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实用6篇】

时间:2015-05-05 05:47: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长津湖》观后感 篇一

《长津湖》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影片讲述了中朝两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保卫祖国、捍卫和平、守护家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故事。影片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将观众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沉重与伟大。

首先,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打动了观众的心。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动人的情感,他们身上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家园的深深眷恋让人动容。尤其是男主角杨根思,他虽然身临险境,但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他不仅在战场上勇敢无畏,还在生活中给予了他人无私的帮助和关怀。这种真挚的情感让观众们感同身受,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力量。

其次,影片通过精彩的战争场景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抗战的精神。影片中描绘的战争场面非常真实,炮火纷飞、硝烟弥漫,让人仿佛亲临战场。在这个残酷的战争年代,中国人民面对着敌人的侵略与压迫,却从未屈服,始终坚守着信念,浴血奋战。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和平与自由,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和感慨,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人民充满敬意。

最后,影片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反思,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影片中的角色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他们在生死面前充分认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和平的可贵。因此,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更加深刻。这让人们思考,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和维护。同时,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应该以和平为宗旨,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的来说,电影《长津湖》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感人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中朝两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影片不仅让观众们深受触动,也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影片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反思,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这部电影让人们对爱国主义精神和和平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长津湖》观后感 篇三

  战争电影巨制《长津湖》在万众期盼中终于登上了大银幕。特殊的题材、创纪录的投资、超强的创作阵容,都预示着这将是一部史无前例的重磅影片。该片的票房预售、想看指数均在同档期影片中排名第一且遥遥领先,必将在国庆档期掀起全国观众的观影热潮。

  《长津湖》的上映也将抗美援朝战争片创作推到了新的高点。据笔者统计,自1956年《上甘岭》上映至2019年,正式上映或播映的抗美援朝战争片仅21部。而2020年以来包括网络电影及已立项的电影在内,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在短短两年内已达12部之多。抗美援朝题材已成为中国战争片一个潜力巨大的富矿,抗美援朝战争片创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作为第一部表现长津湖战役的战争片,《长津湖》填补了一个题材空白。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凭借钢铁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击败了美军最精锐的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打出了令世界瞩目的国威军威,一举扭转了战争局势。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首登银幕,无疑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长津湖》的史诗性叙事实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片的一次重要突破。该片在同题材创作中首次采用了全景式、文献式的“正史化”叙事方式,建构了由决策指挥的高层视点、基层连队的微观视点以及美军的他者视点“三线并行”的叙事结构,展现了从作战决策至长津湖战役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历史。影片尝试以客观、理性的方式回顾历史,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和胜利的必然性,反映了作为胜利者叙事的高度文化自信。

  该片也是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英雄主义叙事。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主人公伍氏兄弟前赴后继奔赴战场,与雷公、余从戎、平河等战友用热血与生命保家卫国,兄弟情、战友情感人至深。与之呼应的是另一个并行故事:毛岸英向彭德怀主动请缨,毛泽东将儿子送上战场,而岸英最终将热血洒在了异国土地上。这些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战士们,都是共和国永远铭记的英雄儿女。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最残酷惨烈的战斗之一,志愿军将士在严酷的战场环境中,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影片《长津湖》艺术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残酷悲壮:铁道列车被炸的惨烈,乱石阵上的隐忍,通信塔之战紧张激烈,新兴里战斗气壮山河,指导员梅生退伍了亦重返战场,老兵雷公壮烈牺牲,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片尾“冰雕连”令敌人亦为之动容……影片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惧强敌、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英勇无畏、震撼天地的战斗精神,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值得注意的是,该片还是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前传,伍六一向许三多讲述的那个“九死一生”的抗美援朝故事,正是《长津湖》中第七穿插连的长津湖战史,“不抛弃,不放弃”的经典名句也找到了源头。新兵伍万里与许三多之间的关联,不仅是英雄钢七连的传承,也是中国军队的精神传承。

  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从《上甘岭》到《长津湖》,抗美援朝战争片始终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主题、革命英雄主义的人物模式以及阳刚的崇高美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长津湖》重述抗美援朝历史,无疑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启示意义,它们仍是作为民族意志、国家立场政治宣示的宏大叙事,是反帝反霸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回响,发挥的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激励功能。《长津湖》的上映说明,这段非凡的历史,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精神财富。

《长津湖》观后感 篇四

  外面,风呼呼的刮着,雨哗哗的下着,地上到处都是雨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长津湖》。尽管外面狂风暴雨,但是电影院里座无虚席。

  影片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突然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英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看着一个个军人牺牲倒下,观众们哭得稀里哗啦,我也瞬间落泪了……最终,我们的志愿军打败了有飞机大炮的美军,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如今,我们的祖国多么强大,我身为中国人很自豪,很骄傲。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我爱我的祖国!

《长津湖》观后感 篇五

  电影《长津湖》再次展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志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支援朝鲜,保家卫国的壮丽场面。看到那激烈的场景,使人肝肠寸断,泪流满面。志愿军那大无畏的,打击美帝的英雄气概令美军胆怯,当他们面对冰天雪地那一尊尊战地如冰雕般的战士,敬佩的脱帽致哀,明白了中国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知道了为什么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他们屡屡失败的原因,由衷感叹到有这样一支军队,是无人能战胜的,而撤出了朝鲜战场。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争得了这后几十年的太平。让我们永远记住为国捐躯的英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永远怀念我们伟大的英明的领袖毛泽东。

《长津湖》观后感 篇六

  离开电影院后,我的心情依然澎湃,不能平静。荧幕前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们的战斗画面依然让我热血沸腾。我深感即使现在的我们没有被敌人残酷对待,也不能替曾经身披战衣的英雄战士们去原谅。我们更不能忘记,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是先辈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你们吃过零下40度的土豆吗?你们被土豆“嘎嘣”断过牙齿吗?你能想象,卧在冰雪下,靠冻土豆果腹的悲壮吗?看完影片,丰衣足食下的我们,应该为浪费粮食而觉得羞愧。

  两军交战前,是美军感恩节前夕。一边零下40度,中国志愿军贴着峭壁,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冰冻但不至于硬得吃不下口的黑土豆果腹;另一边,美国兵不只是带着坦克、轰炸机、炮弹来中国的领土,他们甚至打战都不忘带上火鸡、培根、咖啡、高脂肪的饼干巧克力和各类罐头……就是这样,美军还抱怨着天气过于寒冷。如果不是看了历史的资料,你都不相信,这样讽刺鲜明对比的画面,竟然是真实的。

  但是这样艰苦的战斗环境,依然不能压住我们决心战胜,赶走美军的气势。毕竟,我们的英雄是坦克、轰炸机等那些先进武器都不能让我们退缩的军队。对于只想舒服打战的美国军队来说,他们当然不能理解“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其实,印象深刻的还有影片里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革命烈士们用一拳拳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他们为我们铺下的和平道路上,我们新一代的少年们定要好好学习,不忘历史,励志前行,壮大祖国的未来。

《长津湖》观后感【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