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读书心得(优选6篇)

时间:2018-05-06 03:28: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了凡四训》读书心得 篇一

《了凡四训》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读物,它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并给予读者许多宝贵的教训。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感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得到了积极的改变。

首先,本书引导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满足和名利的荣华,而很少去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然而,《了凡四训》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功名利禄,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成长。通过读书、修身、修道,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出内心的坚韧和智慧,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种思考方式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让我更加注重内心的培养和精神的修炼。

其次,《了凡四训》让我认识到价值观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享受和个人利益,忽视了道义和价值观的重要性。然而,《了凡四训》告诉我们,道义和价值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它们是我们行为的准则和底线。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才能做到真诚待人、有爱心、有责任感,并且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轻言放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坚持道德的原则,要追求内心的纯洁和善良。

最后,《了凡四训》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财富和权力。在现代社会,财富和权力往往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然而,《了凡四训》告诉我们,财富和权力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它们不能成为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财富和权力,不让它们成为我们的奴隶,而是要用它们来造福他人,回报社会。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财富和权力的真正意义,懂得了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物质的东西,让它们成为我们人生中的助力而不是负担。

通过阅读《了凡四训》,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态度。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读书和修炼,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了凡四训》读书心得 篇二

《了凡四训》是一本富有智慧和启发的读物,通过它我了解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

首先,《了凡四训》告诉我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书中的了凡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虽然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通过他的坚持和努力,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让我明白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次,《了凡四训》教会了我要善待他人。书中的了凡对待别人总是真诚而友善,他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要。通过他的行为,我认识到善待他人是一种美德,它不仅能帮助他人,也能让自己更加快乐和满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要善待他人,要用爱和关心去对待他人,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和美好。

最后,《了凡四训》教会了我要懂得感恩和珍惜。书中的了凡在遭受困苦和挫折时,总是能够从中寻找到值得感恩和珍惜的东西。通过他的经历,我明白了人生中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我们要学会从中寻找到值得感恩的事物,要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要懂得感恩和珍惜,要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这样才能真正享受人生的美好。

通过阅读《了凡四训》,我收获了许多智慧和启示。这本书教会了我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善待他人,要懂得感恩和珍惜。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让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读书和修炼,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品质的人。

《了凡四训》读书心得 篇三

  《了凡四训》是中华经典随笔文章,是当前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一本劝善书。由明代进士袁了凡所著。

  作者袁了凡,江苏吴江人,也有的说是浙江嘉善人。原家境富足,后破落。博学多才,官居正六品,曾任河北宝坻知县。生卒年不详,名表,后改名黄,字坤仪,又字仪甫,号原为学海,后因拜访云谷禅师后,领悟“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学,便立志多做善事,积功累德,以扭转自己的命运。从此袁了凡不愿再做一个受制于天命的凡夫俗子,而改号为“了凡”。

  《了凡四训》,顾名思义,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该书主要阐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是一本最能打动人们心灵的书籍。

  第一篇,立命之学。

  “命由天作,福自己求”。讲道,每个人的喜好、特长都不同,职业道路也不同,只要自己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正错的,发挥优势,最终会有好结果的。比如佛法中的因果报应之说,是有道理的。一个人要想成功,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

  一个善人,自会有很好的人缘,那么很多人来帮助他,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成功的可能性自会比别人大很多!对于自身而言,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浮躁的东西,要想改造命运,就要努力去改正!

  第二篇改过之法。

  一个人如何才能改过,了凡先生告诉我们三个心:

  一,知耻心,当一个人有了知耻心,那么改过就不难了。

  二,发畏心,凡是作恶的人,大多没有畏心,他们不怕国家的法律,不畏惧社会的谴责,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那些贪污的官僚们,他们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信任抛在脑后,他们不知耻,也无畏惧之心。

  前面两条是改过的前提,最后一点,改过的勇心。勇于改正错误,战胜自己的勇猛之心。要改过,就要反省,反省自己身上还有那些不足,然后逐一去改,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古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将一个人维持了几十年的习惯改变,这确实是需要勇气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不是经历了大的挫折和打击,人是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习惯的,人的习性就像是动物的保护色,突然要改变,人是会缺乏安全感的,习惯的养成,就是要靠重复,不断的重复,一点一滴的去改变,日积月累就会真正的改变。

  第三篇,积善之方。

  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叫做积阳德,做了好事别人都不知道的叫积阴德。我在《了凡四训》中读到了很多故事,做官的人减轻老百姓的税,有的人为穷人布施,也有人救了人家的性命,这些善人最终都有很好的结果。

  在当今社会,只要为官的切实为百姓做几件实事,不贪污,那就是好官,也许我们没有机会救别人的性命,也许我们没有能力支援穷苦的家庭,但只要我们不放弃积德行善,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事也是一种善良。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说道:“在别人落难的时候,不要落井下石,在别人出丑时,不要取笑,在别人幸运时,用真诚的心去祝福!这样起码就是一个善良的人。”

《了凡四训》读书心得 篇四

  《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这本书是他用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书中他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读了使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书。

  全书共分为四章,开篇的第一章【立命之学】中袁先生就讲述了自己从“被命数所困”到“努力改变命运”的真实经历,读了之后我深有感触。

  从他的故事,让我们切实的了解到,【立命】之意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命运,改变命运,而不是被命运所束缚、禁锢。

