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精彩3篇】

时间:2015-09-08 06:28: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新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新教师校本培训课程,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调整。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分享一些心得。

首先,培训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教学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专家的讲解和案例分析,我对教学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因此,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其次,培训课程中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些案例,我发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过于依赖教科书和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不高。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最后,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通过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学习困难,并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引导。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需要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此,我将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发展方向,积极引导他们发展成为自信、独立和有责任心的人。

通过这次新教师校本培训,我对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新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教师校本培训课程。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于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培训中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培训课程中,我与来自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新教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经验,也借鉴了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种交流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只有通过合作和交流,我们才能共同进步。

其次,培训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对我来说非常有益。通过实践环节,我有机会亲自体验和应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通过反思和讨论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同时,这也让我明白了实践是教学改进的关键,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

最后,培训课程中的专家讲座和案例分析让我对教育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我明白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通过这次新教师校本培训,我对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将会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新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新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深深感受到学校组织“以校本教学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专题的校本培训这个平台,给我们创造了在新课程教学中探讨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有了向更多优秀老师学习契机。为期八个多月来的校本培训,经历了老师们的专题培训,感受颇多。

  一、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

  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进而建构了教育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论坛”、“德育论坛”上,谭水林、丁晓群、陈成等等,许多优秀的老师们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诠释了教师教育岗位的真谛,是一份平凡人的朴实,也是一份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年轻老师,在工作的起点上,熏陶着这份思想,是弥足珍贵的。

  二、教师必须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学生的培养没有和生命意识有机联系起来,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就没有

全面、深刻地体现出来。同样,教育的生命意蕴得不到陶冶和滋养,教育也就显得贫乏和粗糙。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性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虽然生活不等同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激发课堂的的生命力,也就是从内驱力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本阶段的校本培训中,我们生化组的金国文开了一堂公开课,全组成员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分组对金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观察。“从教学模式的设计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 “从教学资源的利用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问题的设计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师生的交流互动中观察教学的有效性”每个小组负责观察一个角度,每个成员在自己的观察角度上做好记录,并统计分析,以数据化的观察结果来探讨课堂的生命力。每个小组成员都作了自己的发言,分析并且反思。这样的形式,让每个听课者都有收获,特别是我们年轻老师,在这个平台上,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而且是课堂细节上的学习,很实在,很有意义。不光是我们年轻老师,相信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最后是这次校本培训的几点思考:

  1、校本培训要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才能发挥整整的作用。我校的教师队伍特征:老中青适当,大部分中青年教师正朝气蓬勃地渴求着自身专业的发展,这种实际情况要求培训既要有理论层次,又要有实际操作性,因此我校的培训目的是提高老年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中青年教师的能力,培训形式上主要采取老帮青、青帮老,取长补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在培训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将教师分成学习小组,围坐在一起,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由学校出示讨论题,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体交流。既有生化组大组进行的集体讨论,也有备课组进行的.关于日常教学的探讨;既有公开课的互听,又有课后得互评。每一种活动形式中,都得到了相应得学习探讨。

  3、校本培训中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听课为主,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同研究内容,分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普遍欢迎。还要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

  4、新课程提倡学生间的合作,更提倡教师间的合作。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的体验、感受各不相同,交流、讨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通过交流,大家取长补短,减少了走弯路,达到了资源共享。例如,校本培训下我们备课组的常规活动,课前,有集体备课、试讲,确保了课的质量。课后,本人说课,备课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讨论找出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使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一节好课的标准,指导今后的教学。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教育教学与专业研究相结合是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必由之路,以校为本的校本研训既是学生发展的要求又是教师发展的要求。学校给我们借校本培训,给我们创造了学习和探讨的机会,作为年轻老师,在渴求自身专业快速发展的途径上,我们需要这样充实丰富的学习和工作内容,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上奠定厚实的积累。

新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