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形象心得体会(优质6篇)

时间:2012-02-03 05:17: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新时代教师形象心得体会 篇一

在新时代,教师的形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导师,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了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

首先,新时代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我始终要以身作则,保持高尚的师德。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秉持公正、诚实和宽容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让学生愿意向我学习,并且能够感受到我的正能量。

其次,新时代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专业素养。教育是一门科学,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因此,我会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再次,新时代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学生是教师的“小朋友”,他们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怀和理解。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尽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关心他们的成长和问题,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和困惑。我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注重启发式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新时代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教师形象不仅仅体现在学术上,还包括外在形象的塑造。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我会注重自身形象的建设,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增强自信心,展现出亲和力和魅力。我会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充满激情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工作和生活,给学生树立正能量的榜样。

总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塑造需要教师们不断努力和提升。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素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仪表仪容,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时代教师形象心得体会 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教师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了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时代教师形象要与时俱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其次,新时代教师形象要注重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再次,新时代教师形象要注重个性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关心他们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身个性的发展,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给学生树立一个多元化、积极向上的榜样。

最后,新时代教师形象要注重与家长的合作。教育是一个共同的事业,学校和家庭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需要,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方法。我们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与家长共同协作,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和发展。

总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塑造需要教师们不断努力和提升。只有与时俱进、注重素质教育、关注个性发展和与家长合作,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会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形象,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教师形象心得体会 篇三

  “教师”,一个光荣的名字。都说我们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都说我们经营的是不可估量的精神企业,所以“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是我们的代名词。我们承载着国家的期望、社会的希求、家庭的希望。走到哪里我们都将责任背负于肩、深埋于心。那么,我们如何做新常态下的人民教师呢?

  首先要学会自我反思。

  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与得失。有人说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可见反思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工作,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教学质量,着无疑是一种打击。可是我们却不能只是一味的埋怨学生的不好学,我们应该学会总结与反思。在总结与反思中找寻原因,更是在其中享受慢慢成长的乐趣。

  其次要不断学习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成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为人处世的指导者呢?仅仅靠我们当年从书本上所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们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

  再者就是学会交流。

  “闭门造车”不如“集思广益”。我们都是从初进教坛的新人一点一点成长为驾驭课堂的老手。而在这个过程中,多听听前辈的意见和建议,多和前辈们讨论交流教书的心得,这无疑是对我们有帮助的。不断交流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不断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

  最后就是要“以德育人”。

  社会对教师之所以有高要求,是因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神圣的使命。我们教书,不是教书本,而是教学生;我们育人,不是育知识,而是育人格。我们不单单只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出为大众服务的人才,我们更是要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教育出有德之人。德才兼备才是社会所望。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教学的路上,我追求好成绩,但在教育的路上,我更期待孩子能有健全的心理,能有完善的人格。所以,作为学生风向标的我们更应该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做一名有德之师。用自己的“德”去影响和感染着孩子们,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正确的方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学生是船,那么教师就是帆;如果学生是干涸的大地,教师必然是润物的雨水。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常态,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新状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给自己定好位。

  我宣誓:我愿意以积极地思想状态终身为教育事业奉献,我愿意以饱满地精神状态成为学生的灵魂之师。

新时代教师形象心得体会 篇四

  在认真学习了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五新”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后,我对“适应新常态、掌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主动新作为、实现新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新常态是进步,新常态是“富态”,是中国经济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后才出现的状态。在新常态下,作为一名教师要认清自身责任,提高自觉意识,主动作为、多做贡献,为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第一,适应新常态,做一名爱岗敬业的好教师。

  新常态下,如何做一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呢?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对象。教师对事业的态度,集中地反映在我们所服务的对象———学生身上。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师德。图书馆、书桌、床头甚至卫生间都是我们的读书所在,只要我们做个读书的有心人,读书的时间总会有的。

