不是为了抓几个人了事,最终目的是重构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有这么一个比喻,“如果河里有一两条鱼死了,这是鱼的问题;如果有一片鱼、一群鱼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污染,水生态出问题了。”所谓“万物尽秋气,一室难为春”,只有一边解决鱼的问题,一边解决水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提升。“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营造良好风气,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扫除“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被动腐败,“百花齐放春满园”方才可期。

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四

  连日来,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在我省引起强烈反响。

  广大党员干部认为,该片以案为鉴,以案明纪,警钟长鸣,具有很强的示范、警示和教育意义。英山县委书记陈武斌收看专题片后写道:“内心很震撼!官多大都没特权,小违纪也是大事情。”宜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旭辉说:“很多领导违纪都是从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开始的。因此,防线一定要把住,作风建设一定要加强。”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收看后表示,该片激励自己更加奋发有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派驻省总工会纪检组组长刘业发表示:“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做践行‘四种形态’的‘啄木鸟’。”黄冈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立兵表示:“要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做党规党纪的拥护者、监督者和践行者。”孝感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剑表示:“不忘初心,坚守责任,用优良业绩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各界群众自发收看该片,一些群众还将观后感与他人分享。浠水县食品经销商申奥发微信感言:“官风巨变,带动社会风气转变,奔小康更有信心了。”朋友圈纷纷点赞。

  据悉,我省各地各单位把收看该片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升“四个意识”,筑牢纪律防线,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

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五

  中央纪委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经播出3集。这几天很多媒体都在深挖这部大片的细节,描绘贪腐的套路,甚至有些媒体还帮着计算起了反腐的成本。这样的解读除了吸引眼球外,似乎和这部片子的警示本意有着南辕北辙之嫌。其实,这部片子至少可让人领悟到以下七点深意:

  展示全党全国人民的反腐意志

  中纪委拍这样的反腐大片,不是想证明自己的业绩,也不是在故意刻画细节,而是想通过展示审查的严格细致,凸显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全党全国人民支持反腐的“民心”,再度表明:不管是谁,不管哪个级别,不管以哪种形式,只要腐败了就会面临党纪国法的严惩。因为腐败人员不仅有纪委在盯着,而且有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盯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永远在路上”指的是哪条路

  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这绝不是一句套话。我们走的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开展什么工作,评价任何功过,都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公平正义。而腐败和歪风邪气不仅侵害人民的直接利益,还在毁坏社会的公平正义,摧残人民对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和腐败及歪风邪气战斗!这就是“永远在路上”的含义!

  反腐成本应该这么算

  成本,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用在反腐上意义就深了,一些人质疑反腐成本,其实就是想质问:这样反腐值不值、对不对?这样发问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反腐是在“治病”,是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没有健康的“肌体”,什么都等于零,所以这个“本钱”要舍得下。一些人甚至把“经济不景气”也归咎为反腐的过错,这是真正的无知,没有公平的市场规则,没有清朗的政治生态,再繁荣的经济人民也不能分享,那样终究会失去“民心”这一最大的成本。这笔“账”一定要算明白!

  腐败游戏官员们真的玩不起

  在这部大片里,看着那么多官员忏悔,让人涌动出一份感悟:腐败游戏,官员们真的玩不起。官员们所有的荣誉、自尊和自信其实都是建立在自己对权力公正性的.尊重和维护上的,一旦开了以权谋私的口子,不管有没有被查处,人格早就碎了一地。在行贿者的眼里,这样的官员不再有任何的级别,对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尊重。腐败官员的确谋取了巨额利益,但行贿者从官员们那里获取的利益更多更大,而且胃口越来越难满足。最后的结局,常常是贪腐官员对行贿者俯首称“臣”,实在是太傻太悲凉!

  再深的套路也有起底的时候

  做局越深,自己陷得也会越深,甚至不能自拔。在这些腐败套路中,归根结底有根利益的主线在。拉出这根主线,不管上面“挂”了多少人,盘了多少结,拐了多少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这根利益链条必然侵害周边众多相关方的利益、乃至普通群众的利益,进而引发人们的反对。所以不管腐败的局做得多深,多隐蔽,最终都会展现出这样的困局。起底只在早晚,没有例外!

