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优质3篇)

时间:2012-02-07 01:38: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 篇一

微生物实验是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实验之一,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进行微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就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实验后的分析总结进行分享。

首先,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在进行微生物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和设备,并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清洁。此外,还需要查阅相关的实验资料,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并制定实验计划。在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中,我学会了对实验进行充分的预见和规划,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其次,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微生物实验涉及到对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和鉴定等步骤,因此在实验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例如,在进行微生物的培养时,需要掌握合适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以及适当的培养基配比和pH值调节。在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准确的实验步骤。在实验操作中,我学会了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且注意细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实验后的分析总结也非常重要。在实验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获取实验所得数据的意义和结论。在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时,我们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比如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此外,还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比较,以及提出改进措施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在实验后的分析总结中,我学会了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和全面的分析,以及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

综上所述,微生物实验是一项需要严谨和细心的实验工作。通过实践和总结,我认识到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实验后的分析总结都非常重要。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好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并为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 篇二

微生物实验是生物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实验之一,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为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进行微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下面我将就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实验后的总结进行分享。

首先,在进行微生物实验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明确实验的步骤和要求。其次,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试剂和设备,并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清洁。此外,还需要测量和调整培养基的pH值,并进行无菌操作。在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中,我学会了充分预见和规划实验,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微生物实验涉及到对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和鉴定等步骤,因此在实验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例如,在进行微生物的培养时,需要掌握合适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以及适当的培养基配比和pH值调节。在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准确的实验步骤。在实验操作中,我学会了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注意细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实验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在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时,我们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比如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此外,还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比较,以及提出改进措施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在实验后的总结中,我学会了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和全面的分析,以及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

综上所述,微生物实验是一项需要严谨和细心的实验工作。通过实践和总结,我认识到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实验后的总结都非常重要。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好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并为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 篇三

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

  摘要:大多数人喜欢的酸奶、使食物更加鲜美的味精、治感冒的抗生素以及有效治疗癌症的临床用药紫杉醇等等都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小小微生物的功劳。微生物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食品、轻工业、环保、冶金、医学、农业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心得体会

  自从大二开始接触微生物学这门课程以来,好似与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的生物体结下了不解之缘。首先,在做课程实验时,就开始了微生物实验之旅。可当时由于学时有限,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并未做深入的研究。一个学期之后,我开始跟着老师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竞赛为目的,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实验过程中微生物的“魔力”、科研的严谨以及对我们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下面仅就以上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微生物实验的心得体会。

  一、微生物的“魔力”

