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心得体会【精选6篇】

时间:2015-03-02 02:18: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心得体会 篇一

尊重学生,做善于倾听的教师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我深刻领悟到尊重学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保持着对学生的尊重,尽力做到善于倾听,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理解。

首先,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我尽量在教学中兼顾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教育和关怀。例如,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其次,我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会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给予他们充分的回应和肯定。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会定期组织班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问题。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交流,我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最后,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因此,我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积极预防和防范各类学生安全事故。我会制定严格的纪律规定,加强班级管理,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人身安全。同时,我也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严守教师职业道德底线,不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善于倾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培养他们的人格和智慧。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心得体会 篇二

诚实守信,做为学生树立榜样的教师

作为中小学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我深刻领悟到诚实守信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力求做到为学生树立榜样。

首先,我注重诚实守信的教育引导。在课堂上,我会时刻强调诚实的重要性,告诫学生不撒谎、不作弊、不抄袭等。我会通过讲故事、引用实例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诚实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我也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诚实守信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其次,我注重以身作则,做为学生诚实守信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因此,我时刻保持自己的言行一致,做到说到做到,言出必行。我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违背教育职业道德底线,不以任何方式伤害学生的权益。我也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真诚和信任。

最后,我注重诚实守信的教育实践。在教学中,我会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的不同意见,同时也注重教育他们正确使用信息和知识。我会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使他们能够在面临各种诱惑和困扰时,能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将继续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心得体会 篇三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颁布以来,我深深地反思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引路人。这句话把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说得淋漓尽致,毕竟教师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更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文化品位和自我修养的体现!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学习与领悟,受益匪浅,现谈谈体会。

  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爱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我们心中要有每一个学生,爱每一个学生,这种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要特别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重视感情上的熏陶,建立师生交流的情感纽带,创造爱的环境,把握爱的分寸,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摆脱困境,完善自我。杜甫有诗句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不如说是教师的感情特点。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由此可知,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教育价值。在“校园情感场”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教师的举手投足均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为此,教师必须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等,只有这样,才能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

  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和教育别人。”难以想象,素质低下的教师能培养优秀的学生,为此,我们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完善能力结构,强化教育教学水平,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教师只有读那些能唤醒灵魂、令人感动、发人深省、让人精神沉醉的书籍,才能真正与自己的思想相碰撞,相融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总之,《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颁布实施,要求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从而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心得体会 篇四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也认识到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处理办法》的心得体会:

  首先,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教师道德及教学就不能提升。教师是学生的启蒙人、开拓者。各种学生都有不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过失,教师应予以教育,而不应变相体罚学生。教师应该要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和谐相处的。

  第二,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就要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一视同仁。要爱每一个学生,这种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建立师生交流的情感纽带,创造爱的环境,把握爱的分寸,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最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知识,完善自我、超出自我。严格要求自己,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当成不断追求,突出爱与责任这个核心。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习《处理办法》。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并围绕师德素质要求和师德规范,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心得体会 篇五

  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认识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为自己敲响师德的警钟,时刻提醒自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教师道德及教学也就无从谈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所要求的行为标准和指导教师行为的规范,是教师品德修养的集中体现。对于有偿家教、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面对此类的过失,理应有相应的制度来制约。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学生的良师益友。然而各种学生都有不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过失,教师应予以教育,不应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和谐可亲的。我们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风格相配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仅自己要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促使学生把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并紧紧围绕新时期师德素质要求和师德规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心得体会 篇六

  xx年2月12日在李园长的组织下全园的老师共同学习了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有所了解,在此淡淡自己的心得体会。

  细则中总共有五章分别为:总则,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分的适用,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处分的原则、权限和程序,附则。通过对这几章内容的学习收获颇大,更加体会到了师德的重要。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严格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要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严谨治学,以德施教。

  总之,通过学习《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使我深深地懂得遵守并落实职业道德是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素质。要加强师德修养,注重小节,增强规范意识,树立全面育人正确理念,坚决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做与教师职业身份不相符合的事情,坚决不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踏踏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心得体会【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