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精彩6篇】

时间:2014-03-04 08:25: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一

《感动中国人物》是一档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通过讲述一些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向观众传递爱与温暖。近日,我有幸观看了其中一期节目,深受感动。这期节目讲述了一位年迈的农村妇女郭奶奶的故事,她用自己的善良和勇敢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郭奶奶是一个贫困的农村妇女,丈夫早逝,她独自抚养着两个年幼的孙子。尽管生活艰辛,但郭奶奶一直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她用自己的双手努力种地,勤俭节约,尽力给孙子提供一个温暖的家。面对困难,郭奶奶从不退缩,她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一个暴雨夜。郭奶奶家的房子被洪水冲垮,她和两个孙子失去了住所。面对无家可归的困境,郭奶奶没有放弃,而是带着孙子四处奔波,寻找帮助。最终,她们被一家善心人士收养,并帮助他们重建家园。郭奶奶感激不尽,她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赢得了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郭奶奶的伟大和坚强。她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爱和勇气。她不仅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教育了孙子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郭奶奶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只要有信念和勇气,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这期节目让我深受感动,我为郭奶奶这样的普通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用自己的善良和勇气,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性的伟大和力量,让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不一定是那些获得荣誉和财富的人,而是那些默默奉献、无私奉献的普通人。

通过观看《感动中国人物》,我被深深触动,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伟大。我相信,在每个角落,都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用自己的善良和勇气,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希望自己能够向郭奶奶这样的人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善良去感染身边的人。感谢《感动中国人物》这样的节目,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上真正的美好和温暖。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二

《感动中国人物》是一档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通过讲述一些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向观众传递爱与温暖。我最近观看了其中一期节目,深受感动。这期节目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志愿者小李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心,感动了无数人。

小李是一个普通的青年志愿者,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孤寡老人、残疾人还是孤儿院的孩子,小李都会主动伸出援手。他用自己的爱心和关怀,给这些人带去了温暖和希望。

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一次地震灾害之后。小李得知一个偏远山区的学校被地震摧毁,学生们失去了上课的场所。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前往那里,为孩子们搭建临时教室。尽管条件艰苦,但他始终坚持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他们并不孤单,有人关心他们。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李的善良和勇气。他虽然没有太多的物质财富,但他却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用自己的善行激励了周围的人。

这期节目让我深受感动,我为小李这样的普通人感到自豪和敬佩。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改变了他人的命运,也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性的美好和力量,让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并不遥不可及。

通过观看《感动中国人物》,我被深深触动,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伟大。我相信,在每个角落,都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希望自己能够向小李这样的人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身边的人。感谢《感动中国人物》这样的节目,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上真正的美好和温暖。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三

  TVB主持人陈贝儿在《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获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去年陈贝儿凭纪录片《无穷之路》深受欢迎,在《无》中,她每到一个拍摄地,都尽可能深入体验当地生活,亲身经历各种职业,融入当地人生活。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陈贝儿的颁奖词:“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以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对于获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陈贝儿谦称:“作为媒体人,通过镜头传递真实故事是份内事。2021年很难得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部纪录片,见证并展示了祖国脱贫攻坚成果,传递正能量给观众。未来将再接再厉,用心说好中国故事。”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四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21年。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

  其中,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在列。91岁,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顾诵芬生于书香门第,7岁时在北平时,目睹日军轰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报国。自1956年起,顾诵芬先后参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机型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并创造性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顾诵芬父亲顾廷龙和母亲潘承圭都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旧居在望星桥。顾廷龙逝世后,顾诵芬按照父亲临终前“将藏书一部分捐赠母校”的嘱托,分两次从北京专程到苏州,把父亲生前收藏的4000册(套)珍本、孤本、善本藏书捐赠给苏州一中。为此,苏州一中专设“顾廷龙赠书珍藏室”。

  2019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顾廷龙、顾诵芬两代名人的手迹、图纸手稿、工具仪器等90件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66件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顾诵芬院士从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国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砺行程。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五

  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已经百岁的杨振宁对儿时的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杨振宁颁奖辞: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六

  顾诵芬,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在7岁时,曾亲眼目睹日本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于是从小就立下了“保卫中国的蓝天”的志愿。长大后,他报考了浙大、清华、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录取。毕业后,他就投入了祖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1967年,顾诵芬担任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瞒着爱人亲自坐上飞机上天观测。

  顾诵芬颁奖辞: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