  一直以来,微生物给我的印象都是有害的、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像烂橘子上的“毛”、放久了的食物会腐烂变质甚至产生酸臭味、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会拉肚子等。但也就仅仅一个竞赛、一个课题、一个实验彻底颠覆了我对微生物的看法。我们的实验目的是从植物或土壤中分离获得具有抑菌作用的放线菌,并分离提取其具有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从采集植物标本和土壤样本开始,分离出植物内生菌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并将分离出的内生菌挑至斜面保存;接着测定所分离菌种的抑菌活性,筛选抑菌活性最好的一株菌,进行鉴定菌种、绘制菌种生长曲线及抑菌活性曲线、测定菌种抑菌谱等,这一系列步骤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看着培养皿中的微生物一天天地生长,它们有的能产非常靓丽的色素,有的会长非常茂密的绒毛状菌丝,它们生长速度不等、形态各异,菌落大小不一、色彩缤纷,以及对有害病菌的抑制能力各不相同。通过实验亲身观察以及参考文献报道记载,不禁由衷地感叹生命的神奇,更为微生物所惊叹。其实,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人类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作为食品和医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掌握了酿酒技术并酿造了葡萄酒、黑啤酒。如今,大多数人喜欢的酸奶、使食物更加鲜美的味精、治感冒的抗生素以及有效治疗癌症的临床用药紫杉醇等等都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小小微生物的功劳。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食品、轻工业、环保、冶金、医学、农业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使我对微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享受做实验的过程,才能寓学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研的严谨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实验中,基本上走着“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的基本路线,不会去思考整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报告也是照着实验指导书抄一遍,写完了也就忘了。而当真正参与一个微生物实验时才发现并非这么简单,在进行实验之前,要配置各种不同的培养基、试剂和器具的准备以及灭菌等前期工作,这样后期工作才能高效有序的展开。在实验之后,要撰写实验记录,如果成功了,就需要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如果失败了,就需要回过头来分析原因、纠正错误,然后再尝试,像之前做DNA连接转化实验,失败了好几次,通过分析相关原因(可能割胶回收DNA时,液体没有挥发完全,残留的乙醇会影响连接中质粒的酶切;亦或是所使用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不够新鲜,很难在培养基上长出来等等),总结经验,设计出更完美的实验方案。这不仅使实验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也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想得更多、更深、更广。当然有时会为了结果的失败而气馁,为了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而沮丧,但是只有这样才能深切体会成功的喜悦,并且有时创新甚至奇迹也会在失败中出现,成功也往往在不经意间降临。只要严格谨慎地做好每一步实验记录,都会发现不一样的实验结果,在此,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做好实验原始记录,当你回过头来的时候才有因可寻。其次,开始一个实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实验设计使我们对整个实验过程有一个总体的印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法,甚至要罗列出需要几个培养皿、多少体积培养基等小细节,切勿做一步算一步。大约一年的实验室学习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便是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实验过程的每一个小细节,小到如何美观正确地包培养皿、如何快速准确地称量等,这些都是实验最终取得成功的小小基石。我想“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这两句话在此使用是最恰当不过了。

  三、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

  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实验往往是几个知识点的结合,将所学的课本知识运用于实际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就比如现在我们正在做的紫外诱变,就是融合了我们正在学的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技术,这不仅使我们空空的课本知识有了及时的实践,也能在实验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遇到问题时,通过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然后再进行验证试验时提高对理论的理解能力,无疑,这是一个互惠的过程。以前经老师讲解过使用说明后,脑海中觉得这些仪器的使用也挺简单的,只有进入实验室自己真正动手操作过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像移液枪的使用:用大拇指将按钮按下至第一停点,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吸取固定体积的液体)。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片刻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最后松开按钮。可是在我真正第一次在实验室使用时就出错儿了,所以,想法永远比不上行动,事不在小,但一定要去做。在当今社会,只有技术型、实践型人才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纸上谈兵可以说得天花乱坠,但是到了实际中总会受到内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只有通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证明、一次次优化,最后才能投放入市场、造福人类。我想,有技术才能站得住脚,肚子里有墨水才可以创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运筹帷幄。经过暑期的微生物实验动手操作技能的锻炼,在接下来的组培教学实验中总能比很多人做得得心应手,我想这也是提高自己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吧!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要会说,也要会做。

  总之,对于生命科学领域,实验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这在微生物学中显得更加重要,随着对生命现象的不断探索研究,越来越多的生物资源被开发利用,而微生物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现今所发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微生物具有体积小、数量大、繁殖快、易变异等特点,优于动植物细胞成为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理想材料。微生物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对书本知识有更感性的认知。不仅如此,它还培养了我们的探索欲、对事物主动思考的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运筹能力,特别是学会从无限知识系统中提炼出自己所需的知识,激发微生物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学习。此外,实验往往是探索性的试验,有成功当然也有失败,若实验获得预期结果,我们找到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对自己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但若实验结果不理想,则要分析并找出失败的原因,讨论改革和完善实验内容的方法。同时也能使我们面对实验中的失败,增强承受种种挫折及压力的能力,促使当代大学生智力与外智力因素、业务素质与思想心理素质的充分发展与和谐统一。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KT2011090)——基于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国计量学院教改项目——以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微生物实验心得(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