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官场现形记

鉴赏与品评

《官场现形记》共六十回,全书由许多独立成篇的短篇故事连缀而成。作品以官场为对象,着重揭露各种官僚的“龌龊卑鄙”、“昏愦糊涂”,集中暴露晚清官场的污浊,吏治的败坏,统治集团的腐朽。

因为作品中多为短篇,要在不长的篇幅内,将人物写深、写透、写活,就必须抓住重点。作者正是选最具有代表性*、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的材料加以润色*渲染,运用夸张讽刺的手法,作了细致生动的刻画,台“制台见洋人”、“华中堂开店”等等都显示了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深厚功力。作者对于清末社会的黑暗,官场中的fu败,洞若观火,又以作家特有的敏锐,抓住其表象,透过表象,揭露其本质,使他们的丑恶形象和肮脏灵暴露无余。这种毫不留情的暴露,将作者满腔激愤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清末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作品内涵的了角。这是《官场现形记》最大的成就。

在清末官场中,广为流行着一部描写晚清时期官场情态的小说《官场现形记》,作者是江苏武进人李宝嘉。这部小说是骂官场的,骂官场的龌龊、卑鄙和无耻,揭露官场中的迎合、钻营、蒙混、罗掘、倾轧等黑幕,但这部骂官场的书在清末官场中却大有读者,颇为风行。正派一点的官员读了它,觉得揭露得好,好像替自己出了一口恶气;无行的官员读了它,则骂书的作者太刻毒,或是“化敌为师”,把此书当成自己钻营升官的教科书。有一位正派官员曾为《官场现形记》写了一篇序言,说他自己与李宝嘉同是嫉恶如仇的人,所以读了此书后深感快意,甚至可谓“一生欢乐愉快事,无有过于此时者”。在序中他还谈到一些无行官员读了此书后的表现:“长于钻营者则曰:‘是皆吾辈之先导师。’”

为什么《官场现形记》骂官场,却还能得到官场的青睐而风行官场?清末有人在《世界繁华报》上著文对此有过解释:“此书描摹辟场丑态,无微不至。某京卿谓邹应龙打了严嵩,严嵩犹说打得好,打得好,今之官场中人无不喜读此书,同此意也。”这个解释,引戏剧中明朝奸相严嵩挨了打却叫好的情节,来类比清末官场中人读《官场现形记》的情形,大体说来是中肯的。

孙宝认为《官场现形记》写的多是实有人物,只是改易姓名而已,这确是不假。胡适曾在为此书做的序言中论说过这种情况:“就大体上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这部《官场现形记》里大部分的材料可以代表当日官场的实在情形。那些有名姓可考的,如华中堂之为荣禄,黑大叔之为李莲英,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不用说了。那无数无名的小辟,从钱典史到黄二麻子,从那做贼的鲁总爷到那把女儿献媚上司的冒得官,也都不能说是完全虚构的人物。”胡适对《官场现形记》做过较深入的研究和考据,他的话无疑是有根据的。当然,实际上小说中的某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也未必完全是影射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包括这一个在内的几个实有人物的集合。比如小说中的华中堂,可能主要指的是荣禄,但也可能包括了其他某些官僚。小说中华中堂回答贾大少爷请教的问题时说:“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华中堂说的这个秘诀,荣禄可能的确说过,但据清人朱克敬《暝庵二识》载,大学士曹振镛也曾对下属说过,清人汪康年《汪穰卿笔记》又载,曾国藩每见到地方上来人到京,也总是教以“多叩头,少说话”。这种情况表明,“多碰头,少说话”实际上已成为晚清官场上通行的做官诀窍,同时也说明《官场现形记》确是如孙宝所说,“多实有其事”,又如胡适所说,“可以代表当日官场的实在情形”。

由于《官场现形记》在晚清官场上风行,写的又多是实人实事,所以关于此书的种种消息,很快传到了慈禧太后的耳朵里,于是,“慈禧太后索阅是书,按名调查,官吏有因以获咎者”。看来慈禧太后读到此书后很是生气,并把清末政令倒行、法纪废弛的责任都归罪到了官员们的fu败,胡来,不争气,她还把《官场现形记》当成了惩办官员的黑名单,按图索骥,抓人办人。当那些官员们正摇头晃脑地翻读着这本为他们描形画像的《官场现形记》时,哪里想得到,此时太后老佛爷也正翻看着这部书,盘算着怎么整治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