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心得体会(优质3篇)

时间:2016-09-06 05:18: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参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德育教育需要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不应该只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而应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科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观念。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和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通过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实践和体验。德育教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德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最后,德育教育需要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需求和问题都是不同的。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比如,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温和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于一些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引导和纠正。通过关注个体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和体验,关注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在参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教育实践,我得出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德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德育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道德知识和准则,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要做好人。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和思考,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德育教育要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还应该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和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教育机会。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可以开展学生自治组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德育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和家庭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提供支持和配合。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贯彻于学校的各个方面,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篇三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法国的哲学家伏尔泰说:“一个人每天做的最勇敢的决定是下决心拥有一个好心情。”孩子们不喜欢整天都沉浸在恶劣情绪中的老师。他们需要模仿积极的态度,听你对其他人说些什么,听你说话的语气。所以你应该表现你的喜爱、关心和尊敬,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行为,他们就不想呆在你身边,更不愿完成学习任务。令人愉快、充满快乐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不能创造一个魔幻王国来促进学习,但一个令学生感到舒服的愉快的氛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必需的。

  从上课的第一天就应该建立并且坚持执行你的班级管理体系。为了让学生能够专心学习,并且拥有一个有秩序的班级环境,纪律和合理的组织是绝对必要的。并且要保持一贯性、公平性。不要制定那些你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的规则,否则你的学生会觉得你说的话是无足轻重的。

  提问是一个有力的教学手段。在提问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思想火花的出现。当对个别的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在叫学生的名字之前,先问问题;在学生思考他的答案的时候,耐心等待。不要急着叫学生的名字,因为当某个学生被叫到,其他人就都放松了,并且不再投入。但是教师可以说出问题后停顿3~5秒,这个等待的时间,会让每个人都投入进来,并且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机会。虽然看上

去等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这个模式被很多成功的教师有效地运用。

  对一个学生来说,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习是一连串的困难,他可能会因此变得充满失败感,这将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产生,并且不再努力。研究指出, 80%的成功率是最理想的。如果学生没有取得成功,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指导,或者使任务简单化,直到他们能够完成为止。

德育教育心得体会(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