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推荐4篇)

时间:2013-08-03 03:11: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 篇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参与的一次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化对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优势。

这次教学设计活动是关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后作业等。然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等工具,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互动。因此,在这次教学设计活动中,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首先,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呈现历史知识。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我可以将历史事件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进行组合,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在过去,学生们只能通过书籍和讲师的讲述来获取知识。然而,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在这次教学设计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们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和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最后,我设计了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在过去,教师通常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然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这次教学设计活动中,我设计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拼。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通过这次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化对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优势。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尝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 篇二

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我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通常依靠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来进行教学。然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我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呈现教学内容,使用网络资源来补充教学材料。这样,我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然而,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们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例如,他们可以使用互联网搜索和收集相关的资料,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动性教学活动。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们通常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然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我们可以设计更多的互动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在线讨论活动,让学生们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样,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次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将鼓励学生们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相信在信息化环境下,我们能够创造更加优质和有效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 篇三

本次培训很实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讲授、研讨、自学、评价相结合、以理论相渗透、以技术为支撑,让学员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同时给我们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1、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

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矗

2、培训形式新颖有趣,着力培养学员们的合作意识。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

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迅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后续培训打下基矗

3、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

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4、是学习收获巨大。

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学习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 篇四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信息化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结合我所任教的

语文学科特点,我觉得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等等有诸多益处。

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实际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1、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单元模块,一个单元一个主题,一般情况下包括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全部学完,以往大概要10个课时,再加上练习和习作部分,至少要16个课时,需要8个两连堂,这样设计单元模块时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昨天在设计第一单元时,四篇课文,我分成两个模块,一篇现代抒情诗歌,一篇古诗两首分在一个模块里,剩下两篇是两位爱国伟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个模块。但是在实际设计中,时间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还是出现了困惑。再有,语文课虽然是一个单元同一个主题,但是每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不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不同,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会贯通起来。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两个课时,一个两连堂,一个小模块,这样从时间、和实际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

信息化教学并不是课堂上学生使用电脑了,就是信息化教学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东西。既然电脑是个比字典更丰富的学习工具,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时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觉得在学习、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要借助电脑,所以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对一些教学内容如:识字、写字、朗读、口语表达能力还是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带领着学生训练到位,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借助电脑,但是不能完全依赖电脑。

3、相对于学生,教师面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电脑的使用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学习的自由。但是作为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引导、管理,学生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从电脑里什么价值的知识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所以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需要着重培养。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感受,有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同时指正。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心得(推荐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