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30条【优选3篇】

时间:2014-04-04 03:40: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30条 篇一

在准备中考化学考试的过程中,复习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中考化学复习的30个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1. 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信息。

2. 元素的分类:了解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等不同类型的元素。

3.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4. 原子的电子排布:了解电子在不同能级上的排布规律。

5. 化学键: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6. 分子结构:了解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线性分子、平面分子和空间分子等。

7. 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等。

8. 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9. 溶液:了解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等概念。

10.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11.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12. 盐类:了解酸和碱反应生成盐的原理和性质。

13. 酸碱指示剂: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14. 配位化合物: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15. 有机化合物: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16. 烷烃:了解烷烃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17. 烯烃:了解烯烃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18. 炔烃:了解炔烃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19. 醇:了解醇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0. 醛:了解醛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1. 酮:了解酮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2. 酸:了解酸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3. 酯:了解酯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4. 脂肪酸:了解脂肪酸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5. 碳水化合物: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6. 脂类:了解脂类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7. 蛋白质:了解蛋白质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8. 糖类:了解糖类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9. 核能:了解核能的特点和应用。

30. 石油和天然气:了解石油和天然气的特点和应用。

通过对这30个知识点的复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中考化学考试,取得好成绩。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30条 篇二

中考化学考试对学生们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因此复习化学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中考化学复习的30个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1. 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信息。

2. 元素的分类:了解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等不同类型的元素。

3.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4. 原子的电子排布:了解电子在不同能级上的排布规律。

5. 化学键: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6. 分子结构:了解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线性分子、平面分子和空间分子等。

7. 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等。

8. 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9. 溶液:了解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等概念。

10.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11.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12. 盐类:了解酸和碱反应生成盐的原理和性质。

13. 酸碱指示剂: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14. 配位化合物: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15. 有机化合物: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16. 烷烃:了解烷烃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17. 烯烃:了解烯烃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18. 炔烃:了解炔烃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19. 醇:了解醇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0. 醛:了解醛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1. 酮:了解酮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2. 酸:了解酸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3. 酯:了解酯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4. 脂肪酸:了解脂肪酸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5. 碳水化合物: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6. 脂类:了解脂类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7. 蛋白质:了解蛋白质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8. 糖类:了解糖类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29. 核能:了解核能的特点和应用。

30. 石油和天然气:了解石油和天然气的特点和应用。

通过对这30个知识点的复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中考化学考试,取得好成绩。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题目中。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30条 篇三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2、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

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中考化学复习习题

2.2017中考化学复习提纲

3.2017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大全

4.2017年中考化学冲刺知识点

5.2017年初三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6.中考化学复习指导训练碱的化学性质

7.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复习指导

8.中考化学复习有哪些物质鉴别方法

9.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10.2016中考英语被动语态知识点复习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30条【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