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近代战争史

第五节 辛亥革命战争的经验与教训

辛亥革命战争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各次革命战争相比较,是一次具有更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新的发展。这次革命战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升起了第一面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因而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使人民群众在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为尔后的革命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且对亚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这次战争却以向封建势力妥协而告终,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因此,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

一、辛亥革命战争取得推翻清王朝

胜利的经验

辛亥革命战争所以能取得推翻清王朝的胜利,首先,由于中国国内形势的发展,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革命形势已臻成熟。其次,由于孙中山为领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其它反清团体,进行了一系列推翻清王朝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武装起义斗争,为辛亥革命做好了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再次,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汲取了屡次起义失败的教训,采取了在清朝的新军中发展革命组织,力求掌握有战斗力的武装的方针,为起义准备了骨干力量。而这些武装力量大部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几省,占据着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是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的革命党人,在深入扎实的武装起义准备的基础上,善于审时度势,抓住了起义的有利时机(保路运动风起云涌,清廷抽兵入川,湖北统治力量削弱等),及时制定了起义计划,在中国腹地首先发难,使武昌首义一举成功,并直接推动了其它各省的起义(在全国十四个省的起义中,主要依靠新军或有新军参加的共有十个省),迅速打乱了清王朝反动统治的阵脚。

武昌起义前夕,在领导机关突遭破坏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基层组织,发扬了革命的主动精神,坚持按原计划发难,并采取了正确的战斗行动,以积极灵活的坚决进攻,迅速摧毁了湖北的反动地方政权,夺取了首义的胜利。在武昌首义胜利后,其它各省纷纷响应,及时宣布独立,对辛亥革命的胜利也起了巨大作用。其中苏浙沪的革命党人采取了集中兵力攻取南京的战略方针,及时把几方面的起义军团结起来,统一指挥,勇敢作战,并运用了符合当时情况的攻城战术,攻克了南京城,对扩大武昌首义的胜利和迫使清帝逊位,起了重要作用。

所有这些,都是辛亥革命起义战争不同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以前各次起义的地方。

二、辛亥革命战争的教训

辛亥革命战争之所以只把一个皇帝赶跑,而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固然有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阻挠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敢也不想将革命进行到底。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分复杂,组织松散,意见纷歧,在迅速到来和迅猛发展的革命高潮面前,难于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起不了有力的领导作用。同盟会对暂时被迫承认共和制度的投机革命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斗争不力,致使立宪派和旧官僚采用“和平篡权”或“政变篡权”的方式,先后窃夺了许多起义省的领导权。一些掌了权的革命党人,也很快丧失革命意志,甚至蜕变成新的官僚政客。在这种情况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的政令军令,无法贯彻执行,甚至公开遭到违抗,致使南京临时政府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重重困难。孙中山积极主张用武力统一中国的北伐,就是因为受到多方掣肘,不得不半途而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还表现在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惧怕群众的革命斗争。对农民的自发斗争,不仅不积极支持,反而多方限制,甚至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由于严重脱离农民群众,得不到民主革命主力军的支持,因而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在内外反动势力的逼迫下,只得妥协退让,将用鲜血换来的革命政权拱手让给封建势力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袁世凯,使辛亥革命的成果付诸东流。

在军事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党缺乏统一的战略部署和积极进攻的精神,这既是资产阶级本质的弱点的表现,也是辛亥革命以妥协告终的重要原因。如武昌起义前,缺乏全国起义的周密计划和部署,武昌首义成功及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后,又未能实行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致使武汉的革命军不能及时得到其它各地切实有力的支援。在武汉的革命军方面,由于领导权没有完全掌握在真正的革命者手中,并缺乏革命的军事指挥经验,因而在面临优势清军进攻的严峻形势下,未能实行如恩格斯在总结历史上起义经验时所指出的那种方针:“起义一旦开始,就必须以最大的决心行动起来并采取进攻”①,以致陷于被动境地。例如,起义军在攻占由残敌据守的刘家庙之后,未能及时集中兵力攻歼初到滠口一带的北洋军先头部队。又如,当北洋军分批南下,向汉口逼近时,除湖南外,其它各省均未及时出兵配合。湖北省的革命党人,也未及时将本省镑处起义武装统一起来,尤其不懂得将积极反清的农民群众组织和武装起来,实行城市起义与农村起义相结合,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不停顿地袭击南下清军之侧背,致使武汉起义军陷于孤军奋战,以寡敌众。加上武汉起义军采取了单纯防御的方针,作战部署一再失误,终于被迫退出汉口、汉陽,处于十分被动不利的局面。武汉起义军在军事上的失利,终于成为导致辛亥革命战争最后失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