  爱岗敬业还体现在营造师生心心相印的和谐课堂上。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动情地说:“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使我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享受到了人生的快乐。”我们听过许多名师讲课。名师的课堂并非完美,而且,也不追求完美,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追求一种状态,一种教师和学生都“在场”的状态,只有处于都“在场”的状态,课堂才不是不能触动学生思维的表演。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心,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就是师生之间的和谐共鸣。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好教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是课堂的需要,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教师工作的需要。

  第二,把握新机遇,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在新常态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把握住新机遇,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努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要求教师首先是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人,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个体的自我造就、自我发挥尤为重要。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通过反思分析自己的教学究竟面临着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关键性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这些问题是关键性问题?如此等等。而要具有这种反思能力,则必须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

  总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既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追求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教什么和怎么教,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同时具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成为开发学生智慧、发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导师。

  第三,推动新发展,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看成用燃烧着的生命之光为别人带来光明的蜡烛,教师在照亮别人的时候却毁灭了自己。这样的比喻也许赞颂了教师职业“无私奉献”的品格。但却是片面且消极的。翻开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履历,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是教师却又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他们有超于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

新时代教师形象心得体会 篇五

  7月17日,春城昆明,天气凉爽。阜沙镇教育行政干部在云南师范大学进入第二天的培训。

  上午,昆明市女子中学史云波校长作《努力做一名好教师》的主题讲座。他围绕“教师学习共同体”这一关键词,从“明确一个目标、关注两个重点、实践三个突破、搭建四个平台、抓实五个环节、完善六大支持”六大方面阐述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建设,以自身17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向大家展示了“好教师”这一楷模形象。他还深有体会地向大家阐明:“好教师是有师德的教师”,“好教师是爱学习的教师”,“好教师首先是勤师”,“好教师一定是能师”,“好教师是有正能量的老师”,“好教师是爱家人的老师”。史校长的讲座句句质朴,发人深省。讲座结束后,学员任思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下午,阜沙镇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班学员参观了位于云南师大校园内的西南联大旧址与西南联大博物馆。在解说员详实生动的介绍中,学员们深深感受到了先辈们筹建西南大学时的艰辛与不易,以及颠沛困顿的师生,在那简陋的屋舍,弦歌不绝的执着与坚定。学员们认为,这种“刚毅坚卓”的精神值得深入学习。在“一二·一”四烈士墓前,学员们默哀致意,绕陵一周,诚挚缅怀。

  参观结束后,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老师为大家做现场专题讲座《西南联大附校师者情怀》。李馆长介绍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时期黄钰生院长的教学成就,用质朴的话、真实的情,向大家重现了一段有温度的历史。

  培训的第二天,学员们依旧感触满满,收获颇丰。相信学员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发扬联大精神,继续像绳子那般紧紧团结在一起,用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新时代教师形象心得体会 篇六

  经过11月10号周一下午的学习,颇有感触,让我认识到教育工作并不是以前所想的那么简单,更清楚地知道需要怎样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品质,因此在这一方面我或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了缩短这一段差距,必须在以后的工作中抽点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本次讲座不仅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理解了一名优秀教师的本质含义,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成为一名有职业素养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素质。

  通过培训,本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宽了教学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短短这次培训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变化。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水平才会提高,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的放矢的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素质的一条捷径就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提升实践智慧。反思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也就会提升。

  二、践行师德规范,展现人格魅力。

  通过培训我体验到,教师只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工夫,当好人师,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切为了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精彩的课堂,上课要有激情,幽默生动,教学设计要精巧别致,语言要形象感人、抑扬顿挫、有冲击力、震撼力。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碰撞,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启迪学生智慧,展开互动研讨,开发创新思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格是教师的最高学位,“无德何以为师”真是至理名言。

  很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培训,给我们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懂得了爱是教师爱岗敬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爱事业才能成就事业,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获得优秀教师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够塑造出优秀的教师形象。

新时代教师形象心得体会(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