  正风反腐动力在这里

  最近朋友圈流行着一个励志故事:通往山顶的山路难行,一位健壮的男人背个小包已是气喘吁吁。当他看到一个女孩背着一个小男孩从身旁走过时,便同情地对她说:“小姑娘,你背那么重的小孩一定很累。”女孩回答说:“你背的是包袱,但我背的是我的弟弟。”这个故事寓意深刻,用在这里也很贴切。正风反腐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每一位民众的福祉,绝不是包袱,所以在正风反腐的路上,应该有决心、有力量、有梦想、有责任、有使命,不会累!

  播放节点很耐人寻味

  到目前为止,各地的换届选举工作还在进行中,用这样一部大片教育即将走向重要岗位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警示我党的生存危机、展示我党刮骨疗毒的勇气、重塑人民对党的信任都是极好的,极有用的。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看片和感悟,还要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在心中“生根发芽”,用实际行动让人民感受到“开花结果”!

  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永远在路上》寓意着我们党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次新长征。在人民的支持下,在全党的努力下,新长征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六

  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于10月17日晚8时播出第一集——《人心向背》。透过那直指人心、触及灵魂的震撼与震慑,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强化警示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党员干部的深切关怀和帮助、保护。

  是的,那些已经或者即将成为阶下囚的官员,在过去也曾有过辉煌、成绩和荣耀,但是,在一系列耀眼的光环之中,他们却迷失了党性,或被金钱亮瞎了双眼,或被美色拖进了漩涡,或被其他各种利益诱惑裹挟,背弃了组织,背弃了自己的入党誓言,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嘱托,最终从他们引以为傲的权力之巅跌落,成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对他们而言,这是一次不可逆的人生经历,他们有责任、有义务、更有必要把这个过程交代清楚,是什么让他们从奋发有为的好干部,一步步变成阶下囚,是什么让他们违背了入党时面对党旗所立下的铮铮誓言,又是什么让他们逐步违背了自己的初心,从为人民服务,变成为自己的欲望服务……

  思想的滑坡是最可怕的滑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永恒的课题,容不得丝毫放松。一个个高官的落马,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我的迷失、思想的偏差,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位高权重的人一旦思想决堤,行动上便会一泄千里、溃不成军,最终导致政治生命及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所谓大道至简,然而如此简单的道理,受党的教育这么多年的落马高官们岂能不知?是外界的诱惑太重,还是自身的定力不够?答案应该一目了然。

  市场经济大潮确实泥沙俱下,但不忘初心、廉洁自律、奋勇前行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不变追求。为什么那么多党员干部在花花世界、五光十色中能够坚若磐石、固守底线、挡住各种糖衣炮弹的侵袭而百毒不侵,为什么总有极个别党员干部在权钱色的诱惑中弱不禁风、无法自持?战争年代,钢铁意志决定战争的胜利,和平建设年代,钢铁意志同样决定建设成败。而极个别党员干部没倒在战争年代敌人的炮火中,却经不起和平时期权钱色的考验成为党的事业中的落伍者,极其可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朝诗人郑燮的名言,用在共产党员的身上恰如其分。诚然,共产党员就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可以迎着敌人的枪口勇往直前,可以冒着枪林弹雨决不后退,可以为人民服务而不顾自己的安危,因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赢得了历次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新天地。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严明纪律以及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落马高官的蜕变,无不从思想的变化开始,而思想的变化,无不源于外部环境的诱惑。对共产党员来说,共产主义信仰是发自内心的,决不是空谈。极个别供奉神仙乞求保佑、疯狂占有金钱达到痴迷程度、生活作风糜烂纵欲无度者,一旦偏离了正确轨道,违背了党章党规党纪的要求,便如同堕入不归之路。

  从好同志到阶下囚,落马高官的忏悔直达心灵深处,触动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灵魂,所产生的震撼力、冲击力是巨大的。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警示片《永远在路上》,确实实现了预期效果。

中央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