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建心得体会(推荐6篇)

时间:2018-06-08 01:46: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家校合作共建心得体会 篇一

家校合作共建心得体会

在我眼中,家校合作共建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和学校作为两个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共同承担着培养孩子的责任。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才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首先,家校合作共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家庭和学校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况,而家长则可以根据学校的反馈,及时地调整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这种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更好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其次,家校合作共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家庭和学校共同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责任。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学校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而家庭则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亲身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家庭和学校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就能够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影响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

此外,家校合作共建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家庭中,孩子可以与父母、兄弟姐妹进行交流,学会与人相处;而在学校中,孩子可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学会与异性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相处。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交往经验,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共建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品德教育和丰富的社交经验。只有家校合作共建,才能够真正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培养出品学兼优、品德高尚、社会适应能力强的新一代人才。

家校合作共建心得体会 篇二

家校合作共建心得体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校合作共建是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提供给他们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首先,家校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具备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而家庭则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适当的辅导和帮助。当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学生在学习上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持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其次,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共同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责任。学校可以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而家庭则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亲身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当家庭和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就能够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影响下,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

此外,家校合作还可以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可以向学校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反馈。学校则可以通过家访和家长会议等方式,了解家庭的情况和家长的期望,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当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畅通无阻时,家校合作的效果就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共建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全面发展的机会和良好的沟通平台。只有家校合作共建,才能够真正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标,培养出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家校合作共建心得体会 篇三

  每个人的童年都非常的宝贵和短暂,我作为家长有时回顾自己的童年,往往那份记忆已经非常的糢糊了,但长大后很多的习惯和认知都是在那段时间学习来的。古话也常说"三岁看到老'。现在以身为人母,我也是尽可能的努力让孩子在这个宝贵并且短暂的童年中多学习些良好生活的习惯,多感受一些大自然的美丽,和多获取一些独力生活的技能。

  在此和各位家长交流下我的育儿心得,如有不足也请各位家长见谅。

  读万卷书是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那行万里路就是开阔你视野的广度。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青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在平时的生活时间里,我们一般都会利用空闲的时间带孩子到处走走,经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让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感受自然,人文,动物等。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观察不同的植物和树木,尽可能把他看到未知的植物经过一些软件和自己的知识告诉孩子。加深了孩子的知识库的同时,他的自信心也会提升很多。这样他就会更热爱和亲近大自然,会去保护大自然和懂的珍惜一草一木。

  经过游玩让孩子在人群中,社会中尝试自主开口,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此举个小例子,有时候问路可以尝试鼓励让孩子去问,家长作为扶助在一旁协助。当他感受到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后,一是要感谢别人,学会感恩。同时孩子也会懂得将来当自己有了能力后也应该张开双臂帮助别人。

  在童年中一点一滴的积淀不仅让孩子吸收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感受到了自然得美,社会得爱,让这个短暂得童年变得更有意义,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家校合作共建心得体会 篇四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是做父母对孩子的心愿。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和睦相处、互相体谅、相互学习与信任、礼貌待人。

  我建议孩子先复习作业的相关内容,再做作业。也会经常提醒她,平时做作业要认真对待,像平时测试以及考试一样的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先做,把不会做的题目绕到最后再做,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

  教育孩子应多些鼓励,少点指责。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学科上有各阶段的测试,孩子拿到的成绩不管好与差,都是孩子付出的结果,成绩差的,不要过多指责孩子,要鼓励孩子“不怕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倍的努力,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对于成绩优秀的,表扬是肯定孩子付出有所收获,但又要提醒孩子“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记得有一次语文测试,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因为孩子理解错误,结果把“排比”写成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父母与孩子在一起认真看书的画面,传递出父(母)亲的关系,而且表现出是朋友的心灵沟通,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有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多阅读有益的书籍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现在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

  孩子说自己平时画画不太好,要求自己报名参加画画兴趣班,父母说:“要去学就认真的学。”后来孩子的画画水平有所提高了

  孩子现在的学习,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家校合作共建心得体会 篇五

  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抱怨道: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这都是由于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请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有时家长的一句话就可能抵教师的十句话。

  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两种主要的教育力量。如果形成合力,就能互相支持和配合,强化教育作用;如果不能形成合力,则互相削弱和抵消,学校的教育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保障。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工作呢?

  一、转变观念,担当好家校合作的角色。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而我们在校园里所看到的却不是这样。据调查,来到学校里的家长大多都是因为孩子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差或者长期不完成作业,被班主任叫到学校来训斥的。班主任以此来告诫家长对孩子进行严加管教。使得家长对来到学校产生一种畏惧感。对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他们认为家长是在监督、挑毛病。这种做法和想法阻碍了家校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班主任是家校合作过程的主要人物,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我们应转变观念,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做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

  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端正思想,不要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感到是一种威胁,对家长提出的建议产生敌意。其次,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另外,还要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一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并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

  三、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

  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可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

  1、传送喜报。班主任可以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可以一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密切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目前电话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集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网站。教师可以通过网站,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班主任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家校合作共建心得体会 篇六

  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女儿从这天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参加了学校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筹备的开学典礼,美丽的校园、真诚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女儿正式加入了金湖学校的大家庭。

  我的女儿自小是奶奶和姥姥带大的,我和她的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少,家中只有她一个孩子,我担心她无法融入到班级中、担心她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担心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可是眼见每天放学她兴高采烈,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发生嘿嘿的笑声,我知道她过得很开心,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校生活,她无数次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老师夸我唱的好,奖励小贴纸了”“我交到新朋友了,她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老师说有的同学又开朗又活泼又聪明又听话,我觉得老师是在夸我”……每每听到这些,看着女儿的笑脸,我又开心又感动,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老师们在背后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因为有老师的倾心陪伴,孩子们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学校生活。

  自开学到现在9天的时间,学校和老师们没有着急追赶学习进度,而是致力于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这点让我感触颇深,小学的孩子要提升成绩的话非常容易,只要加大课量和作业量,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可咱们学校没有这么做,没有单纯的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育,而是从根源出发,为了孩子长久打算,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我个人非常认同的教育方式,这从而也让我更加了自己的信念,我的选择没有错误,来金湖学校是对的。开学之前,教导处的李主任给我们家长会,说“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们放心!”是的,我放心,老师们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承诺,有老师们在,我真的放心!

家校合作共建心得体会(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