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6篇)

时间:2017-07-01 06:26: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篇一

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并被它所展现的壮丽景色所震撼。这座大桥不仅仅是一项工程壮举,更是一座连接三地的交流纽带,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在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

首先,港珠澳大桥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桥长约55公里,其中主桥长29.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在我驶过大桥时,我感受到了它的巨大规模和雄伟气势。大桥的设计非常精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虑,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大桥还设置了多个出入口和服务设施,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休息。这些细节的考虑使得大桥不仅仅是一座工程,更是一项人性化的设计。

其次,大桥所带来的交流和便利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使得这三个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我在大桥上看到了很多车辆和行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因为大桥而相聚在一起。这种交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流,更是文化和思想上的交流。大桥的建设使得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居民能够更加方便地互相访问,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最后,港珠澳大桥也给我留下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深思。大桥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然而,我也看到了大桥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大桥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的因素,采用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此外,大桥还设置了公共交通和自行车道,鼓励人们选择低碳出行。这些举措让我看到了大桥建设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也让我对未来的环境保护充满了信心。

总的来说,港珠澳大桥是一项令人瞩目的工程成就。它不仅仅是一座连接三地的大桥,更是一座象征着中国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实力的标志。我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并期待着更多类似的工程项目的建设,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机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篇二

港珠澳大桥的壮丽景色和独特设计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座桥梁不仅仅是一项工程建设,更是一座艺术品和奇迹,体现了人类智慧和技术的结晶。

首先,港珠澳大桥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当我驶过大桥时,我被桥下的碧海和蔚蓝天空所震撼。大桥的设计非常独特,桥身横跨大海,仿佛一条巨龙腾空而过,给人一种壮丽和激动人心的感觉。同时,大桥两侧的风景也十分美丽,有青山绿水,还有迷人的海岛和渔村。这些景色与大桥的结合,给我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中。

其次,大桥的设计和建设技术令我赞叹不已。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复杂的工程,需要克服众多的技术难题。大桥的建设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大桥还设置了多个智能化设备,如风力传感器和地震监测器,以及应急救援系统,保障了大桥的运行和安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港珠澳大桥所带来的便利性和经济效益也让我深有感触。大桥的建设使得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促进了这三个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大桥的开通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出行和交流,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机遇。这对于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也体现了大桥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

总的来说,港珠澳大桥是一项令人惊叹的工程建设。它不仅仅是一座连接三地的大桥,更是一座充满艺术和奇迹的建筑物。大桥的壮丽景色、独特设计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港珠澳大桥将成为中国工程建设的骄傲,也将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机遇。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篇三

  虽然早已久慕港珠澳大桥的盛名,却是一直无缘得窥其貌。正好,学校组织我们去观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我才有幸一睹其风华绝代的英姿。

  晓月银钩花初绽,歌舞瑶台宴正欢。玉皇酒醒寻碧带,唯见游龙卧清湾。举世闻名的港珠澳大桥,东西绵延数十公里,沟通港珠澳三地,如一条巨龙,静卧在伶仃洋的万顷碧波之上。远望港珠澳大桥,它真的彷如一根仙人们遗落人间的玉带。它纤细柔美,蜿蜒绵长,悠悠渺渺,伸向天际,又在人们目力所极之处消失于云海之间。近看港珠澳大桥,它却是一条遒劲有力、雄伟壮观的钢铁巨龙。它如同是堕入人间的敖广,一会儿作神龙摆尾状戏水弄澜,一会儿又逞飞龙在天状怒射苍穹。在它身上,刚与柔被同时赋予;在它身上,力与美在双双绽放!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主桥东起香港新界大屿山岛西北部散石湾,向西依次经过珠江口铜鼓航道、伶仃西航道、青州航道、九洲航道,止于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全长约55公里,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6.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此外,大桥还在沿途设置了多个观景平台,从上面一览碧海、蓝天、绿岛、白云,非常惬意。大桥下还有许多绝美的海岛,日落时便有最美的景观。如若到时,你也正好驾车路过,便就能有幸领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港珠澳大桥的壮伟,不仅源于它的气度和绝美,更源于人们为它所耗费的心力和汗血!港珠澳大桥的构想最初在1983年提出,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总投资达720多亿元。整个工程,从立项、审批到设计、建设,无数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港珠澳大桥,它不仅是我们中华巨龙的象征,更是我们大国工匠的丰碑!

