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最新3篇】

时间:2018-02-03 03:48: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 篇一

在初二数学的下学期中,学生们将继续学习一系列重要的数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以下是本学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在本学期,学生们将学习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他们将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习如何识别不同的平面图形,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

二、分数的运算和应用

分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下学期,学生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和混合运算。他们将学会将分数化简到最简形式,并能够将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同时,学生们还将学习如何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比较分数的大小和计算分数的百分比。

三、方程的解和应用

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下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将学会如何代入数值求解方程,以及如何利用方程建立数学模型。

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分析是数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在本学期,学生们将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够绘制统计图表。他们将学会如何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能够分析数据的趋势和规律。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习如何解读和应用统计数据,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数据推断。

总结起来,初二数学下学期的知识点涵盖了平面图形、分数运算、方程解和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点将为学生们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 篇二

初二数学下学期的知识点延续了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并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以下是本学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在本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他们将掌握两个整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习如何计算小数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以及如何将乘法和除法运算与其他数学概念结合起来。

二、图形的变换和相似性

在下学期,学生们将学习图形的变换和相似性。他们将学会如何进行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基本变换,并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图形的相似性。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习如何应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三、百分数和利率的应用

百分数和利率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下学期,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计算百分数和利率,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将学会如何计算折扣和税费,以及如何进行货币兑换和利息计算。

四、概率和统计

概率和统计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在本学期,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并能够应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还将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够绘制统计图表和计算统计指标。

总结起来,初二数学下学期的知识点涵盖了乘法和除法运算、图形变换和相似性、百分数和利率的应用以及概率和统计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点将为学生们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 篇三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初二数学知识点:初二数学公式,欢迎参考!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a+b)2

  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an+bm+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an)和(bm+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原式=(am+an)+(bm+bn)

  =a(m+n)+b(m+n)

  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

  原式=(am+an)+(bm+bn)

  =a(m+n)+b(m+n)

  =(m+n)??(a+b).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六)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运用公式x2+(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

  (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八)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

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10.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1.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2.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二数学知识点:初二数学公式,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