  因果之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定数,但是也并非不可改变。关于命数已定,云谷禅师这样描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我的理解是:人的命数虽定,但要看我们对待它的态度。行极善的人们,命运是固然拘束不住他的,因为他不断的累积善果和福报,这极大的福报可以消抵原本命里的不吉变为吉祥;而行恶的人,命数同样不能确定的,因为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极大的恶果也可以使原本的福报变成祸事。

  我们的命运终究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可以通过我们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而改变,我们才是它的主人。

  正如书中袁了凡追问命数是否可改时云谷禅师说的第一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句的意思是说:个人的命数是由自己造就,而福泽也是需要由自己去求得;个人造恶,就自然折福,个人修善,就自然得福。紧接着禅师又列举出佛经里的句子——“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来证明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命运的事实。但要注意,这句并不是鼓励大家为求功名富贵、子嗣美色而去做善事,这样单纯只为一己贪念而为善,没有真心诚意,反而是造了更大的业障。

  我觉得,在现代的社会当中,知识改变命运,机会改变命运的例子有很多,他们都是经过不断的自我提升、努力才能达到的。要想有所改变,我们就应该从现在起在平日里有所积累。有这样一句古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多读书、多学习,多做有意义的事、多做善事,不要学习不良嗜好,不做恶人。要心存善念、积德行善,无贪念、无恶念。只要这样每时每刻的累积,就可以真的效法了凡先生那样,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正如《了》文后面章节中所说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了凡四训》读书心得 篇五

  因为诸多起因,工程进展非常不顺,个别单体邻近停工。于是,我登上了回兰州催要图纸的飞机,回到了机关。因为设计职员出差,只有等候,难得安闲多少日。于是,筹备去书店挑本好书,细细研读。无意中,看到了自己以前找了良久的一本书《了凡四训》,如获珍宝,买回闭门品读三日,终实现。体会及感触如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中国文人寻求的最高的人生幻想。无数先贤孜孜追求这种境界,终其毕生留下了训诫子孙的不朽圣典,《了凡四训》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该书是一部动人心魄,污染人心的书,处处蕴含着“命自我破,福自我求”的道理,储藏着求善求真的智慧;处处告诫后人要有喧扰心、善良心、同等心、真诚恳;处处能够感想到佛法的真理,一切都是起于心。了凡四训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等四篇,有哲理,有故事,活泼出色,艰深易懂。书中立命篇,就是说要发明运气,而不是让命运来约束自己;第二篇就是讲改过的办法,有三种,一种是从事实上改,一种是从道理上改,一种是从心念;第三篇所说的都是积善的方式,发慈悲心,广积阴德。有了慈善心,你能力有博爱的襟怀,去接收大家,去感召大家;第四篇专讲谦虚的利益,谦逊的效验。

  此书所深藏的人生情理十分深邃,须居心领会,才干有得于心,若水不敢说自己有多深的觉醒,只敢说自己还有一颗仁慈的心。平时生涯中也碰到过一些决定,假如你能不违反本人的良心那你的心是安的,如果的行动跟真心有涓滴的不契,那么睡觉也不会睡平稳的。所以一切都是自己的本心,所有都要看开些,真正的看开---不计较一时的得失、甚至声誉与好处…

  回想自己走过的三十多年,真是感到糊里糊涂,糊里糊涂,在人不知鬼不觉中做了很多错事。所幸父母给了我一颗善良的心,不致在这滚滚红尘中全体迷失了天性。当前为人处事必定不要违背善良的本心。

《了凡四训》读书心得 篇六

  从同事手中借了一本《了凡四训》,是《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这一版本。实在惭愧,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本大大有名的书,只是看到封面上“改造命运心想事成”这几个字,当时运道正衰,就毫不犹豫借了来。

  确实是本好书,虽然对于受到多年唯物主义教育的人而言,里面一些观点不能认同,但仍是一本读来大有裨益的书。刚刚读,想把自己一些初步的感想写出来共享。

  改命先改心。

  《了凡四训》是一本家训,简单言是一本讲改命的书,鼓励人修身积善,改变命运。我读了最大的感觉是——要改命,先改心。要使自己有一颗平静之心,能平静的面对命运中不能改变的部分;要有一颗勇敢之心,使自己有勇气去改变命运中更够改变的部分;要有一颗智慧之心,有足够的智慧能够分辨哪些是能够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

  人生来有命,这命既是外在的环境,如时空背景,你生于哪个时代,地区,家庭背景,也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也许还有一些冥冥中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命运中很多不能改变,比如你是生于奴隶社会还是现代文明;生在米国还是利比亚阿富汗;父母是大富之人还是赌徒酒鬼;或者生来就有北京户口还是长在偏僻山乡。那些冥冥之中的东西就先让它继续说不清道不明吧,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的天性,也就是我们的内心环境,我们的心。命运的大部分已被时空环境所掌控,我们无法自主,可天助自助者,命运可以改善,要改善命运,就要先改变心灵。

  很赞赏文中了凡先生与云谷禅师的一段对话:“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余(了凡)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有果必有因,了凡先生反躬自身阐述了自己不得科第,没有子嗣的原因。由于自己不培养福德,不耐烦剧,不能容人,喜欢出风头,压制别人,心直口快,轻言妄谈这些毛病导致薄福,不能科第。因有洁癖,善怒,没有爱心,心地残忍,不能舍己救人,爱说话,发牢骚,喜饮酒,晚上不睡觉,伤害精神体力这些毛病,致使没有子嗣。命运表象(科第不中无子)的产生与这些原因(自身性情、习惯)息息相关,要改善命运,就要先改“心”。

  希望我能勤快一点,尽快写出《了凡四训》读后感的下一节——向善之心。

《了凡四训》读书心得(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