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八讲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八讲

各位听众!今天的十善业道经,讲到:

乙字下第十三段,以十善融七觉支。

经上说:

‘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

觉支、就是七觉支,又名七等觉支、七觉、七觉分、七菩提分。菩提、译成国语是觉。觉、有觉了、觉察的意思。这又是进一步使定慧均等的工夫,所以叫七等觉支。这方法有七种,所以叫支或者叫分。

一、择法觉支,左道旁门,以及一般盲修瞎炼的痴人,既为了自出风头,好为人师,不肯皈依纯净的三宝,但在智慧力上又不容易别树一帜。不得不攀藤附葛,盗窃佛门中的一点一滴,以为愚惑无知,攘名夺利的工具。都如什么先天派啦,龙华派啦,他们的宣传是: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现在是弥勒佛掌天盘,信仰了他们,将来就可参加龙华三会。还有一贯道,和戒烟酒的理教,都以观世音菩萨为六耳不传的五字真经。信众们遇到这些关头,就要有‘择法觉支’的拣择力。不然、就要跟他跑了。至于楞严经上的五十种陰魔中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尊者说:‘此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即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里的作与不作,即是没有择法觉支的分别。

二、精进觉支。既以智慧力,抉择了邪、正、真、伪,那末!对于邪的伪的,要断然的与之脱离;真的正的,要毅然的担负起来,然而、这都需要精进力为其后盾。

三、喜觉支。自己的短处不知道去掉,别人的长处不能采用,这是庸愚者的行径。现在我于邪、正、真、伪,去就分明,而于真正的一面,且能努力向前迈进,扪心自问,这是值得欢喜的事。既然深自庆幸,自然分外精进,所以喜的里面,也含有精进在内。

四、轻安觉支。轻安的解释,是身心轻利安适。由于泳浴于法海之中而生法喜,断除了身心的粗重所获得的受用,所以有些地方又叫他做除觉支。但是这种受用,唯有断除粗重,身心得到轻安的人自己知道,这话前面已经说过。

五、念觉支。念、还是以明记不忘来解释。但这里所说的不忘,是注意修行的过程中,要定慧均等。

六、定觉支。定的解释,使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这在前面已经比较详细的解释过了。然而刚才说:需要定慧均等,为什么马上又偏说定觉支呢?这由于昏沉与散乱的两种过失中,散乱比较更重,定是对治散乱的良药,所以偏说于定。

七、行舍觉支。舍者弃舍,胸怀坦荡,有为无为,实不实法,没有一点滞留在心中;过去的不追忆,未来的莫妄想。拿禅门的话来说,也就是放下放下又放下,没有一法够得上留恋,所以叫做舍。舍是属于五蕴中的行蕴,所以叫行舍。

七觉支中,以除、定、舍三觉支,治修行者的散乱;以择法、精进、喜、三种觉支,治修行者的昏沉。念觉支则贯通本身之余的六种觉支、常使定慧均等,勿使此心落于昏沉或者流于散乱。古人有专修七觉支而证阿罗汉果的。经上的意思是说:

修学十善的人,应该兼以七觉支而为庄严。那么!就可常常的于诸法存有觉察照了的主宰。

这里的诸法,经上并没有指定是什么法。我想、佛经上的诸法,第一、是世间法上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诸法。这些世间法,都是从缘所生,没有实在自性的,是苦、是空、是无常、无我、不净的,要时时觉察照了,不为这些法之所蒙蔽。第二、是指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方法,是出苦的舟航,假如为世法所蔽而忘记了修行,那就永远不能出苦。也可以说世法的一边放下来,修行的一边提起来,同时、这也就是择法觉支的功用。第三、修行为明了自身的心法。第四、为求得大菩提的果法。于这几方面,如果失去觉察照了的观念,那末!所说的精进、喜、轻安、念、定、舍,这几种觉支,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七觉支中,侧重在一个觉字。以下讲到:

乙字下第十四段,以十善融八正道。

经上说:

‘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正道、就是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八圣道分,八圣道支。远离偏邪,所以名正。又圣者正也,圣人所游之道,又能到涅槃所以名正道。支与分同一意义。阿弥陀经上说: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其道有八,所以名八圣道分。

一、正见。见、不是眼睛能见的见,乃是以无漏智慧为体,于苦、集、灭、道四谛的正理,分明照了,惟此见为正,故名正见。不能澈见四谛正理,则为愚为邪,不是正道。

二、正思惟。对于分明照了的谛理,犹恐有所遗忘,所以必须继之以思惟。思惟乃无漏位中五遍行心所中的无漏思,不是一般的思量心可比。

三、正语。用正智来做先导,所以没有不合理的语言。

四、正业。业即是作用,这里是专指身体所起的作用。杀、盗、婬、戒、定、慧皆是身体所起的作用。正业、当然是戒、定、慧的正用。正用、就是清净的身业。

五、正命。命就是生命,生命的延续,必得要食来维持。佛的制度,佛弟子如果以种植田园、养蚕、经商。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或卜算星相来维持生活,那就是邪命。惟以乞食为活,那才是正命。前面的正思惟、正语、正业,就是身口意三业,三业的清净存续,须顺于正法,是为正命。

六、正精进。用真智来策发修行,勉力的趋向正道的涅槃大路,是为正精进。

七、正念。运用真智,忆持无漏正道,不许邪念渗透进来,所以叫正念。

八、正定。定所以齐壹心志,伏除烦恼。由正见至正念,皆为定的加行。加行、也就是准备的工夫。正见至此,如汇流归海,所以定居最后为八正道的总结果,而以寂湛灵明之心体为他的体性。

经上又说:‘得正智慧,常现在前’者。楞严经上不是说过吗;‘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里的得正智慧,正是因定发慧的说明。因为正定既然成功,真正的智慧,自然就恒常现前。如‘水清月现’,那是最好不过的譬喻。

各位听众!八正道,为声闻圣者初果以前的修法,七觉支反为初果见道以后的修法。经论中多以七觉支在前,而以八正道居后者,是数目之次第,不是修行之次第。而八正道中是以正见为主体,其实正见亦即正智之别名。此点不可不知。三十七道品,是三乘共修的佛法,但我们不必自暴自弃,以为我是凡夫,三十七品于我们无缘,那是天大的错误。我们只要以八正道中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来约束我们的身心,那末!我们眼前就是世间的圣人。向下讲到:

乙字下第十五段,兼修止法。

经上说: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

止者,停息的意思。人们日常接触的外境,千头万绪,即使你身体上得到休息,可是你内心上的妄想,如空中的空华,此起彼落,乱飞乱舞。因此、我们应该修‘止’的工夫。‘止’的工夫,没有什么巧妙,就是‘放下来’三个大字,有念头起来,就将他放下。最后连放下也得放下。拿教理来说:就是内六根,不分别攀揽外六尘,而使内心宁静以达到回返天真的愿望。

‘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者?修行人,能修行于‘止’,则一切的结使,皆可涤荡干净。结和使,皆是无明烦恼的异名。烦恼能系缚身心,结成苦果,所以叫做结。又能驱使众生,流转生死,所以又叫做使。

结、使、各有十个名词,讲起来很麻烦的,所以我就从略不讲。今天讲到这里为止。