  看着港珠澳大桥,你会不由得涌起一阵由衷的敬意和自豪。你会感慨大国工匠勤劳智慧的伟力;你会惊叹盛世中国日新月异的华彩;你更会情不自禁地缅怀起历史的舞台上我们泱泱华夏炎黄子孙曾经的文明与强盛,屈辱与悲歌。曾经的我们,也曾雄立于世界的巅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有过文景之治,我们有过贞观长歌,我们有过两宋的风流,我们有过康乾的盛世。我们也曾是天朝上国,我们也曾威慑海外。

  只是,月满则亏,盛极必衰。我们也开始做起了掩耳盗铃夜郎自大的迷梦!终于,我们家园故国的朱门被敲开。从此,烽烟遍地、饿殍千里,不再被上天眷顾的我们开始了沉痛的近代史。愤怒孕育希望,不甘哺育梦想。黑暗不能永远遮盖光明,落后就要挨打的经历给予了我们坚持的勇气和奋进的动力。

  如今,我们又重新崛起,怎能不五味杂陈;如今,我们又再逢盛世,怎能不热泪盈眶;如今,再看到壮伟的港珠澳大桥,我只想默默地祈祷和祝福:我最美的中华啊,我最爱的中华,只愿您能永远繁荣昌盛,宁静安详!只愿您能永远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篇四

  《港珠澳大桥》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号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展示了大桥项目涉及地质、水文、环境、防风以及满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复杂的建设难题,将大桥主体工程桥、人工岛、隧道三大部分的设计理念和世界领先的关键技术如万花筒般呈现出来,大桥的建设者孤岛筑梦、奋战七年的峥嵘岁月载入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史册,举世瞩目的大国工程闪耀伶仃洋上。

  港珠澳大桥的完工是世界的又一大奇迹,这份奇迹的创造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夜以继日的付出及精诚通力的合作。在伶仃洋上“作画”,在大海深处“穿针”,我们的工程师顺境不骄,逆境不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海上搭积木,海底穿针线,为了对接34个隧道结构,数万吨沉管在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处进行无人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滴水不漏。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造就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就就骄傲自满,不求上进。要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对于每一件小事,都要认真对待,不要敷衍了事。要培养自己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毅力和韧劲,干一行爱一行,保持对于职业的敬畏心和忠诚度,做一个工作中的好工匠。

  作为工程师,我会以工匠精神为榜样,扎扎实实一步步走,精益求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篇五

  奇迹从来都不是大自然的专属,而我们始终都在创造奇迹。我们时常感叹于兵马俑的壮观,万里长城的雄伟,但我们更应该赞赏的是这些正在创造奇迹的人。

  历时9年的港珠澳大桥建设,有成功时的喜悦,有失败时的不屈。影片中最让我影像深刻的是在E15沉管隧道两次沉放失败,第一次沉放失败时总工程师林鸣紧紧握住自己颤抖的双手告诉大家不要灰心,我们可以卷土重来;三个月后第二次沉放失败时所有人都哭了,但林鸣总工程师强忍住已经在眼眶打转的泪水告诉大家我们还可以重头再来;当第三次沉放成功的消息传来后,满屋子的寂静,林鸣总工程师也终于将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他慢慢的坐下靠在椅子上,享受着这一份少有的平静。

  项目组本着“人不虐我,我不虐人”的心态组织项目员工在电影院观看了《港珠澳大桥》的记录影片,但在影片结束后我发现我还是被虐的体无完肤。

  他和她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相遇,他和她在港珠澳大桥上拍摄属于她们的幸福,他和她在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走进婚姻的殿堂。片中采访一对正在港珠澳大桥上拍婚纱照的情侣时,她们说:“我们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相遇,港珠澳大桥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所以我们选择在这里见证我们的幸福”。是啊,人的一生有多少个9年,从20出头的小伙开始到建设完毕也已到了而立之年,说他们将“青春”都献给了港珠澳大桥也一点都不为过,但在生命中有这样一段时光,也是属于她们的骄傲。

  “人努力,天帮忙”、“我们没有教练,我们就创造了很多方法”,影片中林鸣总工程师这样说道。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正是有这样的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才能将这“现代奇迹”创造出来。9年的建设让他们都不再年轻,也让他们错过了很多,他们有的错过了儿女的成长,有的错过了对妻子和父母的陪伴,但他们都是中国工程奇迹的最美建设者。

  影片最后林鸣总工程师完成了自己“港珠澳大桥马拉松”的梦想,他沿着大桥小跑,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襟,但他始终笑容满面,因为脚下走着的是属于他们创造的奇迹。也可能只有在这个时候,看着这位工程师的背影,才发现他已是一个到了退休年龄的花甲老人。而我作为全国广大建设者中的一员,我们会一直将您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传递给一代又一代最美建设者。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篇六

  《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渝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全长55公里。这座世纪大桥的宏伟与壮丽,远远地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贯穿整个电影的,是情感。尽管大桥是现代史上最长海上桥梁,建造过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闫东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宏伟。正如影片中,“比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因此,对比起数据成就,电影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六年去筹备,用了八年去建设,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这么多工程人员的青春,便放在了这大桥建设上。有人从二十多岁干到三十多岁,也有三十多岁,现在已成中年男子。从前的单身汉,转眼成家立业,却不忘了穿着婚服在即将竣工的大桥上走走拍拍,有人携妻带眷到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为大桥奋斗,一座桥,有汗水,也有泪水。无论是总工程师还是一位焊接的小工,为了建好这座桥都热情投入,甚至把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亦因此他们都成了“英雄”。通过导演细腻的镜头,留在观众的心中,让大家每当奔驰于港珠澳大桥上,隧道中,都会想起因为他们,才有这外媒口中的“现代七大奇迹”。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